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45期
46期
47期
48期
49期
50期
51期
52期
53期
54期
55期
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54期

綠辭典

綠辭典

曾靜芳 編譯

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

任何以保護生物圈(biosphere)為宗旨之一的非黨派政治壓力團體(pressure group),諮詢機構,慈善機構,或職業團體。據估計,全球現有超過12,000個非政府組織在運作,其規模大小不一,小自以保存地方植物和動物社區為目的之小型社團,而大至如綠色和平(Greenpeace)和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的國際性組織。直到大約1970年左右,非政府組織主要設於已開發國家,但在斯德哥爾摩的聯合國環境會議(1972)舉行後,非政府組織即紛紛在許多未開發國家設立起來。

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 resource)

以人類生存之時間尺度來看,一旦使用後即不可再生之自然產出的有限資源。大部分不可再生資源僅在地質學上之長時間尺度方能再生,所有化石燃料及礦物資源皆屬此類。近年來,隨著資源枯竭之現象逐漸明朗化後,資源回收之措施在某程度上已逐漸減少人類對未使用過之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

核分裂(nuclear fission)

以中子撞擊某元素之原子而導致原子核分裂並釋出其他中子的一種過程。當這些釋出中子撞擊其他原子核時即產生連鎖反應。在此過程中,大量的能量被釋出。在核子反應器中,因鈾235的分裂而產生之連鎖反應可使用對大量自由中子具有吸收能力的控制棒(control rods)加以制約。

核融合(nuclear fusion)

輕元素(如氫)的兩個原子核結合而成一較重原子核(如氦)並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此過程一般認為僅在溫度高於攝氏一億度時才能發生。核融合能源被視為沒有核分裂之缺點,亦沒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之污染問題。它可能成為一種豐沛、價格低廉、且無污染的電力來源。但過去的研發迄未獲致具體成果。

核能或原子能(nuclear power or atomic power)

核能反應產生之能量,其產生主要經由核分裂反應。通常它以電能形式提供工業、交通、及家庭之用。早期核電廠數之增加非常快速。目前法國是使用核能發電的最主要國家。全世界的電力其產自核能來源的比率則仍僅有10%左右。對人類而言,核能的利用凸顯了重大的技術性、道德性、及倫理性的問題。核廢料處理問題、核能意外事件問題(如1986年之車諾比事件)、及原子爐可能受到恐怖份子攻擊的問題已促使一些國家來重新評量其核能計畫。

核能反應爐(nuclear reactor)

可引發並控制核反應的一種設備。反應爐依核分裂反應而運作,能產生可轉化為其他能源形式(主要為電力)的大量熱能。

核廢料(nuclear waste)

在核子相關實驗、醫療用或工業用放射性物質之使用、以及核能生產過程中產出的放射性廢料。核廢料中有一小百分點來自醫療用放射性物質,而其最大宗則產自核能反應爐中核燃料的衰竭及其再處理過程,主要為鈾238和鈽239。反應爐核心的燃料棒(fuel rods)使用到一定程度後,可收回作再處理。典型做法是將廢燃料棒在發電廠的加壓緩衝儲管中存放28天,然後將燃料棒在一自動化的拆解設備中依其各組成部分進行拆解,並在一蓄滿水的水池中儲放80天,以令受過輻射之燃料元件減退其分解產物之生熱作用。之後將已使用過之燃料放在一特殊鋼製容器運至再處理廠。在再處理廠中,高達97.5%的鈾和鈽可被分離出來,其中一小比例可回收作成新燃料。然而,其它不可再使用的放射性廢料目前尚無全然安全之處置方法。核廢料現在以泥漿的型態儲存於以水泥及鉛製成之遮蔽物保護的地上儲槽中,或將之玻璃化後埋入不透水地層內之深洞中,或放入鋼及水泥製之容器中再丟棄於深海。

核廢料依其放射強度分為三級:

(a)高污染廢料,每加崙泥漿有高於3.7×1010 becquerels (Bq)的放射強度。

(b)中污染廢料,每加崙泥漿有介於3.7×1043.7×1010 Bq之間的放射強度。

(c)低污染廢料,每加崙泥漿有低於3.7×104 Bq的放射強度。

所有放射性物質均有其半衰期(half-life)。有些半衰期非常短,例如碘1318天的半衰期,在50天後其放射強度只有未衰變前的10%。然而,鈽23924萬年的半衰期,於50萬年間仍保持致命的放射強度。

核子冬季(nuclear winter)

一個理論上推導出來的氣象狀態,科學家相信它將在核子戰爭所引起之大規模空中核爆後出現。核爆所引起之毀滅,伴隨其產出之熱量,以及放射性落塵(fallout)引起之植物和動物的死亡,將導致大氣中粒狀物質(particulate matter)的大量增加。較低層之大氣層將變為幾乎是不透光的,太陽能之傳輸因此將被阻擋,導致平均氣溫之巨幅下降。當粒狀物質被重力自大氣中移除後,核子冬季便會消退。

養分循環(nutrient cycle or biogeochemical cycle)

重要養分透過循環性途徑從活有機體到物理環境中,再回到活有機體的經常性輸送。這個程序需藉由物理過程如風化作用(weathering)及(或)生物過程如分解(decomposition)方能完成。由於自然界中養分之總量有限,它們必須經常再使用,有機生命才可能延續。地殼中大約為數一百種之元素中,約有三十種為維持活有機體所必需,而也就是這些元素在生態系統之有生命和無生命圈間以不同速率在循環著。其餘的七十種元素則經歷一較為簡單、速率緩慢之地質循環(geological cycling)過程。

綠洲(oasis)

因有經常及確保之水源補充使得持續之植物生長、作物生產、以及人類居住變為可能的任何乾燥地區。綠洲常需倚賴泉源、水井、地面、或接近地面之水源。其範圍大小及重要性各有不同,小自棕櫚樹的小叢聚地,而大至佔據整個山谷的廣泛地區。綠洲之土地利用方式多傾向於小型且為密集的作業,而其邊界則具有從豐茂植物群急速轉變為貧瘠沙漠的特色。

本文資料一部分係根據:

Jones, G., Robertson, A., Forbes, J., Hollier, G.,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New York, N. Y.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