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45期
46期
47期
48期
49期
50期
51期
52期
53期
54期
55期
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51期

環境正義─問題、政策和解答

環境正義─問題、政策和解答

蕭如珀

書        名: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 Policies, and Solutions

編  譯  者:Bunyan Bryant

出  版  者:Island Press

出版時間:1995

有害廢棄物的棄置場所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在美國,弱勢族群與低收入戶所居住的社區往往成為優先考慮的棄置場所,非常不公平。為了追求環境正義,造福所有族群,此書大聲疾呼,請大家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

 

人們持續不斷地追求經濟的成長,擷取大自然的資源,卻發現污染問題已悄悄地破壞世人的生活品質;不僅如此,污染問題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大地哭泣、反撲,無處可處置人們所製造的垃圾時,世界會不會爆發垃圾大戰和種族戰爭呢?為了探討此問題的嚴重性,班揚•布萊恩(Bunyan Bryant)收集了14篇由不同專家所執筆的文章,從各方面深入剖析,提醒大家在解決環境問題時,一定要顧及環境正義。

『環境正義』的編輯者布萊恩教授任教於密西根大學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及非裔美籍與非洲研究中心。此書所收集的14篇文章中,前5篇皆在闡述環境正義的政策與執行;第6篇則說明美國的房屋政策對弱勢族群與低收入戶的偏見;第78篇陳述污染防治的費用於2000年時會超過國防預算,可提供許多就業的機會;第9篇論述以稅來抵制污染;第10篇調查美國密西根州白人與非白人的魚食量,以為政府制定廢水排放標準的參考;第1112篇分別說明原住民的土地被破壞及美國的小型農場逐漸消失的情形,呼籲大家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第13篇敘述古巴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為求生存而發展的農耕方式;最後一篇論述國際上的環保問題與解決方法。

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的少數族群與低收入戶暴露於有毒物質環境的比例比有錢的白人要高很多。非白人社區在做環境評估時所遇到的阻力較小,往往是污染性高的企業設置的考慮場所,因此,所居住的社區不同,受到污染的程度也大有差別。 

以鉛污染為例。美國兒童遭受鉛污染至少已長達40年,而居住於中部的非裔美籍兒童受害情形尤其嚴重。鉛中毒的比例與家庭收入很有關係,在年收入低於美金6,000元的家庭中,非裔美籍的兒童有68%鉛中毒,而白人小孩鉛中毒的比例為36%;年收入高於美金15,000元的家庭中,非裔美籍的兒童鉛中毒的比例為38%,白人兒童為12%(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1988) 

若以美國1991年的新標準(10ug/dl)來估計,居住於城市的兒童,有96%的非裔美籍及80%的低收入戶白人小孩,血中含鉛量不合標準,足以影響IQ,可能損傷聽力,降低注意力及妨礙生長。在年平均收入達美金15,000元以上的城市家庭中,仍有85%的非裔美籍兒童和47%的白人小孩血中含鉛量過高。

(Florini et al., 1990) 

其他種類的污染,如農藥、有害廢棄物等,少數族群及低收入戶受害情形均遠高於高收入的白人。在美國,農場雇用移民美國的拉丁裔族從事工作的情形很普遍,佔200萬雇用農工的80-90%,因此在美國的拉丁裔族接觸農藥的機會很高。據估計,每年大約有313,000的農工罹患因農藥引起的疾病(Wasserstrom and Wiles, 1985; Perfecto, 1990)。而拉丁裔族婦女母乳中的農藥成分也較白人婦女為高。 

科學上所做的統計資料雖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方式,更會因不同的政治力與勢力團體的介入而有偏頗,但無可否認的,弱勢族群與低收入戶暴露於有害的環境中比例偏高,卻是不爭的事實。而隨著資訊的發達,弱勢族群與低收入戶越來越關心自己所處社區的環境問題,『環境正義』成了共同的要求。

根據統計,美國家庭的居住環境因不同的族群差別很大。污染最嚴重的都市社區通常設施差、屋況不佳、公共交通工具不足,而這些社區往往為非裔美籍或拉丁裔美籍等的居住場所。美國國立亞崗研究院(National Argonne Lab)的研究指出,在1990年時,居住環境無法達到美國環保署所訂定的空氣標準的白人佔57%,非裔美籍佔65%,拉丁裔佔80%

美國擁有自用住宅的比例超過66%,非裔美籍則是44%。聯邦政府的房屋貸款政策對少數族群與低收入戶有偏見。1991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報告指出,非裔美籍申請房貸遭退件的比例是33.9%,遠高於拉丁裔的21.4%,印地安人的22.4%,白人的14.4%及亞裔的12.9%。而由於種族歧視,有色人種往往居住於高犯罪率,高污染的社區環境。

將污染趕出社區是近年來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目標,美國政府亦對污染企業訂出規範。究竟污染防治對經濟的衝擊有多大?是好?是壞?許多專家從理論、模擬層面做過研究探討,得到的結論正負面都有,但從實際的情形做統計,結果卻令人振奮。1992年,史蒂芬•梅爾(Stephen Meyer)將美國50州在1973-1989年間的環保法令與經濟成長和工作機會做一比較,發現環保法令越嚴的州,其經濟成長與工作機會在那幾年成長越快。梅爾的資料至少可以證明環保並不影響經濟的成長與提供就業的機會。

隨著經濟的成長,人民的所得越高,對環保的要求也越嚴格。自1960年起,美國的環保花費節節上升,在1970年時環保支出為美金277億,1992年增加至美金1,698億,成長的速度遠超過同期的美國國內生產總額。在20世紀末期,環保花費趕上國防預算,每年美金2,000-2,200億,約佔全國生產總額的3%,是過去20年來,美國國內成長最快速的企業。據 MISI(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的估計,1992年,環保企業所帶動的生意總額是美金3,550億,為企業賺進美金140億,提供4百萬個就業機會,為政府帶來美金630億的稅收。

環保的標準如何訂定?應從哪方面著手?為了顧及環境正義,使社會永續發展,本書選了3個個案做解說:第1個個案是關於食用魚的消費。為了測試美國密西根州所定的1057法令,制定密西根州排放水排放至大湖的標準,派翠克•魏斯特(Patrick West)5位專家研究密西根居民的魚消費量,包括自己釣得的魚和市場買來的魚。若魚的消費量越高,則排放水中可允許的有害物質要越少,以維護食用魚的居民健康。基於此,居民的魚平均消費量,及高食用群的魚消費量的調查需做得精確。

在仔細取樣調查後,研究小組發現,美國的少數族群比白人的魚食用量高。在食用自己所釣的魚方面是23.2 grams/person/day (PGD) 16.3 GPD;在總消費量(自己釣加上市場買)方面是35.9 GPD25.9 GPD。若以年收入美金25,000元做區分,則收入少於美金25,000元的少數族群魚的食用量為43.1 GPD,高於相同收入白人的18.6 GPD

有了以上的數據,為了顧及少數族群的健康,研究小組認為密西根州應放棄1057法令—以魚消費量6.5 GPD做標準的放流水標準,而至少改以自己釣得的魚食用量做標準,或甚至改採更高的標準。

2個個案是關於原住民保護區及小農場的保護。住在保護區的原住民有41%是低收入戶,是美國全國低收入戶12%3倍多。因為生活貧困,因此居住環境較差,不管是房屋狀況,水及衛生皆無法達到標準,也因此許多污染性高的企業皆考慮在此設廠,以規避區外較嚴格的環保要求。據統計,至1992年止,有200個原住民社區被列入廢棄物處置的考慮場所。

保護區內資源豐富,蘊藏美國2/3的鈾礦、1/3的低硫煤礦、20%的油和天然氣,還有原始森林及珍貴的水資源。1975年,美國政府在此大規模地開採鈾礦和煤礦,煤礦區有4個,佔全美10個礦區的2/5;此外,在全美被選中為儲存核廢料的場址中,11個位於保護區內。雖然美國政府未對保護區做任何詳細的環境調查,然而在所做的幾個檢測中,皆說明保護區存在許多問題,如地下水的污染、廢棄物不當的棄置、排放水的問題、飲用水質不合格以及因鈾礦開採、有害廢棄物棄置等對健康的危害,急待解決。

美國的農業政策亦是值得憂心的問題。隨著大型農場的崛起,佔盡借貸與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的優勢,小型農場及家庭式的農莊不敵競爭而日漸減少。大型農場採用大規模的生產方式,其對土地的污染亦是大規模的,農藥與肥料不僅污染土地,更污染地下水,是既不環保且違反永續發展的生產方式。相反地,採傳統輪耕方式或有機農業的小型農場和家庭式農莊卻得不到政府與銀行的支持。目前美國約有5萬個超大型農場,生產全美75%的農產量,而小型農場也降至200萬個的超低數目。

美國對農業的保護與補貼政策使得其他的農業國大受威脅。為了支付龐大的借貸,只有更大規模的伐木、整地以增加種植面積來因應,稻米大戰即是一例。美國的農業外銷補助使得美國的米價由US$8.00/100(CWT)降至US$4.00/CWT,這對以稻米為輸出大宗的泰國打擊最大。為了償還龐大的外債,泰國不得不增加生產面積、降低米價以維持競爭力。西非的稻米生產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在不敷成本的情形下,只好轉向美國購買,不僅地方自給自足政策破壞殆盡,而且還得動用外匯來購買進口米。

3個個案是古巴的例子。古巴在東歐及前蘇聯共產政權解體之前以生產蔗糖和橘子為主,外銷至社會主義國家,以換取穀類、奶粉等民生必需品。由於食物不缺,加上社會與醫療制度健全,使得古巴在拉丁美洲享有最長的平均壽命75歲,最低的嬰兒死亡率(10 in 1000)以及低文盲人數。

古巴長期以來都是前蘇聯的親密伙伴,不僅在政治上,經濟上倚賴更深,所以1989年前蘇聯解體對它的衝擊很大,73%的輸出與輸入頓受影響。古巴仰賴進口的肥料、農藥與農具零件嚴重缺乏,加上美國的抵制,使它一度陷入糧食危機,不得已,古巴發展不同以往的農業形式。

首先,為了農業永續發展,古巴的農業部採行生物天敵的方法來控制作物的病蟲害,有幾種天敵很有效,大大地降低農藥的使用量。一般來說,古巴的土壤貧瘠,為了增產,於是大量利用有機肥料;由於化石燃料缺乏,無法使用機器耕種,於是訓練耕牛下田,估計要20萬頭牛才夠;同時,人力重分配,尤其是國有農場,每個人負責特定的土地,藉著增強人與土地的關係以提高單位生產量。

古巴為因應外在突然變化而發展的生存之道,融合了傳統的經驗與現代的生物科技,儘量達成自給自足的永續農業,是近代史上最大的農業轉型試驗。雖然此試驗是否成功尚未能知,但至少它幫助古巴渡過最危險的糧食危機,後續發展全球都在密切注意。

國際的環保會議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西方的環保團體明顯可以感受到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不支持,甚至敵意。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知識份子覺得開發中國家在全球的環保問題上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他們認為環保團體與政治勢力結合,限制他們的農民開發森林以改善生計。熱帶森林企業、礦業及相關的產業亦對國際環保組織與貨幣組織的打壓感到不滿。

對於開發中國家的環保與社會經濟問題,國際環保組織的關心一向偏弱。他們所提出的永續發展方案特別針對熱帶雨林區,視開發中國家的砍伐森林、整地發展農業為破壞環境的行為,然而對生活相對富裕的工業國家其能源浪費與污染排放卻未提出相同嚴格的要求。如何落實環境正義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在思考環境問題時,我們應顧及全球人民,使其皆能有良好的醫療系統、足夠的糧食、衣物和合宜的居所,讓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教育與工作機會。惟有儘可能公平地對待各種族、性別與宗教,人們才能和平相處,地球才能永續生存,這是此書中25位作者的心聲,也是關心地球環保者應有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