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45期
46期
47期
48期
49期
50期
51期
52期
53期
54期
55期
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45期

流行性購物狂症

流行性購物狂症

蕭如珀

書        名:Affluenza

                     --The All-Consuming Epidemic

作        者:John de Graaf

                    David Wann

                    Thomas H. Naylor

出  版  者: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

出版時間:2001

何謂流行性購物狂症?它像流行性感冒一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帶動經濟繁榮社會的購物風潮。此種過度消費的行為,往往威脅人們的荷包、家庭、社區與自然環境。雖然流行性購物狂症的成本與影響不易估算,但仔思考,卻是非常巨大,值得大家的正視。

 

近年來,經濟成長搬上了政治的舞台,而國民生產總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成了社會進步與否的重要參考指標。以美國為例,1992年時,當時是美國國會議員的前任副總統高爾,在他的暢銷書“地球平衡”(Earth in the Balance)說,“美國人擁有的物質生活是前所未有的,但生活感到空虛的人數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爾以關心環保著稱,然而在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他發誓將讓美國於未來的10年中,經濟成長30%﹗經濟好,還要更好,年年要成長,有多少政治人物關心地球受得了嗎?

 “流行性購物狂症”是先有電視影片才出書。1996年,作者約翰•葛拉福(John de Graff)與美國公共電視的製作人,開始著手製作有關美國過度消費的影片。在片中傳達“過度消費”對美國社會的負面影響,是其他的社會及環保問題所不能及的。影片拍攝2/3後,葛拉福決定將此訊息彙整,讓更多的民眾正視此流行病毒--它的歷史、傳播方式及治療的方法。於是,在與經濟學家湯姆士•內勒(Thomas Naylor)與環境科學家大衛•王(David Wann)的合作下,經過3年的資料收集,研究與整理,終於完成此書。

 

《症狀》

“過度消費”的症狀的確不少,茲列舉於下:

1.        購物的狂熱:

越來越多大型購物中心,以應付龐大的購物人潮,而美國許多家庭亦視購物為假日的主要休閒活動。據統計,美國人平均每週購物6小時,而陪孩子玩的時間,每週僅有40分鐘。隨著資訊的發達,購物也越來越方便,郵購、上網購物等,商機越來越大。“買!買!買!”買上癮,買一堆用不著的東西。

2.        急速的破產:

大多數的美國人以信用卡購物,這種先享受,後付款的購物方式,往往讓人失去戒心,而消費超乎自己能力的範圍。據統計,大約只有1/3的美國人能按月付款;2000年時,美國一般家庭的信用卡負債大約是美金7,564元。美國人的儲蓄能力低,購物慾望使得宣布破產的美國人年年增加--1980年時,有313,000人宣布破產;而現在每20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宣布破產,使得破產人數超過1百萬人。

3.        膨脹的慾望:

有了屋子,還要換更大的屋子;有了車,還要買更豪華的車;外食的慾望高;旅遊的次數頻繁;相互炫耀,互相比較。

4.        物質的堆積:

東西越買越多,居家成了儲藏室或甚至垃圾場;車子太多,造成道路交通壅塞;空中、外太空也不能倖免。

5.        過重的壓力: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資料顯示,美國人目前每年的工作時數比1969年平均多出1個月,即160小時;而國際勞工組織於199910月公布,美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工業國家中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其中有42%的美國勞工覺得下班時,他們筋疲力竭,69%的勞工希望能減輕工作量。由於工作的壓力,美國人的健康往往提早亮起紅燈,尤其心臟方面。

6.        家庭的緊張:

“過度消費”像白蟻,啃噬美國人的家庭生活,嚴重時,更造成家庭的破裂。為了錢,美國人過度工作,以致夫婦、子女間均無暇溝通--美國夫婦平均每天只有12分鐘談天的時間,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時間比10年前少40%。錢的壓力不僅使美國家庭債臺高築,甚者更導致離婚。

7.        高物慾的兒童:

美國父母深信物質的滿足可以帶給兒童快樂,而許多商品亦針對兒童做廣告,以促使父母消費。廣告無所不在,更深入校園,對兒童的價值觀影響很大。學生購物比名牌,比流行,有93%的美國青少年視逛街購物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在1967年時,高達2/3的美國大學生認為“發展有意義的生活”很重要,而不到1/3認為“賺很多錢”很重要;到1997年時,剛好相反。

8.        社區冷感:

美國人越來越孤獨,寧可選擇在家上網、看電視,也不願參加社區的團體活動,關心社區環境。同時,由於大型連鎖購物中心的林立,貨品便宜了,但非物質的價值也喪失了。屬於社區的小商店生意越來越差,只有行動不便的老人與沒車的小孩前去光顧。社區成員彼此不相往來,沒安全感。

9.        生活意義的飢渴:

這一代的年輕人在追求滿足物質慾望的同時,卻發現生活的不滿足。雖然各式各樣的商品、包裝深深吸引著顧客,但是購物慾的滿足,只在與同儕做比較而已,心靈仍舊空虛。

10. 社會的傷痕:

美國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有錢的美國人,越賺越多,卻越來越吝嗇。1979年時,年收入達美金1百萬以上的美國納稅人,每年平均捐出稅後收入的7%12年後,卻不到4%。貧窮的美國人數,年年上升,1979-1994年間,年收入在貧窮標準以下的人口幾乎增加1倍,而貧窮兒童也從18%增為25%

11.  資源的耗竭:

如果我們將地球上可用的土地與海洋平均分配給地球上的人們,根據工程師威克那格(Mathis Wackernagel)和瑞斯(William Rees)的計算,每人可使用

5.5英畝。1996年,全世界的人口平均使用7英畝,超出30%;換句話說,全球人口1年的消耗,需要地球1.3年的再生時間。美國人平均使用30英畝,若全球人口都過著美國人一樣的生活,則要多5個地球才夠!

12.  工業的危害:

工業產品帶給現代人們生活上的方便,但卻也帶給環境及人們健康極大的傷害。自從冶金術開始,化學科技帶給人們健康的危害,遠超過人們的瞭解。牛頓生前曾抱怨身體的不適,科學家在牛頓死後300年,分析他的頭髮,發現裡面含有他用來做實驗的重金屬,如鋅、砒素、銻及汞等。美國人每天接觸殺蟲劑、除草劑、清潔劑等,不僅危害自己的健康,而且危及生態環境。

13.  購物中毒:

購物如喝咖啡、嗑藥、抽菸、賭博一樣,不做會難過。上街時,只要看到喜歡的,就買,沒仔細考慮東西的實用價值。根據費伯(Ronald Faber)醫生的觀察,有購物狂的人,購物時,心情都處於亢奮狀態,可以和嗑藥時的狀態相比擬。

14.  保證不滿足:

根據心裡學的分析,人類的滿足是來自內心精神層面的感受,如自我肯定、家庭、友誼、社區的感情等。在美國社會,人們的生活不再是悠閒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天天忙碌,忙著賺錢,忙著購物。人與人的關係也因忙碌而緊張,生活的壓力無形中上升,於是只好尋求外在的刺激,社會處處可見人們不滿足而引發的問題。

 

《原因》

要治癒“購物狂”的病症,我們一定要先知道它流行的原因。“購物狂”的病毒其實並非新的病毒,它存在已久,只是最近半世紀以來,它傳播得非常快,衝擊整個社會。

如果追溯美國的歷史,從歐洲移居美國的清教徒,他們到美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新的國度建立基督王國,篤行儉樸的生活,禁止炫耀財富,而大多數早期的清教徒也的確能遵守律令,嚴禁浪費。

18世紀末,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社會經濟改變很大,富蘭克林說:「有了蒸氣機與一貫作業的技術,要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1天只需工作3-4小時即可。」然而事實卻相反,在工業革命的初期,人們工作的時數加倍。據專家估計,當時的工作時數,大約每日9小時,漸漸地,工人的工作時數越來越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高達1416甚至18小時。

 1880年代,美國開始設立百貨公司,帶動人們消費的風氣。1890年代,雖然可明顯感受到,誇耀物質方面成就的人越來越多,但並非每個人皆為物慾迷惑。美國知名的歷史學家大衛•施(David Shi)曾說:「19世紀末,美國有回歸儉樸生活的主流意識,羅斯福總統是此時倡導儉樸生活的先驅者,他坦承,他雖然支持美國的資本主義,但他也擔心,若資本主義沒控制好,會導致腐敗的文明。」

1920年代的企業領袖對於經濟大多持消費哲學的看法,他們認為縮短工時會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增加休閒時間,亦對企業不利。二次大戰後,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增加,加上低利貸款及信用借款,使得消費遽增。1956年,艾森豪總統宣布聯邦政府補助全美的高速公路系統,使得大型購物中心在近郊紛紛設立,帶動購物風潮,正如1960年代的電影所反映的“一個快樂的消費世界”。1970年代,美國人花在購物的時間是歐洲人的4倍!

雖然經濟持續地成長,但已有許多社會學家不斷提出警告,認為美國人的購物風潮將使社會付出成本;更有許多專家質疑美國視GNP為國家健康指標的正確性,其中包括知名的國會議員甘迺迪。1968年,他競選美國總統時,即強調“在經濟成長中,我們將無法找到國家的目標與個人的滿足,GNP包括紅木森林的破壞與湖泊的死亡。”

1974年,石油危機讓許多美國人擔心地球資源的耗竭,但是油公司卻呼籲多挖油井,而福特總統亦支持企業的看法,建核能電廠、挖油井、放寬空氣清淨法案。福特卸任後,卡特持完全相反的主張,加速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替代能源的使用。1979年,卡特在一次演講時說:「大多數的美國人崇拜自我放縱與消費」,這是最後一位美國總統敢對民眾過度消費做出大膽的反對立場。卡特連任失敗後,雷根上台,開啟了美國過度消費的年代!

在高度商業化的年代,美國社會與人民付出什麼代價呢?請看以下的數字:美國的報紙有2/3的版面是廣告;所收到的郵件,幾乎有一半是賣東西;美國人一生平均花2年的時間在看電視廣告,廣告伴著兒童成長;電視平均每半小時就有8分鐘的廣告。錢會說話,幾乎所有活動皆由企業出錢贊助,企業不僅控制商品的推銷,更影響政策的制定。

 

《解決之道》

 避免過度消費可由三方面來努力:

1.        個人:

平心靜氣衡量個人的收入與付出;在信用卡的信封上加上“警告”的字眼,以免過度支出,造成困擾;此外,一週可選定一天為“非消費日”,讓自己習慣不購物亦能得到快樂。

多明尼各(Joe Dominguez)是一位證券商,他和女演員蘿冰(Vicki Robin)都相信儉樸的生活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使人遠離負債,也才能拯救地球。1992年,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版“你的錢或是你的生活”(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一書,教導人們如何明智地運用自己的收入,不僅不會負債,而且可以增加儲蓄。書的銷路很好,短時間就超過1百萬本,幫助無數的人重拾自己的生活。

在書中,作者提供9個步驟節省開支,並建議:

a.    算一算你這一生共賺多少錢,而目前你擁有的淨值,看看共浪費多少?

b.    算一算扣除通車時間與其他的開銷,你每小時實際所賺的錢。

c.    將你每月的收入與支出列成表。

d.    自問相較你的付出,是否你的生活有真正的成就?

2.        社區:

讀書會是社區成員互相鼓勵、互相成長最有效的組織。1989年,一位50多歲的西雅圖老師塞西•安得魯斯(Cecile Andrews)在社區大學推展成人教育,致力於儉樸的生活。2年後,成效良好,她於是仿效瑞典,全力推廣讀書會組織,組織成員一起讀書,經驗分享,大家不僅關心自己,互相關心,更關心整個社區的發展。

3.        政治處方:

正確且有效的政策往往可以導正整個社會的風氣。作者建議:

a.    縮短工時,使員工能放鬆自己,享受大自然。

b.    重新思考稅制的合理性,員工所得不應是唯一扣稅標準,可以考慮增加消費稅。

c.    企業改革,企業對產品的生產至回收能完全負責。

d.    增加永續結構的投資。

e.    政府補助政策的再思考,以維持地球永續為考量。

f.      對兒童全方位的保護,使遠離廣告的污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g.    致力經濟改革。

h.  對於經濟成長前瞻性的看法,GNP並非唯一的指標。只要地球能永續發展,GNP停止成長應是可以接受的。

 

《結論》

永續的生活方式是不犧牲生活品質的合理消費生活,我們並不需要是百萬富翁才能吃得飽,睡得暖,或認識左鄰右舍。目前我們急切要做的是降低消費,因為地球的資源越來越少,而可以傾倒垃圾的場所也越來越難找。這本書要強調的是,若我們少一點物質的慾望,就可以享受到滿足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想一想,我們為了治癒各種疾病所投下的巨額資金,而現代人的許多疾病如糖尿病與中風等都與過度消費有關。治療過度消費的方法並不難,只要我們少花錢,過著儉樸、多接觸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可。

本書作者以美國為例,說明過度消費的病狀,在全球追求美式生活的潮流下,可以想見,未來的地球一定不堪負荷,而人們也一定不會滿足。為了我們生存的地球,我們是應該追求有品質且崇高的人生,或只是在物質山上追逐?答案全在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