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57期
58期
59期
60期
61期
62期
63期
64期
65期
66期
67期
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63期

持懷疑論的環保學者─          對全球環境真實情況的評估

持懷疑論的環保學家-對全球環境做真實的評估

 

蕭如珀

書        名: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

 --Measuring the Real State of the World

作        者:Bjorn Lomborg

出  版  者: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01

地球的環境是越來越好呢?還是每況愈下?近一世紀來,環保學者及專家引用各種數據為文寫書,警告世人地球環境惡化、資源用罄的困境。然而,地球環境是否真的一年不如一年,統計學教授伯楊•羅柏格在檢視無數的正式統計資料後,提出他不同的看法。

 

地球的真實情況是什麼?在歷經過去400多年的文明發展後,我們看到人類對地球無情的破壞,例如空氣污染、水污染等,也看到了人類長足的進步,例如,人類在地球上已生存數百萬年,平均壽命一直停在20-30歲之間,但在過去的一世紀間則大幅提高到67歲,增加1倍;雖然人口快速成長,但飢餓的人口比例則逐年下降,從1970年的35%降至1996年的18%,預估2010年可降至12%,而且每人平均可分到的糧食增加,第三世界的居民平均增加38%的卡洛里。

人們不僅活得久,而且生活水準提高。家中的設施現代化,省時又省力,大家有更多的休閒時間;飲用水較以往乾淨,減少致病的機會。然而在追求舒適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只考慮自己的享受,以致造成地球的過度負荷而不自知,這是環保人士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也是作者伯楊•羅柏格(Bjorn Lomborg)所小心求證的事實。伯楊•羅柏格是丹麥亞胡斯大學(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的統計學教授,曾經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不僅在囚犯困境論與電腦模擬方面有許多著作,在環保議題上亦常發表他的看法。

《可疑的資訊》

本書分6章來探討全球的真實情況。書一開始,作者便列舉大家所最關心的問題來做說明。雷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和他的世界觀察社(Worldwatch Institute)在全球享有高知名度與聲望,對環保很關心,常發表文章提醒世人關心地球的日益惡化。然而世界觀察社的文章常是負面、否定的,例如『主要的環保指數越來越壞,森林面積一直縮減,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土壤嚴重流失,濕地消失,漁業崩潰,放牧的土地惡化等。』談到森林面積,世界觀察社說,『全球的森林面積在近幾十年中,不管質與量都呈顯著的下降。』然而,若對照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數據,1950年森林面積佔全球面積的30.04%1994年為30.89%44年來森林面積其實增加0.85%

全球自然基金會(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1997年發佈一則新聞稿說,『根據全球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全球有將近2/3的原始森林已消失。』羅柏格對此則新聞稿感到不解,因為根據他所得到的資料,消失的森林應佔20-30%,因此,他打電話給在英國的全球自然基金會,希望能看到他們的研究報告,但是新聞稿的負責人瑞秋•賽克瑞(Rachel Thackray)及愛麗森•陸克斯(Alison Lucas)卻回答說,全球自然基金會自世界保育監測中心(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er)取得此項資料,由於算法的不同,因而得到此驚人的數目。全球自然基金會未加解釋就遽下結論說,『森林的破壞,在過去5年間很嚴重,未來破壞的速度會更快』。事實上,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得知,1980年代的森林砍伐率為0.346%1990年代為0.32%,不但沒有大幅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趨勢。

在丹麥的一次記者會上,羅柏格指出,目前文獻上所發表的物種消失速度並不正確,『30年消失所有物種的一半』這個數據太誇張,正確的數據是50年消失0.7%。綠色和平組織的主席尼爾士•布雷斯朵夫(Niles Bredsdorff)也同意此看法,但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正式報告卻說,『地球上的物種可能在未來的75年間消失一半』。

在評估經濟活動時,許多環保人士都犯了資料誇大不實或不周全的情形,在評估有限的水資源時就更加偏頗了。隨著人口的快速成長,全球有多少人口無法得到乾淨飲用水的問題令人關心與擔憂。不同研究者所提出的數據差異很大,令人無以是從,但結論大致相同,『水資源嚴重不足,今不如昔』。可是我們若看看2000 4月聯合國最新的資料,1990-2000年間缺乏乾淨飲用水的全球比例卻是在下降中。

為什麼我們得到的大多是負面的訊息呢?這可從環保人士與讀者的心態來解釋。基於愛護地球環境的立場,關心環保的人士往往選擇最嚴格的標準與數據,以便在媒體引起注意,達到警惕的作用;而讀者對聳動負面訊息的接受度也比平實的消息高出許多。因此,我們往往得不到客觀的事實,也忽視許多人平日對維護環境的努力,只一味地沈湎於往日美好的環境;當然,認清事實並不表示我們漠視既存的問題,而是以更健康務實的心態為生存的環境努力。

《人類的福祉》

當我們翻開人類的歷史時,可以發現沒有一個時期比現在更進步。由於死亡率的降低,全世界人口急遽地成長,從1950年的25.6 億增加至1999年時已經突破60億!以成長率來算,1960 年初期達到高峰,每年成長2%,若以人口數統計,1990年增加8 7百萬人最多,目前每年約增加76百萬人。人類的平均壽命於 1850年後大幅提高,在 150年間,平均壽命增加為2倍。以全球計算,1900年時的平均壽命為30 多歲,1950年提高到46.5歲,1998年更增加為67 歲。不僅壽命長,生活品質亦提高,住得好,吃得營養,穿得暖,人們活得更健康,更少病痛。

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湯姆士•馬爾撒斯 (Thomas Malthus) 1798年提出理論,認為世界人口每年以一定的百分率增加,目前40年成長為2倍,因此80年便成長為 4倍,但糧食只成直線上升,40年也許成長為2倍,但80年卻只能增加為3倍,120年增加為4倍。因此,許多人會餓死。但事實上,人口並沒有成幾何級數成長,糧食自1961年來卻已增加為2倍,在開發中國家更已超過3倍,所以每人平均的糧食增加。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現在和1961年比起來,每人的糧食增加23%,在開發中國家更成長52%;每人的食肉量也從1950年的17.2kg增加至2000年的38.4kg,成長122%。糧食價格卻在1957-2001年間大幅滑落,降幅達2/3

糧食的收穫量大增應歸功於『綠色革命』,其中包括1.培育、種植高生產量的作物,如稻米、玉米與小麥等,2.控制與灌溉得宜的水量,3.肥料與農藥的廣泛使用,4.農耕技術的提升。肥料與農藥的大量使用長期以來一直是環保人士所擔憂的問題,種植單一作物以提高產量也讓人產生土壤惡化的疑慮,但是為了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似乎找不到更好的糧食生產方法。事實上,為了改進土質與提高生產率,有些地方採行回歸自然的有機栽培、輪耕、生物天敵法加上農耕技術的精進,也得到不錯的效果。

在生活方面,由於科學的進步,人們得以享受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方便,可以節省時間與精力以從事更多有趣的事物與休閒活動。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教育普及,接受資訊的管道增加,精神生活更豐富。雖然全球貧富不均,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仍有差距,但人類的生活普遍改善,我們下一步要努力的是如何讓世界更平等,永續地進步。

《人類的繁榮能持續嗎》

我們是否為了自己的享受而過度使用地球上的資源,完全不顧子孫們的幸福呢?要回答此問題,我們應先檢視地球上資源的使用情況。首先,我們看看最重要的糧食資源。過去30年來,環保人士皆擔心糧食不足與糧價上漲的問題,經過各國的努力,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急起直追,糧食的單位面積生產量大增,於1984年達到高峰,每人344 公斤,之後由於全球人口大增及天候與政經的因素,糧產下降,2000年時為每人306公斤,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預估2030年時,糧產應可恢復每人340 公斤。

由於世界人口的成長趨緩與越來越多人獲取足夠的糧食,糧食增產已較無急迫性,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預測在未來的 30 年,全球的糧食需求將比現在增加1.5% ,這個目標應不難達成。至於漁獲量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由於在公海捕魚不用付費,人們於是過度捕撈,造成漁獲量逐年遞減。為了彌補漁獲量的不足,開發中國家如中國等大規模地發展養殖漁業,近年來成效顯著,解決龐大人口的營養需求,成功地度過雷斯特•布朗所預測的糧食危機。

森林是地球重要的再生資源,它是大地之肺,也是眾多動、植物的家。雖然人類在開發的過程中大量砍伐森林,但是根據聯合國的調查,自1950年後,全球的森林面積改變不大,原始森林估計應仍保有80%,目前再植林的面積約佔森林總面積的5%

能源是爭論性高的資源,由於它的使用成就了全球的工業革命,其重要性讓許多人擔憂地球上非再生能源的儲存量是否很快地會有用完的一天。以石油為例,在1973年的石油危機,人們經歷石油短缺與油價上漲的壓力。『成長的極限』一書預估以人類的需求量,石油會在1992年前就用完;1987年,艾力克(Ehrlich)更預言1990年代會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幸好,不幸的事都沒發生,更可喜的是,全球陸續探勘出新的儲藏地點。不僅石油如此,煤礦的儲量也很豐富,使用量越來越多的天然氣亦已發現許多新的儲藏地點。至於再生能源則受制於目前的成本較貴且技術上仍待突破,否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雅曼尼曾指出,『石器時代的結束並非石頭用完了,石油時代終有一天會結束,但並非石油用完了。』當人類發展更好的能源科技時,就是石油時代結束的時候了。

礦產與稀有金屬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資源,其中以水泥用量最大,佔全球原料總消費的34%,鉛佔12%,次之,鐵佔11%,銅佔8%,又次之。近年來,礦產的使用量激增,但是價格卻是逐年下降。以鋁為例,過去 100年來,鋁的用量增加3,000多倍,但價格只有以前的1/9。目前鋁的用量是1950年的16倍,但鋁的可使用儲存量卻從1950年的 171年增加至目前的276年。其他的礦產情形亦大同小異,主要的原因有四:1.有些蘊藏的地點隨著探測技巧的成熟而發掘出來,2.隨著科技的進步,礦產的使用效率提升,3.可以回收,4.有替代品。

水資源自古以來常是紛爭、戰爭的主要原因,地球上的水到底夠不夠用?如果人口持續成長,而水資源無法增加,那人類該怎麼辦?20世紀以來,全球用水已從330立方公里增加至2,100立方公里,是全球可用水總量的17%,預估2025年時的用水量將佔全球可用水量的22%;個人平均每日的用水量在過去100年間也由1,000公升上升至2,000公升。面對有限的水資源,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興建水庫等,以應付與日俱增的需求。

1997年,聯合國發表了『全世界水資源的評估』,它特別強調供水的壓力源自『不當的分配、水資源的浪費與缺乏管理』。全球水資源會議在『全球水資源的展望』報告中更指出,『我們現在有水資源的危機,但是危機不在於水資源太少,無法滿足人類的需要,而是在於水資源的管理不佳,以致於人類與環境都受害。節約用水、回收、管理都可大幅提升水資源使用的有效性,改善的空間仍很大。』

污染會降低人類的繁榮嗎?

污染一直存在於大自然中,自從工業革命後,廢水、廢氣的排放加劇,人們忙於經濟的發展而容忍了它的危害。然而隨著經濟的繁榮,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提高,污染防治就成了重要的環保議題。在所有的污染中,以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最大。大家都認為全世界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其實西方國家的空氣污染已大幅改善。英國即是明顯的例子,它排除了自中世紀以來所飽受的二氧化硫與煙塵之苦;開發中國家也正努力地改善空氣污染。整體來說,空氣污染是漸漸改善的問題。

空氣中的微塵、鉛、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是主要的污染物。以鉛為例,血中鉛含量過高時,會導致抽筋、休克甚至死亡;兒童血中鉛過高時,會影響智力及學習能力;孕婦血中鉛過高則容易流產,增加嬰兒殘障的機會。空氣中的鉛主要來自汽、機車所使用的汽油。為了降低空氣中鉛的含量,各國皆分階段強制使用無鉛汽油。美國自1977年來,由於無鉛汽油的使用,人們血中鉛濃度已由平均14.5降至2.8ug/dl

1980年代,酸雨是森林的大敵,其中又以中歐最為嚴重,巴伐利亞地區有40%的森林生病死亡。由於情況嚴重,美國官方執行的國家酸沉降評估計畫(National Acid Precipitation Assessment Program)動員700位科學家,投入美金5億元,花了10年時間研究酸雨對地球的影響。經過長期的研究觀察,科學家發現酸雨對森林的影響並不顯著,甚至酸度是一般酸雨10倍的雨水,對樹木的成長也沒什麼影響;至於酸雨對湖泊與建築物的影響有別,在酸雨最嚴重的地區,有4%的湖泊與8%的水體受酸害,水中的動、植物明顯減少;建築物長期暴露於酸雨中則會蒙受其害,若酸度增加20% ,重修建築物外觀的時間需較平常提前2-5%

歐洲的科學家對酸雨危害的研究結果和美國相同,於是1996年,聯合國與歐洲委員會共同發表結果,說明空氣污染導致森林死亡的情形不多,在整個歐洲地區不超過0.5%,巴伐利亞,波蘭與捷克的森林死亡主要是導因於當地的空氣污染如工廠排放的煙塵等,而非酸雨。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湖泊,河流佔0.5%,水的污染對地球影響很大。海洋的污染以石油外洩最為嚴重。1991年波灣戰爭時,哈珊下令把科威特境內的石油約600-800萬噸倒入波灣中,是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污染事件,造成全球極大的震撼,綠色和平組織稱此為『空前的浩劫』。為追蹤此事件對環境生態造成的禍害,由 70位海洋科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夥同歐洲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環境委員會一起從事大規模的研究。1994年首次報告出爐,結果遠比預期的要好很多,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1995年最後的報告指出,受污染的海域恢復得很順利,在污染最嚴重、生物幾乎全部死亡的海域,恢復了至少7成,而比較不嚴重的海域則幾乎完全恢復;根據調查,人為的清理助益不大,自然的恢復雖較費時,但不會對自然造成危害。其他如肥料流入水體造成河川、湖泊的優養化,是綠色革命的後遺症,為了保護更多的森林、野地,以較少的耕地養活眾多的人口,這是在各項經濟考量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另外,工業及農藥所造成的水污染皆在經濟提升後,成為各國政府努力改善的目標。萊因河、泰唔士河等皆已見到成效,河中的動、植物遠比20-40年前多。

我們是否淹沒在自己所製造的廢棄物中呢?的確,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分析,全球每人所製造的垃圾量與平均所得成正比。十多年來,環保人士一直擔憂廢棄物無處去。以美國為例,美國人民每日製造4.5磅的垃圾,一年共2億噸,數量龐大!為解決此嚴重的問題,美國開始實行焚化、回收,及堆肥的措施,1980年後,垃圾掩埋量即不再成長。工業發展確實帶來污染的困擾,但根據許多數據的顯示,可以相信經濟成長與環境改善是可同時進行的。

《 明日的問題》

農藥的使用、物種的消失與全球暖化是大家所擔心的三大問題。首先分析農藥的危害。根據美國所做的調查,癌症在西方佔死因比例的23%。致癌的因素很多,其中以食物佔35%居首位,香菸30%,次之,污染佔2%,空氣和水污染為最主要原因,至於農藥污染致癌的機率,根據杜爾和佩特(Doll and Peto)的研究結果來看是不足擔憂的。

事實上,美國環保署估計污染致癌的比例為1-3%,和杜爾與佩特相去不遠。另外,有三個知名的研究亦顯示農藥致癌的機率很低。1996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發表一份500頁的報告指出,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化學物質對生物體的危害性很低,致癌機會不大。1997年,WHO等國際團體所贊助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及美國癌症研究院(American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檢視4,500多項研究,探討食物對癌症的因果關係,及農藥的問題。他們發現一般人均認為食物與飲料中的化學污染 (農藥) 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但事實不然。

1997年,加拿大癌症協會 (Canadian Cancer Society) 發表一篇農藥的報告,說明加拿大人對農藥越來越擔心,不管是食物的農藥殘餘或庭院的施用農藥,都認為是可能的主要致癌因素,但是,他們的結論和杜爾與佩特相同,都認為農藥致癌的危險性不高。從以上三項研究可以得知,我們一直被誤導,一直擔憂著不存在的威脅,而忽略了農藥對人類食物的貢獻,它讓人們得以最少的耕地栽種最多的食物,也讓人們可攝取足夠的營養而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減少致癌的機會。

其次談到生物多樣化,地球上有多少物種消失了呢?諾門•邁爾斯(Norman Myers) 於其1979年出版的新書The Sinking Ark』中說地球1年有4萬物種消失。美國官方報導全球2000(Global 2000) 亦引用此數據,因此它成了大家所認同的資料。1990年,擁有世界瀕臨絕種動物完整紀錄的世界保育協會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決定探討物種消失的情形。經過兩年的研究,他們指出,有紀錄的哺乳類與鳥類消失的物種很少。假設各物種的消失比例差不多的話,推算在全球3千萬物種中,每年消失2,300種,或是100.08%

甘翠 (Gentry) 亦曾發表論文計算物種消失的速度,他統計厄瓜多爾安德魯斯的一個山丘在整地時有90種物種消失,這是一個完整有紀錄的例子。以此例子做最保守的估算,許多生物學家同意物種消失的速度為500.7%,聯合國全球生物多樣度評估 (The UN 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亦同意此數據。一年消失4萬物種是非常嚇人,可說是地球的浩劫。但若只是50年消失0.7%則是人們應解決的一個環保問題,棘手但卻非想辦法解決不可。

全球暖化對世界的影響很大,對開發中國家更是嚴苛的考驗。國際氣候變遷研討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以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1倍為基準,計算全球暖化的成本,包括農業、森林、漁業、能源、水資源、暴風雨、乾旱、海岸的保護、濕地流失、物種消失、人類生命的損失、污染等,估計全球暖化的費用是全球生產總額的1.5-2%,即美金48百億至64百億之間,因已開發國家較富裕,所以應佔已開發國家生產總額的1-1.5%,佔開發中國家的2-9%

全球暖化的成本是巨大的,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亦是非常昂貴。若不考慮二氧化碳的排放買賣權,2010年時,以減少1990年排放標準的5.2%計算,則成本估計為美金3460億。面對如此巨大的成本,我們該怎麼辦?是要馬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犧牲經濟,尤其會重擊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或是容忍有限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撥出經費研究替代能源方案,期盼在最短的將來,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 世界的真實面貌》

目前地球是陷入困境中,還是持續在進步?是資源用盡,還是永續的在成長?人類的享受是否如環保人士所警告的為『即將到來的大災難』,如高爾 (Al Gore) 在『平衡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 一書中所陳述的『現在的工業文明正猛烈地毀壞地球的生態系統』?工業文明真的是地球與人類的敵人嗎?它只帶給人們罪惡,或是它帶來繁榮與進步,使人們能生活得更好,有更多時間來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對高爾與雷斯特•布朗來說,現代的工業文明不是讓人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太好,以致破壞了地球的生態,所以我們必須自我節制,不可超越地球的極限,也不可為了自己的享受,用盡地球的資源而犧牲子孫們追求幸福的權利。地球真的已陷入困境了嗎?為了說明目前地球的真實情況,伯楊•羅柏格提供許多科學的證據,陳述地球面臨的困難及解決之道,他不諱言地球環境在進步中,雖然未達完美的境界,但比以前更好。

也因為地球環境未達完美的境界,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此提供正確的資訊以做為改善環境的憑藉就格外重要,而非一味擔心、害怕,而錯失以最少的成本為最多人造福的機會。作者在檢視許多科學數據後,憑著他對統計的專業與敏感度,讓他對環境的自癒能力與人類追求文明的行為保持樂觀的態度,這在眾多悲觀、負面的環保言論中,提供讀者一個不同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