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57期
58期
59期
60期
61期
62期
63期
64期
65期
66期
67期
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62期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大流行過後的省思

SARS大流行過後的省思

    

王秋森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係一種新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其症狀頗似併發肺炎的流行性感冒。因其為一新病毒,人們都沒有抗體,目前亦無疫苗;又因其在剛發病時不易與感冒區別,因而未能迅速予以確診;且其傳染力甚強,以致在防疫工作上造成甚大的困難。其因無特效藥,致病者約有10%的死亡率,今年四至六月在台灣發生大流行期間乃引起民眾空前的恐慌。目前國內疫情雖已獲控制,但仍不能掉以輕心,以防其在短期內再度爆發。在歷經兩個多月的恐慌之後,我們要向此次奮勇投入治療與防疫的醫護人員致謝,更要向為搶救病患而奉獻生命的醫護人員及其家屬表達最高的敬意。而此次SARS在台灣的大流行不僅重創國內經濟及國家形象,對全體國民的日常生活亦產生空前的衝擊。因此在其大流行過後實亟需針對此次防疫過程進行檢討,以供今後改進之參考。

多年來公共衛生研究學者即一再提出警言,新興的傳染病以及已消失之舊傳染病的捲土重來將是二十一世紀的嚴重公共衛生威脅。SARS極可能只是新興傳染病的第一波。一般預料今後將有各種不同的新興傳染病陸續出現。而近年來每年在台灣爆發的登革熱與腸病毒則屬於重新出現的舊傳染病。今後SARS亦可能於每年冬季或春季流行。

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地傳染病之嚴重化與經濟全球化有極密切的關係。由於經濟的迅速成長以及長期對環境成本的忽視,全球各地許多生態系統已遭到嚴重破壞,新病毒的產生極可能與生態系統的破壞有關。其次,因商業高度發達而衍生的大規模都市化產生許多人口密集、利於病毒及病菌傳播的都會區。再者,因交通發達,國內及國際旅行日趨頻繁,病毒及病菌因而能迅速散佈到各地。此外,因各國人民生活日趨富裕而刺激肉類食品產業的發展,從而增加飼養、經銷、及屠宰等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與食用動物之間的接觸。初步研究結果顯示,SARS冠狀病毒極可能係經由果子狸或其他類似動物而傳給人類。由於上述的種種因素,即使目前醫學已相當進步,各種新舊傳染病仍將構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

歷史上曾發生多次的傳染病大流行。例如歐洲在十四世紀曾發生黑死病的大流行,病死人數幾達其人口的四分之一。目前各國在其國際機場以及港口執行的檢疫(quarantine)措施即是當時為防止黑死病傳染而採取的方法。英文quarantine一字源自義大利文 quaranta,其意為四十。Quarantine的原義為,若入港的船隻係來自疫區,或其旅客或船員有不尋常疾病時,則該船﹝包括旅客、船員、與貨物﹞必須予以隔離四十天。當初採用此項檢疫措施時並沒有明確的科學根據,只期待經過四十天的隔離之後疾病的傳染力應已消失。自十九世紀後半葉以來,醫學急速進步,檢疫的觀念與方法乃隨之逐步改進。因此現代的檢疫措施仍是最有效的防疫方法之一。

此次SARS在世界許多地區大流行時,各國採取的因應措施並不盡同,防疫成效亦因而有異。美國政府的因應措施主要是針對來自疫區的每一位旅客於入境時發給一份通知單,促請旅客於入境後十天內密切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類似SARS症狀時應即就醫,並在前往醫生診所之前,先以電話將症狀告知醫生,俾利醫生與診所預做準備。若來自疫區的旅客於抵達機場時已出現類似SARS症狀,則立即予以隔離。自疫區返美的學生若於回到其原就讀學校時出現類似SARS症狀,校方立即安排隔離。另外,美國疾病管制局經常密切注意各國疫情發展,適時提供資訊給其國民。又該局派來台灣協助疫情控制的一位醫生於出現類似SARS症狀時,即迅速安排專機送回美國治療。由上述這些做法可以了解美國政府與民間對防疫工作的重視。

日本政府的防疫工作則更加慎重。一位台北馬偕醫院的醫師於旅遊日本關西地區時發燒,嗣於回國後出現類似SARS症狀,日方獲悉後立即展開徹底的防疫措施,包括追查所有曾與該醫師接觸過的人並加以隔離,該醫師曾下榻的飯店則均因營業受重創而自動停業以進行消毒。由此事件可窺知日本政府與民間對防疫工作所抱持的嚴肅態度。國內有些人認為日方對此事件反應過度,但從防疫的角度而言,過之實遠勝於不及。

美國、日本、與我國政府在防疫態度上的不同充分凸顯了這三個國家在安全衛生文化上的差異。而此次這三個國家的防疫成果亦因之而迥然有別。檢視此次防疫過程,我國在準備與應變兩方面顯然都尚有甚大的改進空間。早在三月中旬當中國廣東與北京、香港、新加坡、越南河內、以及加拿大多倫多等地已爆發嚴重疫情時,台灣疫情尚不嚴重,若能及早提高警覺,加強準備,採取類似日本之防疫態度與方法,則應能避免四月下旬爆發的嚴重疫情。台灣為一島國,對境外移入的傳染病之預防應較容易。今後宜根據此次經驗,加強國際機場的檢疫工作,俾能有效防止各種病毒及病菌的傳入。

病毒與病菌之傳染方式依其特性而異,因此在新病毒或新病菌剛出現時對其傳染途徑並不易掌握。此時若有優良的環境衛生,職業衛生,個人衛生習慣,以及就醫行為,則對防疫將有極大的助益。我國的衛生教育雖已推行多年,但仍有待強化。尤其是洗手的習慣以及食物清潔的保持這兩項最基本的衛生守則更應於平時就能嚴格遵守。此外,在任何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以面紙掩蓋口鼻,以及吐痰時應以面紙接住包好後擲入垃圾桶,亦是應加強推動的個人衛生習慣。國內有許多自助餐餐廳,其食物櫃檯多未加設透明護罩,顧客若在選取食物時談話則極易將口水濺到櫃檯上的食物。顧客中若有傳染病患者,其所帶病毒或病菌即可能藉由飛沫而傳播到食物。衛生主管單位宜儘速針對自助餐餐廳訂定規範,以改善其衛生條件。

由於許多病毒和病菌係藉由空氣而傳播的,因此通風不良的室內與車內空間極易有病毒和病菌的累積。其實新鮮的空氣在日常生活中本來就是不可或缺的,但國內許多室內與車內環境的通風狀況卻甚不理想,今後宜從防疫與衛生的角度加以大幅改善。另外,有些病毒或病菌能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因此人們經常接觸的表面其清潔與消毒亦是一項重要的環境衛生措施。

醫院院內的職業衛生是防疫工作極重要的一環,平時即應加以重視。此次SARS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有極高的比率肇因於院內感染。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新病毒缺乏了解,因此未能採取有效預防措施。記取此次慘痛教訓,宜儘速將職業衛生健康風險管理的觀念與方法應用於醫院。當不確定性較高的潛在危害因子﹝例如尚未確診的病患﹞出現時,應視為高風險,立即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以保護病患、訪客、醫護人員、以及院內其他工作人員。另外,有些病患喜歡游走於不同醫院之間,並且隱瞞其病情及就醫史,導致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暴露到病毒或病菌。此種不良的就醫行為宜儘速改正,以免繼續危害醫護人員。

在此次SARS大流行期間,戴口罩成為一項頗受質疑的規定。在病毒的傳播方式尚未確認之前,戴口罩的規定應屬合理,因它能預防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但在了解飛沫及病患排出之體液為SARS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後,戴口罩之規定應儘速予以修正。真正需要戴口罩的人是病患本人以及可能與他接觸的人,例如其家屬及醫護人員。至於一搬大眾,實無使用口罩之需要。口罩之規格與使用方法,在職業衛生領域中已有完整的指引。需要使用口罩時宜直接參考此類指引,以避免誤用。另外,置身於恐慌中的人們極易相信第一次聽到的資訊。因此若其第一次聽到的資訊是錯誤的,則往往因誤信錯誤資訊而造成極大的傷害。政府衛生主管單位宜於平時多做宣導,俾讓民眾建立正確的觀念。若能讓民眾了解各種不同狀況的健康風險程度,則可避免恐慌的發生。

總結而言,國人與政府主管單位宜記取此次SARS大流行的教訓,儘速改善環境衛生,職業衛生,個人衛生習慣,以及就醫行為,以預防下一波新興傳染病的來襲以及各種舊傳染病的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