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57期
58期
59期
60期
61期
62期
63期
64期
65期
66期
67期
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66期

永續的地球─21世紀的解決方案

永續的地球-21世紀的解決方案

 

蕭如珀

書        名:Sustainable Planet

 Solu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編        者:Juliet S. Schor and Betsy Taylor

出  版  者:Beacon Press

出版時間:2002

刺激消費與經濟成長是否為達成社會繁榮與生活快樂最有效的方法?生命的目的以及意義何在?擁有多少物質才算足夠呢?這些問題並不易回答。但根據問卷調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豐富的物質不一定能帶來快樂的人。有鑑於人們追求物質生活帶給地球的破壞與日俱增,本書集思廣益,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創新與科技是生活所需。由於科技的進步,省能、省電的產品才能陸續研發成功、量產。可是科技的進步卻無法趕上成長的壓力。越來越多家庭換大房子、大銀幕的電視、大冰箱…等,使得能源及各種資源的使用逐年攀高,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的程度。眼看一般消費大眾對環境問題的瞭解不夠,許多環保人士紛紛站出來,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思考與解決之道。他們並不反對創新與科技,也不否認企業對人類生活安定的貢獻。不過他們更注意到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也應為子孫後代保存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力。

本書共收集15篇短文,由茱麗葉•舒兒(Juliet Schor)與貝西•泰勒(Betsy Taylor)合編而成。茱麗葉和貝西同是新美國夢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 1997) 的負責人。茱麗葉任董事,貝西是創辦人兼總經理。新美國夢中心是一非營利事業機構,致力於改變美國人的消費行為,提升美國人的生活品質,保護環境並維護社會正義。下面介紹本書中的9篇文章,提供讀者參考。

〈豐富的地球〉by William McDonough and Michael Braungart

地球孕育萬物,每一物種均是大地生態的重要環節。以樹為例,樹的開花、結果、發芽、成長提供成千萬大小動植物的食物與棲所,即使在樹倒下枯死,回歸自然成為大地的養分後,仍提供豐富的食物給無數的動植物,顯示大自然無“廢物”。然而,工業革命後,人類製造的廢棄物不易為微生物所分解,經由掩埋、焚化處理後往往產生極大的污染,危害動、植物的生存。

為了與大地和平共存,許多企業於是改變廠房設計與經營方式,獲致不少的成效。以汽車巨擘福特公司為例,在密西根第爾本 (Dearborn, Michigan) 福特公司老家的廠房是傳統設計,工人在廠房內完全感受不到大自然的氣息,工廠四周的土地長期受到污染,附近的河流亦不能倖免。為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亨利福特的曾孫威廉福特於是決定以美金 20億的經費,20年的時間,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廠房改建工程。

改建工程於200011月動工。新建的汽車裝配廠利用陽光照亮整個工廠,面積高達45萬平方呎的“活屋頂”長滿植物,是成千上萬微生物、昆蟲及鳥類的家。為配合工廠周邊的池塘與濕地,“活屋頂”可控制雨水並過濾水流。如此自然的裝置不但能符合美國最新的設廠要求,且能節省一般裝置費用約達美金800 - 3,400萬!同時,公司計畫廣植樹木,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並給各種鳥類一個愉快、安全的棲息地,更可提供涼爽的樹蔭給兒童們快樂玩耍。

講求效率的經理人也許會認為這種改變太浪費了,但福特公司有其新思維。他們認為公司的目的不只是製造汽車及賣車而已,他們應提供好的汽車設計、選用與環境相容的材料並做良好的長期售後服務。這種革命性的企業經營方式已悄然成形。在年產值高達美金 800億的大公司開啟先鋒後,此新思維對其競爭對手、顧客與相關的連鎖商店勢必激起陣陣漣漪,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必是深遠的。

〈尋求公平〉by Nydia M. Velazquez

目前“多即是好”的社會價值觀使得這個世界極不公平。一般人皆認為美國人享受最多的地球資源。的確如此,但並非所有的美國人皆能公平地享有這些資源。美國貧富不均的情形亦如世界其他各國一樣嚴重。根據統計,最有錢的196位美國富翁、富婆的財富居然比最窮的5,600萬美國人還多!

窮人所居住的環境往往是社會最落後、最髒亂的地區,也常是垃圾掩埋地、廢棄物處理廠的考慮地點。綠點/威廉斯堡 (Greenpoint/Williamburg) 即是一最好的例子。在方圓5.5哩的範圍內,計有137座廢棄物處理廠,15座毒性廢棄物處理廠,24個廢棄物轉運站,以及1座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廠。此地的居民長期生活於貧窮中,從事廢棄物處理的工作,接觸嚴重污染的空氣與水源,小孩子們成長於不良的環境中,身心受傷害,極為不公平。

窮人的小孩不僅居住的環境差,在成長過程中亦遭受不公平的挑戰。教育上受不平等的待遇,又常禁不起物質的誘惑。他們學習的角色偶像往往是運動場上的明星或是演藝圈的知名人物。加上公立學校受商業行為的入侵,他們從小即處於商業廣告充斥的電視節目與學校教育中,心智的發展常遭扭曲。

因此,為了建立公平的社會,維持社會的安定,必須從改善窮人的居住環境做起,繼而協助窮人就業,發展適合窮人的小型經濟體,如社區的小型商店等,讓窮人在社會有立足之地。此外,作者還建議:1. 提供所有的學童相同、高品質的義務教育,2. 提供人人付得起的兒童照顧,讓年輕的父母能安心工作,3.對全民提供基本的醫療照顧, 4. 保證勞工的最低薪資。

〈清理衣櫥〉by Juliet B. Schor

人們購買衣服的數量隨著生活的改善而逐年增加。然而成衣企業為了降低衣服的製作成本,往往設廠於工資低廉的地區,其工作環境不理想,既擁擠又不健康,而勞工為了生活常超時工作。十年來社會先驅人士有鑑於此項剝削勞工的行為,紛紛要求成衣企業改變經營方式以及改善工作環境與待遇。一般來說,業界的反應尚不夠積極。

雖然如此,我們仍可見到少數企業已朝此方向積極邁進。在歐洲,有幾個主要的服飾零售商做生意甚有原則。例如英國的連鎖服飾店Mark and Spencer重視勞工的工作環境、為勞工爭取加入工會組織及其他權益,其服飾店只賣符合工作標準的成衣企業產品。又如荷蘭的C & A,於1996年開始嚴格要求供應服飾的廠商於製作過程中必須符合保護勞工與環境的標準。德國的Otto Versand 是全世界最大的郵購公司,亦是最重視環境永續的公司;它的郵購設備使用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為了生產的永續性,公司補貼土耳其和印度的有機棉生產,去年共製作25萬個有機棉產品;而且公司一直努力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在其出售的產品中有65%通過嚴格的“皮膚測試”檢驗;此外,它更與印度最大的紡織品外銷公司Century Textile合作,逐步減少有害染劑的使用。

當然,一時要改變習慣,使用符合生態永續的衣物並不容易,因有機生產的衣服價格昂貴,嚇走許多消費者。但相信在社會先驅人士的努力下,加上消費者的動員以及政策的配合,應能解決此問題。歐洲已有幾個成功的例子,美國亦慢慢地跟進,Nike和賣牛仔衣物的The Gap都已開始販售有機棉製作的衣物。當有機棉的需求增加,價格自然會大幅滑落而為消費大眾所接受,企業為了良好的形象也會樂意配合。大家一起來清理衣櫥,讓地球更能朝永續與時尚邁進。

〈改變商業的本質〉by Jeffrey Hollender

工業發展帶給人們生活的方便與舒適,卻也帶來惱人的污染,使人懷念起未經污染前的環境,而積極尋找改變企業生產的方法,期能解決廢棄物污染的困擾。經過多年的努力,“綠色產品設計”已為多家企業所接受。例如美國的電子製造公司AMP, Inc.將所生產的塑膠配件一一編號,以利回收,公司的設計師更努力尋求與環境相容的材質與技術。

Interface是一家成功地將產品轉變為“服務”的公司。這家本廠設於亞特蘭大的商用地毯製造公司的經營方式是將大部分的地毯出租,公司負責安裝與維護,損壞的地毯則予以回收。美國知名的傢俱與零組件連鎖店Home Depot最近同意停售成長緩慢的紅木製造的商品,以維護地球珍貴的自然資源。Wal-MartIkea亦已停止進口緬甸的產品,因緬甸的軍政府罔顧基本人權。作者所經營的公司,Seventh Generation,則對清潔產品的開發做全程的分析,儘量採用無害的化學藥品、避免過度的包裝、使用100%的回收紙等。以上這些均是企業改變經營本質的成功案例。

若無明顯的利多,企業經營本質的改變並不容易。除了政府的環保政策外,對企業、員工及顧客的再教育應是最好的監督方法。有機食物的推廣就是一個好例子。幾年前,有機蔬果在美國並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因其價格昂貴,外觀又多瑕疵,但經十多年的推廣與教育,民眾接受的意願逐年提高,其在美國的銷售額每年增加23%

〈金錢有什麼關係〉by Vicki Robin

金錢的關係很大,它可使我們擁有想要的生活,可塑造出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當人們瞭解金錢在生活品質、生態健康與社會公平所扮演的角色後,人們對金錢的關心將是關心地球最有效的方法。聰明的消費者若能正確地將金錢消費於保護環境的企業,能使企業正視自然環境的健康,人們將因而能得到良好的居住環境;若消費者能選擇購買重視勞工權益的企業產品,將能使企業提高社會正義標準,從而使社會更公平、更和諧。

然而,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達成我們的理想呢?在此,作者提出“物質生活簡單,精神生活豐富”的主張,並強調人類生活的“滿足感”在於人們對金錢的1. 自主性:不淪為金錢的奴隸,不花不該花的錢,2. 成就感:花錢以達到既定的目的,3. 有意義:花錢於有價值的事物上。於是,人們在家料理三餐以取代外食、騎腳踏車以代替開車;聰明的消費者知道如何購物,貨比三家;知道如何整理庭院、栽種蔬果和朋友分享;更知道如何和鄰居共組兒童看護,讓上班的夫婦能安心工作。

若我們將“金錢”擴大解釋為“人類的交易行為”,則人們間的互相關心、照顧也就是哈佐•漢得森(Hazel Henderson)所謂的“愛的經濟”,更能提供精神層面的滿足。對金錢把持得住,而又勇於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可說是最富裕的人生。

〈做地方英雄〉by Mark Ritchie

在地生產的生鮮食品是最新鮮、最經濟、最環保的產品。在全球化高漲的今天,卻有一股力量大聲提倡生產地方化,美國亦不例外,越來越多美國人喜歡購買在地生產的農產品。近年來,美國經濟衰退,使得許多美國人選擇直接向生產者購買農產品,省去中盤商的剝削。再者,歷經911的恐怖攻擊後,美國人非常關心自身的安危,因此,他們選擇自己熟悉的農場所生產的產品,安全又可靠。此外,進口的農產品常有環保的疑慮,運輸時間更不符合環保的要求,對環境的憂心促使更多人選擇地方性的農產品;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美國人瞭解社區互助對小型企業家的重要性,經由社區合作社,或社區農場制度,許多社區農夫足以養家,而居民可以吃到安全又健康的農產品。

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南部的貧窮地區,有一個大學城叫雅典 (Athens),是實施地方生產制度成功的地方。雅典及其鄰近地區有許多組織都以地方為中心。例如阿帕拉契經濟網中心 (ACEnet) 就是一個社區廚房。它成立於1986年,負責人珍•哈雷(June Holley)是農場的主人,也是老師。她根據在義大利學到的經濟發展理論,以人際關係為重心而設立此廚房,用來幫助當地貧窮的農夫,繁榮地方經濟。經過幾年的努力後,ACEnet的規模已更加擴大,目前有農產品展示中心、廚藝中心、研發中心等,成為美國食品企業最成功的典範。

明尼蘇達州的雙城明尼阿普勒斯和聖保羅亦是一個施行地方農產品制度成功的例子。1930年代,當地貧困的農夫及工人共組合作社,以擺脫經濟大蕭條。他們更進一步組織農工會,以互助為原則,成功地經營許多互助商店。合作社不僅提供高品質,價格合理的商品,更廣泛地贊助地方食品產業與社會機構,對地方的發展與穩定貢獻不小。地方人士對地方的需求最為敏感,在危急時常能發揮地方穩定的力量,不管是地方產品的供應者或是購買者都是地方的英雄。

〈汽車與美國夢〉by Hank Dittmar

開車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在1995年,91%的美國家庭至少擁有1部車,59%的家庭有2部車以上;越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車數越多。在1995年,年收入在美金2 萬元以下的家庭平均擁有的車數是1.3部,而年收入高於8萬美金的家庭則平均擁有2.4部。美國家庭如此高的擁車數主要是美國政府的汽車政策所致,長期以來美國聯邦政府致力於興建高速公路,壓低汽油價格,保障車商與石油公司的利益,限制大眾交通系統的興建。

有了車,人們居住與工作地點拉遠了。1983-1990年間,美國的家庭人數變化不大,但根據美國全國個人交通調查 (National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Survey)得知,每人每年開車的距離成長12,000哩;平均上班距離從8.5哩增加為11.6哩。車數增加,道路四通八達對環境的影響極為深遠,為了興建馬路,野地、森林全被犧牲,汽車使用汽油當燃料,製造污染,威脅生物的健康。

可喜的是,過去二、三年來美國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人數越來越多,在1998 - 2000年間成長11%,主要在大城市。各大都市交通方便的地區成為受歡迎的居住場所,營造商也以交通方便作為促銷的賣點,鼓勵人們多利用大眾運輸。加上許多從南美與亞洲移入的居民將原居地的交通文化移入美國,帶動美國興建更多便捷的運輸工具。影響所及,越來越多的人在社區內不開車,盡量在社區商店購物,參加社區活動,漸漸地,人們在社區有許多鄰居,在社區找到歸屬感。

〈可以是另一種世界〉by Sarah Anderson and John Cavanagh

過去一、二十年來由美國總統杜魯門到布希所主導的世界三大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以及世界貿易組織,極力鼓吹經濟全球化,取消了各國的貿易管制。貨暢其流的結果,富國可強勢地推銷它們的產品,是最大的贏家,而窮國在自由競爭下,不但無法維持經濟的成長,反而為了外債、不當的開發而成了最大的輸家。

根據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and Research) 的研究顯示,1960-1970年代是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最快速的時期。之後,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大力推動經濟全球化,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反而趨緩。在最貧窮的國家,1960-1980年間的國內生產總額平均每年成長1.9%1980-2000年成長0.5%;在較不貧窮的國家,則由3.6%降至1%。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但外債卻快速增加,1980-2000年間,所有開發中國家的外債成長為4倍,由美金5,867億增加至25,000億。為了償還外債,開發中國家於是大量開墾,鼓勵外國投資,增加工時,造成對勞工的剝削與環境的破壞。

有鑑於此,越來越多經濟學家提出不同的主張。哈佛大學的經濟教授丹尼•羅吉克 (Dani Rodrik) 認為取消貿易管制與經濟繁榮無關,他主張採漸進式的貿易自由化,待國內經濟市場穩定後才開放市場;前世界銀行的經濟長,最近獲諾貝爾經濟獎的喬瑟夫•史蒂葛立茲 (Joseph Stiglitz) 亦譴責國際貨幣基金會太早強迫開發中國家開放它們的經濟市場;美洲開發銀行亦稱“經濟市場的開放已造成拉丁美洲更嚴重的貧窮與不公平”,使得過去十多年來的經濟成長成果因社會的不公平而消失。

於是,國際全球化論壇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 主張:

1.    新民主:各社區對自然資源有控制權。

2.    補助:制定新制度,以地方為最大考量,必要時給予補助。

3.    生態永續:正視經濟全球化對環境的破壞。

4.    人權:不僅保障政治及公民權,更要保障經濟、社會與文化權。

5.    工作權:保障勞工的工作權、工作環境及參與工會組織的權利。

6.    食物的安全:社區自給自足是社會穩定的根本。

7.  公平與多元化:避免全球化的衝擊,保存地方的特色。

〈我們如何往前跨越〉by Betsy Taylor

永續發展是我們現在所面臨最大的挑戰。由於目前的商業行為並未計算環境的成本,經濟成長的數據往往失真。若進一步將環境的成本計入,則許多企業會面臨轉盈為虧的窘境。一直以來,我們深信經濟成長與自由貿易可消弭貧窮,帶來民主的進步與社會的穩定。但是一、二十年來的經濟全球化與刺激消費政策在世界各地都有負面的影響,受壓迫的地區時有抗爭發生。

經濟關係著生計,人們的感受深切。然而,大多數人對地球環境的惡化卻視而不見,對環保訴求亦往往冷漠以對。為什麼人們這麼不關心地球呢?作者認為是因為人們對環境缺乏認知,不知道開大車與全球暖化之間的關係,也不知道浪費紙張與原始森林的破壞有關;其次是個人主義作祟,大家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再加上政治人物選擇容易達成的政績來討好選民,逃避環境等棘手問題,選民對環境的負面訊息則選擇沈默而不去面對。

事實上,經由報紙與電視等媒體,人們很容易獲取正確的資訊。而只要人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與心態,地球即可改觀。這些改變並不需要很劇烈、很激進。例如我們可強化社區的力量,發展社區的人際關係,互相關心、扶持,愛與關心會讓社區的人際關係變好,環境改善,適合人居。團結就有力量,我們一向認為真正的力量來自努力、精密的科技與豐富的資源。沒錯,它們的確助益很大,但僅止於技術層面而已。人們的願景與創造的勇氣卻是來自對大自然的臣服而非抗拒、來自放手而非擁有、來自對大自然友誼的信任,這才是帶領我們往前跨越的真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