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57期
58期
59期
60期
61期
62期
63期
64期
65期
66期
67期
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63期

淺談噪音防制經驗

淺談噪音防制經驗

 

 

    

張益誠

台塑工業仁武廠

工安主辦

 

摘要

噪音是普遍存在於各類作業場所中的問題。勞工若長期暴露於高噪意環境下,則容易引發頭痛、高血壓、疲勞易怒的情緒反應,進而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可能造成聽力受損(職業病)。噪音問題若不能改善,不僅可能對勞工造成聽力方面的傷害,亦可能引發工廠附近民眾的抗議,進而演變成環保方面的困擾。噪音危害預防之相關工安環保法規,我國已有相當完整之模式架構。政府基於保護勞工的立場,已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針對噪音作業訂定相關之保護法令。例如『健康保護規則』第十八條即明文規定,勞工於噪音作業場所(高於85dBA)工作,每年必須接受聽力特殊健康檢查。本文就公司近年來聽力保護之實施經驗做一簡單陳述,以與讀者分享。

 

一、前言

事業單位要改善噪音作業環境,避免勞工因噪音造成聽力損失,其完整的聽力保護計畫要項應包括:1.噪音作業場所調查與測定,2.噪音防制工程,3.勞工暴露時間管理,4.聽力特殊健康(體格)檢查及其管理,5.防音防護具選用及配戴,6.勞工教育訓練,7.各項資料建立與保存。而聽力保護之執行成效良否因事業單位作業場所機械設備現況與業者重視程度不同而異。

為有效改善噪音作業場所,首先必須了解工作場所中之噪音源及其特性,並於改善工程規劃前,藉由詳細的噪音量測計畫,確立噪音控制目標值;透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後,再對作業場所噪音重新量測確定工程改善之成效。本文不意圖設定範例,僅以淺顯的文字,陳述台塑對於作業場所噪音改善及各聽力保護措施的實施經驗,提供經驗分享。聽力保護計畫不是一項專屬的特殊技術,唯期藉本文的拋磚引玉、引起讀者共鳴,共同為勞工聽力保護多盡一份心力。

 

二、台塑實施經驗

 (一)、噪音改善工程

噪音改善的方式,基本上可從噪音源、噪音傳遞途徑及噪音接受者三方面著手。而工程改善前,必須先確認出噪音源與噪音源間的相對重要性,進而決定出執行噪音控制程序之優先順序。此外,應區分出音場內(指作業場所)直接聲音與反射聲音,依序條列出音源、傳送途徑及接受者可能的噪音控制程序;評估每一種控制程序對噪音改善所能達成的減少值,藉由工程的改善,使作業環境整體所產生的噪音(複音),符合法規的規定並同時能讓勞工接受。

1.噪音源改善:

噪音源改善基本上可從音源物體本身之設計、操作及維護著手。由於工廠內機械設備本體之設計建造,通常須考量機械設備的效能與專屬用途,因此往往較難僅針對噪音問題尋求出最佳之設計,但卻可利用適當之防音處理或良好的操作保養,降低噪音的產生。通常噪音源改善的具體方式可藉由:(1)更換部份的機械設備零件,(2)改善物料運輸過程的作業方式,(3)使用阻尼材料(如橡膠、塑膠類等)包覆機械設備,將來自機械設備的振動能量吸收,減少振動能量的傳遞,降低其所產生之噪音。

2.噪音傳遞途徑改善:

可於噪音傳播路徑加裝吸音材質、聲音遮斷材料,如設置隔音牆;或使用重質材料(水泥建築)將噪音密閉,並於其內壁加裝吸音材質。

3.噪音接受者的改善:

當作業場所中噪音源及傳播路徑皆已進行控制,仍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時,則可利用防音防護具進一步保護勞工,後段有較詳細的說明,於此不加詳述。

(二)、案例說明

某廠噪音源主要為乾燥機、粉碎機、blower等機械設備的運轉。由於噪音源分布的範圍廣闊,現場作業人員雖均配帶耳塞或耳罩,且現有部份機械設備設有傳統噪音牆及包覆吸音材料,但效果不佳,使得現場的作業人員暴露於噪音作業環境。若長期在此工作環境中工作,很可能造成聽力方面的損失,發生職業病。

1.  改善過程

為解決此一問題,積極邀請專業廠商蒞廠勘查與討論,首先確認出全廠主要噪音源與噪音產生之原因與特性,同時並委託環境檢測廠商對全廠的噪音進行量測,做為噪音改善之依據。

(1) 針對乾燥區送風機部份,以U型高吸音率之隔音牆設置,並在高4米處往內斜角60° 1M以防止聲音繞射及直射;其內部以雙面吸音板吸收,可一併解決散熱排風扇所產生之噪音;另在馬達位置設置集音罩,集音罩預留散熱口,以造成空氣自然對流,進而降低馬達運轉所產生之噪音,並考慮維修及保養,使不影響正常運作。

(2) 粉碎機排風管採玻璃棉包覆,以節省吸音板之費用,並可降低空氣被加壓所產生之噪音。

(3) 成品倉儲二樓及頂樓裝設全頻高效率吸音板,在窗戶部份裝設吸音板,其間隙留10∼15公分,以方便空氣對流;另一方面二樓室內共鳴音吸收;頂樓部份將排風出來的噪音導向吸音板,由吸音板吸收,使聲音不傳遞至民宅。

(4) 進氣過濾室在二樓部份,因考慮進氣所以在裝設吸音牆同時在吸音牆中間留隙縫,以讓空氣能夠進入;在一樓部份因鐵捲門阻隔噪音效果不大,易產生共鳴及穿透,所以加裝吸音門。

2.吸音牆功能及特點

本吸音牆係由六大原件組成:前面板、後面板、架體、吸音喇叭、消音管、吸音棉。前面板每平方公尺分佈有45至144個孔徑較大的結合孔,俾安裝圓錐形的吸音喇叭及消音管,而在吸音喇叭裡面之中間部位插入消音管。消音管為一圓形管體,其前半段伸設於吸音喇叭內,後半段則伸於前後面板所形成之隔音空氣層內。當噪音被吸音喇叭收集後,經消音管消音,並在進入前面板後由吸音棉吸收,再於後面板及吸音棉所形成之隔音空間(空氣層)再次消音。如此,音能經由複次數之壓縮、膨脹,噪音因而漸次減弱。如在隔音空間加上一道吸音岩棉(或玻璃棉),更可降低噪音並吸收復合頻,其設計特點如下:

(1) 任何方向之音源,其所產生之聲音均會被吸音喇叭所吸收,故所產生之反射音、擾射音將極為稀少。

(2) 殘餘之聲音可進一步被吸音棉背面空氣層雙重吸收。

(3) 針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消音管可設計成不同的密度及長度以吸收之。

3.改善後效果

                         置

 設備旁噪音

(dBA)

周界噪音

(dBA)

改善後周界噪音值

(dBA)

乾噪機送風機

89

82.2

70以下

粉碎機室

88

83

70以下

PT篩分機輸送Blower

77 77

70以下

成品倉儲二次輸送機Blower 83 80.5

70以下

 

三、結論與討論

基於保護勞工聽力的立場,工廠可藉由各種噪音改善工程(加裝消音、吸音、隔音設備),改善各項機械設備(噪音源),改善作業方式或習慣,甚至在新設作業場所(含機械設備)時,可針對噪音問題做整體考量設計,減少噪音源的產生,或降低噪音量;再配合各項管理措施,諸如:噪音標示、教育訓練及健康管理等,期能讓員工在一個低噪音,甚至無噪音的工作環境中工作。多年來,公司對於改善作業環境的努力從不間斷,雖尚未臻完善,但持續改善的方向卻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