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69期
70期
71期
72期
73期
74期
75期
76期
77期
78期
79期
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80期

森林與水土保持

森林與水土保持

 

 

    

陳信雄

台灣大學森林系

教授

 

一、前言

1999年九二一地震以來,接連有桃芝、那莉颱風重創台灣。而200472日的敏督莉,823日的艾莉颱風,以及911日的集中豪雨,造成台灣中南部嚴重的災害;尤其是大甲溪沿岸,以及原本是風光明媚的新竹縣尖石、五峰鄉,在一夕之間面目全非;桃園地區的淹水與缺水,相互煎熬,成了當地史無前例的夢魘。超大的雨量固然是此次災害的始作俑者,但人為的疏失更是令人無法釋懷。這也是五十年來,我們沒有善待我們山坡地所造成的惡果。對上游集水區森林,始終無制度化的經營。於是乎濫墾與亂伐,土地的超限利用,促成大自然的反撲,國民與政府皆難辭其咎。

接二連三的洪水與土石流災害,是應喚醒大家的的思維,重新認知森林對台灣水土保持所扮演之角色。要知上游不保,下游難以安居的顛撲不破的真理。訂定正確完善的林業政策,妥善的經營台灣的森林,才能免除於澇旱之災的頻仍。水土保持的成敗,繫於政府與國民一念之間。如何免除災害的重演,森林與水土保持,實有密切的關係。

 

二、森林所涵蓋的意義與其對環境保育所扮演的角色

由高大的喬木,到矮小的灌木,甚至是附生於這些樹木的植物,形成叢林狀態的團體,我們稱之為森林。台灣國土的三分之二為山地,而台灣森林的覆蓋率約58%。因此我們說,台灣的山坡地皆為森林所覆蓋,絕非過言。而大家也知道森林除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隔除噪音之外,尚可防止洪水以及涵養水資源,也無怪乎早期有森林萬能論 之說。但自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以後,接二連三的颱風與集中豪雨席捲台灣,造成山崩地滑道路寸斷,一向公認防止山崩與土石流災害最力的森林,更是窘態畢露,飽受土石流的摧殘。

不要說一般民眾,甚至不少學者專家,便毫不保留的指摘,森林不但耗水,對防洪及山崩更是束手無策,而提出了他們多年的怨言—“森林無用論。這對從事林業以及研究林學的人員來說,更是搥心之痛。

對寡雨地區的非洲而言,年平均雨量不超過五百公釐,森林的存在確實有負面之影響。但對多雨的台灣及日本而言,森林除了防洪與涵養水源之外,更重要的有防止山地裸露,阻止土砂生產的功能。山坡地一旦產生土砂,即使是銅牆鐵壁,亦難逃一雨成災的厄運。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土砂災害,可說是積五十年來,國民的不守法,在山坡地濫墾亂伐,從山葵,高冷蔬菜,高山茶,檳榔,以及道路,高爾夫球場,社區開發等,造成枯水期間空前旱象,颱風季節災害頻仍。而政府卻無視於此災情的惡化,放任公權力的萎縮,一再公地放領,解除保安林,釋出農地。事實上森林是國民長期不守法的犧牲者。

期望政府官員,往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走走,看看如癩痢般的山頭,乾凅的水源,如何向子孫交代?

圖1是針對森林在防洪與水資源涵養上的功能,以100公頃的森林集水區,試算伐採前後,其水文歷線的變化。左上方斜線部分,為防洪量,在100公頃內約有5000m3的調節量;右下方斜線部分為水資源涵養量,與防洪量相當,相等於5mm的雨量。足見因森林的存在,而有防洪與水資源涵養之功效,對環境保育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圖 1. 森林伐採前後水文歷線的變化

 

三、水土保持的意義與其在台灣的歷史的演變

所謂水土保持,由其英文名稱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可顧名思義得知,是一門如何維護大自然的的學問。戰前由於台灣人口的稀少,大自然在無人為的侵襲之下,皆能長期維護其原貌。但戰後由於台灣迅速復建,在經濟發展優先的考量之下,開始大規模的砍伐原始森林,加上人口的急速增加,山坡地的開發利用成了必然之勢。當時最為嚴重的問題是農地水土的流失,造成農作物單位面積生產量急遽下降,使農民蒙受重大的損失。農委會禮聘美國水土保持專家藍敦先生,來台指導水土保持改善工作,可以說開啟台灣水土保持的濫觴。平台階段也幾乎成了當時水土保持的代名詞,大大的改善了台灣山坡地的景觀與減少大量的土砂流失。農民的收益亦相形的增加,也大幅度的改善了農村生活。因此改善農地減少土砂流失,增加單位面積生產量,可以說是台灣初期水土保持的代表,也充分的發揮了其最大功能。然自一九八一年後,昔日的水土保持功能,已無法滿足開發上的需求。上游集水區水資源的經營,山坡地土地利用對下游環境所造成的衝擊等,衍生昔日水土保持從未考慮的問題。更何況台灣的地理環境與歐美的大陸國家迴異。歐美等大陸國家,上游山坡地與下游社區之間,有長而寬大的緩衝區間。這些區間不是河流,即是沖積扇地。因此上游的豪雨或土石流幾乎無法波及下游的居家,自然的形成了天然的保護屏障。但台灣的山坡地與社區之間則缺少有如此緩衝的天然屏障。因此我們的水土保持方法與研究趨向,與歐美等國家迴異,必需考量直接相關因應之策。也就是說台灣水土保持的轉形,除了考慮上述時代變遷的時間因素外,更應加上地理環境迴異的空間因素。因此今後台灣水土保持的工作更趨複雜與重要。如何詳加規劃,有賴大家的思考。

由圖2比較台灣與世界各國河川的流況可知,從出海口溯流而上,台灣的河川距海口不到50公里,其高程差即達1000公尺以上,而歐美大陸等國家,從海口溯流1000公里,其高程也不過100公尺而已。足見以河短流急來形容台灣自然狀況的險峻,絕非過言,也說明了台灣水土保持工作上的困難。

 

四、森林與水土保持

由上述可知森林可以防止洪水與涵養水資源。此外對土壤的流失而言,台灣的土砂災害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兩大類。在諸自然因素中,除自然力外,另有構成土砂災害潛勢的地文條件及水文因素;而人為因素則屬改變潛勢的影響力量。

1.自然因素:自然力(如風化,地震等)。

地文條件(如地質,地形,土壤,植生)。

水文因素(如颱風,豪雨,連續降雨,地下水)

2. 人為因素:農墾,築路,坡地開發等。

而台灣的土砂災害主要有崩塌,地滑,土石流與沖蝕等四種,此皆與森林的經營管理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台灣的水土保持,必先由保護上游森林的完整,才能避免其崩塌與生產土砂,遠離土石流的災害。

 

五、結論

1999年集集大地震災後,加上前後數度颱風的侵襲,台灣的水土保持工作受到空前的挑戰,昔日的水土保持觀念亦遭受莫大的衝擊。災後的重建工程,從社會面,心靈面到工程面,亦趨多樣化。但如何受到普羅大眾的全面認知,才能真正的完成全面的重建工作。因此水土保持知識的普及化與通俗化,將是執司水土保持機構的重要工作。水土保持人才與義工的培育,是為妥善之策略。期望此工作之正常化與永續化,才能使台灣青山常在,綠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