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81期
82期
83期
84期
85期
86期
87期
88期
89期
90期
91期
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81期

生態足跡-降低人類對地球的衝擊

生態足跡-降低人類對地球的衝擊

蕭如珀

書        名: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作        者:Mathis Wackernagel & William Rees

出  版  者:New Society Publishers

出版時間:1996

“生態足跡”是人類維持既有生活水準所需的土地面積;生活水準愈高,所需的土地面積也愈大。依照作者的算法,北美居民的生態足跡約為每人4-5英畝,是全球居民平均的3倍。您知道生態足跡如何計算嗎?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美國人的生活水準而仍不致於破壞地球環境呢?

地球的永續性一直是環保人士最關心的問題。近兩世紀以來,全球人口快速地增加,生活水準大幅提升,富國努力地創造更多財富,窮國則汲汲營營地在後追趕,大家肆無忌憚地擷取地球的資源,完全置地球與後代子孫於不顧。人類的生活品質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層面,很難完全以數字來表示。然而,為了要科學、公正地算出各地區居民所使用的地球資源,予以分析比較,讓世人膫解資源破壞的嚴重程度,提供給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做為參考,本書介紹一套革命性的新方法,將人類的活動加以量化,以做為比較的依據。

“生態足跡”的作者馬希斯•威克那格(Mathis Wackernagel)和威廉•瑞斯(William Rees)同是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健康與永續社區規劃的專案小組成員。威克那格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社區與區域規劃學博士,畢業後在哥斯達黎加的地球協會工作;瑞斯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區與區域規劃學院的教授兼院長。本書計分五章:第一章旨在為初入門者解說何謂“生態足跡”,第二章說明生態足跡與永續發展之間的關係,第三章提供計算生態足跡的方法與實際應用,第四章比較各永續策略的優劣,最後一章以呼籲避免“超用”做為總結。

《何謂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分析法是一個計算的工具,可用來估算一特定地區人口的資源消耗量與廢棄物吸收量,將其換算為具有生產力的土地,並以其所需的土地面積總和來代表生態足跡。然而在此估算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

1.納入計算的地區對於從他處進口的資源以及利用地球公共空間來消化廢棄物的依賴程度;

2.大自然的生產力是否能滿足該地區人口成長的物質需求?

為解答上列相關的問題,生態足跡可經由人們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需求,分別計算出所需要的可利用土地面積,然後加總起來得到答案。1990年時,加拿大人的平均生態足跡是4.3公頃,相當於207公尺的平方,約為全球居民平均生態足跡的3倍。換句話說,若全球居民皆擁有加拿大居民的生活水準,則至少需要3個地球才能永續生存。

那應怎麼辦呢?我們無法請加拿大人降低他們的生活水準,也不能要求開發中的國家永遠貧窮,但世界人口只會愈來愈多,資源的需求量也會愈來愈大。據估計,到了2040年時,世界人口將高達100億!全球可利用的土地卻隨著人口的增加、建地的需求量上升而會大幅地減少,每人因此可獲得的生態足跡也會降低。1991年時,全球居民的平均生態足跡為1.5公頃,若人口數成長到達100億,在不考慮土地惡化的情形下,每人只能分得0.9公頃!

當我們認清事實,知道地球無法負荷人類持續擴充的經濟活動時,為了避免生態浩劫和社會動亂,我們應理性地思考,並籲請全世界國家共同調整其經濟政策。若生態足跡分析法所提供的資訊是正確的話,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式對於貧窮國家最為不利。盲目地幻想經濟持續發展會帶給全人類富足與安樂,遲早會發現它其實正通往毀滅之路。

雖然目前已有許多的工具和策略可做為規劃永續地球的依據,但是在經過比較後,會發現生態足跡分析法較其他方式更為宏觀。在作者的解讀下,一個城市的生態足跡就像在所需的土地面積上面覆蓋上一個玻璃罩,城市中的居民不管吃、喝、拉、撒全在其中。當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玻璃艙內時,不僅會思考如何善用地球的資源,更會全方位的考慮如何減少對地球所有可能的衝擊,以求同舟共濟,永續生存。

《生態足跡與永續性》

自從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後,環保人士相繼發表文章,敘述地球惡化、資源耗損…等種種的環境問題。同時,也有許多人關心社會不平等、國際間貧富懸殊的不公平現象。1987年,在聯合國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度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並且很快地將此想法推廣至全世界。

由於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因此為了達到地球的永續性,我們必須生活在地球的容納量(carrying capacity)之內。地球的資源會增加嗎?如果不會,我們是否該努力節省?或者我們應當接受人類的科技可以抵銷自然資源耗損的觀念呢?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有許多的技術已可取代自然資源,例如微波傳送與光纖技術能夠大幅降低銅的使用。但是,作者認為自然資源常常有著科技無法取代的用途,森林與臭氧層即是最明顯的例子;當森林或臭氧層過度破壞或消失時,會加速全球的改變,剩餘的自然資源勢必無法維持長久的生態平衡。因此,作者認為採用「趨強永續性」(strong sustainability),節省資源的策略,才能達到地球的永續性。

為了說服大眾接受「趨強永續性」的主張,必須有一套客觀可行的方法來計算人類經濟活動所需的自然資源。傳統的方法是算出特定的土地面積能夠養活的人口數,但因每個地區的生活水準與物質需求不盡相同,因此計算的結果往往有缺失;更何況國際貿易往來頻繁,人們很容易在世界各處取得所需要的資源。

生態足跡分析法先假設每一種能源、物質消費、以及廢棄物的排放都需要一定的土地或水域來生產或吸收,將一特定地區人口消費以及廢棄物排放所需的土地加總起來,即使得到的數字和該地居民所居住的實際總面積不符,所計算出的答案就等於是當地居民的生態足跡。

以生態足跡分析法來評估人類的活動,還可以分別比較人們不同的經濟活動與整體經濟活動對環境所造成衝擊的不同。例如在海上捕魚的情形,我們經由生態足跡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得知地球的極限;目前由於超捕的現象而使得漁業永續亮起了紅燈,希望世人能及早因應。

生態足跡的樂趣—方法與實際的應用

理論上,要計算特定地區人口的生態足跡,必須計算出為生產能滿足此地區居民的生活所需,以及吸收其製造的廢棄物所需的土地與水域總和。然而,要將所有類別全部納入相當棘手,資料的收集有其困難。因此,作者採用了“簡化法”的計算方式:

1.假設目前所有的生產過程,如農業、森林…等,都符合永續標準。

2.只計算大自然最基本的四項活動: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非再生資源的開採、廢棄物的吸收、與建地的使用。

3.若有土地兼具兩種或以上的功能,只選擇計算其較為廣泛的一項功能,例如,可集水與種樹的土地,只計入木材生產。

4.使用簡單的分類法,將有生產力的土地區分為8種。

5.因海域的消費不若土地廣泛,作者僅初步在考慮要將它併入計算之中。

在實際的計算上,作者首先參考使用全國的消費資料,將一特定區域各消費項目的總消費額除以總人口數,得到該項目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量,輸出與輸入也一併納入考慮〈加上輸入,減去輸出〉;其次,將該項目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總額除以生產該項目的土地年平均生產量,即可估算該項目每人每年所需的土地面積;最後,將所有消費項目所需的土地面積加總,即可得每人每年所需的土地總和。

為了簡化資料收集的過程,作者採行與官方資料一致的分類法,將人類的消費行為分為五大類:食物、居住、交通、消耗品與服務。生態足跡以8種有生產力的土地做為計算的依據,此分類法與世界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所使用的方法類似。至於計算的方式,作者則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再加以比較其中的不同和優劣。例如要算出化石能源消耗與土地面積的關係有三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差不多,即每年消耗80-100gigajoules的化石燃料,相當於使用1公頃的土地。

第一個方法,計算生產當時使用的液態化石燃料替代品所需的土地面積:化石燃料不管是固態還是液態,都是碳的產品,與其估算儲存很久的固態化石燃料,還不如計算生態中正在積極循環的液態燃料替代品如乙醇、甲醇的生產需要多少土地。

第二個方法,估算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土地來消化吸收:計算林地或泥煤地層的生態作用後可知道,一般的溫帶與熱帶森林每公頃每年可吸收大約1.8公噸的碳,也就是一公頃的林地每年可吸收大約100gigajoules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此方法的足跡最少,最能為大眾所接受,因此作者乃以此方法來計算生態足跡。

第三個方法,估算化石燃料消耗的速度,算出以相同時間重建相等的化石燃料需要多少土地:計算的結果顯示,森林平均1公頃每年大約可以生產80gigajoules的生質能。

有了計算的方法,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根據官方及民間的統計資料來計算各地的生態足跡,更可以拿來相互比較,做為地方與地方,甚至是國際間的談判籌碼。不僅如此,它也可提供決策者在制訂政策時做為參考。例如在討論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時,就可以比較各交通工具的生態足跡。根據作者的計算,每人每騎5公里腳踏車所需的生態足跡,需要122平方公尺的土地來栽種食物以提供騎車人的體力;若搭乘公共汽車或自行開車行駛5公里,則分別需要301平方公尺和1,442平方公尺的土地來吸收該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此外,栽種蕃茄亦可計算出其相對的生態足跡。根據作者的計算,於溫室進行栽培的生產力較在室外栽培要高出7-9倍,但它所需的生態足跡卻因為它需要較多的熱量而遠比室外栽種多出10-20倍。造橋、蓋電廠和拓寬馬路等建設亦可依此類推,計算出其生態足跡,做為環境評估的參考。

《尋找永續策略》

目前為大家所接受的永續策略首推“永續成長的概念,它鼓吹自由貿易,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WTO等;其次是強調提升科技水準以節省資源耗損的理念,期能透過節約能源,進而保護環境,如“零廢氣排放”的車子,省能家電用品等等;一方面創造GDP的成長,另一方面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理論上,使用省能、省資源的科技可以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養活更多的人。但實際上,省能、省資源卻往往和資源維護背道而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和價格以及人們的收入有關。科技的進步或省資源科技的運用可使公司有多餘的心力提高員工的薪資,發放紅利或者降低生產產品的價格。如此一來,卻反而促進了消費者的消費,增加資源的使用,加速環境的破壞。更糟的是,許多先進的科技實際上需要更多的生態足跡,這在農業、森林及礦業方面尤其明顯。

當然,先進的科技若能應用得當,對社會的永續發展會有很大的貢獻。例如太陽能的技術即可大幅降低人類所需的生態足跡。若省能、省資源的科技裝置可以同時節省成本、降低產品價格,又不致於鼓勵消費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至於貿易交流方面,雖可彌補進口一方地方資源的不足,增加該地的容納量,使其經濟能夠更加的蓬勃發展,但也加速了出口一方的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雖然如此,人們仍可試圖在生態健康和貿易平衡中尋找最適解。一個國家若對特定資源的使用量與輸出量不超過該資源的自然產量,也就是說,輸出該自然資源並不會破壞它的儲存量,則可達到生態與貿易雙面穩定的效果,是可行的方案。只是,貿易該如何規範,使其既可滿足地方居民的需求,又不會因進口資源價格低廉而養成人民浪費的習慣,或引起出口地的價格競爭、資源破壞,需要小心審慎的應對。

永續發展的兩大指標分別是生態的穩定以及人類的生活水準。作者的期望是能一方面減少人類所需的生態足跡,同時又能保障全人類的物質生活水準。生態足跡分析法可用來評估大自然的生產力,也能衡量大自然是否有能力永續供給目前人類的物質需求。對於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們而言,共同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維護生態平衡、相互瞭解、共享自然資源是“生態”與“生活”的雙贏局面,生態足跡則是一種客觀評估的工具。在現今如此競爭的社會當中,人們總是祈求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永續發展面臨了三大障礙,亟需面對、克服:

1.溫水青蛙併發症像溫水青蛙無法察覺死亡之將至一般,人們亦無法體會人口及經濟成長將對地球帶來緩慢卻致命的威脅;

2.心智隔離症人們好比染上瘟疫,彼此間築起了一道心靈圍牆,卻忘了人類其實只是地球上的物種之一;

3.公共空間的悲劇公共空間的資源,人人想攫取,卻沒有人關心。

結論避免過度消費

每個人皆有享受生活、滿足物質需求的權利,然而,全球經濟的過度發展是否為最佳的出路?任何必須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發展都會增加生態的負擔,終將累積成為人類對自然的負債,總有一天會遭受到大自然無情的反撲。發展那些對環境較為友善的科技技術雖可減緩破壞自然的腳步,但若人類持續揮霍、過度消費,資源總有用罄之日,屆時後代子孫將難以渡日。

本書所要傳達的訊息很簡單若要維持地球的永續性,人類的活動絕不能超出地球的容納量之外。作者利用計算生態足跡的方法,明確、具體的將數字提供給讀者參考,期盼能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和認同,進而檢討既有政策的缺失,呼籲世人要懂得節省資源,避免過度消費可能造成地球無法承擔的衝擊,更希望後代子孫也有福享受他們所希望得到的生活。將繁雜的永續性概念藉由數字呈現雖顯得不夠周全,但也足夠能讓世人警惕到個人的揮霍將會如何剝奪後代的資源,倒不失為一種有趣、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