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81期
82期
83期
84期
85期
86期
87期
88期
89期
90期
91期
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82期

我國工業區區域聯防之推動策略與方向

我國工業區區域聯防之推動策略與方向

 

 

    

*吳振華**陳俊勳

*經濟部工業局技正

*交通大學產業安全與防災專班碩士研究生

**國立交通大學產業安全與防災專班主任

 

摘要

推動工業區區域聯防,於平時除可清楚了解區內高風險情境、場所、相關危險物品、相關應變器材及救災資源外,經常之聯防訓練和演練可降低區域致災險,且可由平時的運作強化工廠與工廠間、工業區與工業區間以及廠商與防救機關間之橫向連繫,進而建構迅速有效之救災相互支援機制;而事故發生時,則可運用建立之事故通報機制適時進行事故垂直和水平通報,減少事故的衝擊,而經由人力或物力相互支援,更能有助於災害之控制或減輕。本文藉由探討政府推動區域聯防之相關文獻,將主管機關如何從無到有,全面建立工業區區域聯防體系之經驗和成果,以系統化的方法逐步說明。內容包含推動工業區區域聯防之概念、重點、策略、目標、方法、建構方式、運作方式、具體成效以及未來做法等;並指出要落實區域聯防,除必須持續運用行政、法制、技術和推廣之相關策略外,尚須結合適當經濟誘因制度,才能讓聯防組織自主運作。

關鍵詞:區域聯防,緊急應變,事故通報

一、前言 

一個制度的產生通常是許多經驗累積的結果,工業區區域聯防機制的建立,也是緣於工業區內相關事故經驗的累積。從過去事故的經驗來看,工業區內工廠群集,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不僅工廠本身可能受到嚴重破壞,更可能波及鄰廠,甚至影響附近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2001年5月18日下午發生於新竹工業區之福國化工廠爆炸案即為一鮮明之案例;該事件不僅造成該廠全毀,鄰近46家工廠亦受波及,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

  福國事件使得政府體認到有必要以工業區為範圍,建立一套平時能掌握區內危險源及應變資源的數量及分佈,事故發生時能迅速通報鄰近工廠及相關機關,以達成有效應變的區域聯防機制。爰於2002年在大園工業區試辦。依試辦經驗,2003年於工業局管理之51個工業區成立聯防組織。2004年除持續擴大參與聯防的工業區和參與廠商外,並增強各組織之聯防功能。

二、聯防推動重點

區域聯防的概念近幾年才逐漸為各界重視。初步觀之,以日本推動之「石化工業區共同防災組織」及我國勞委會推動之「勞工安全衛生促進會」,其內容和功能較為相近,惟亦不完全相同。考量我國工業區大部分屬綜合性工業區,各工業區之面積、地理位置、工廠數量和性質差異甚大,且區域聯防之主要目的在於預防事故發生或擴大,並協助救災單位應變,其概念類似鄰里守望相助組織(圖1),因此我國工業區區域聯防之推動重點可歸納為以下四方面:

(一)預防整備機制:包含危害來源與應變資源調查以及資訊建置、風險評估及推動工廠自主改善等工作,屬資訊和資源的掌握功能。

(二)事故通報機制:除對消防救災單位、環保單位、以及勞檢單位之通報外,另再建立對周邊工廠與區域聯防組織工廠之輻射狀水平通報機制,以及對工業區服務中心、區管處、工業局等之垂直通報機制,屬訊息傳遞功能。

(三)訓練演練機制:包含相關課程教學、沙盤推演、有預警測試、無預警測試、實兵演練以及成果觀摩評鑑等工作,屬教育訓練功能。

(四)應變支援機制:協助廠商與廠商間簽訂自願性之相互支援協定或加入災害防救自願組織,同時運用網路提供即時應變資源之支援,協助消防單位救災,屬輔助救災功能。

 

1. 區域聯防概念圖

三、區域聯防推策略與建構方式

(一)、區域聯防推動策略、目標和做法

A:區域聯防推動策略

依過去三年的推動經驗,區域聯防之推動策略可歸納為以下四方面:

管理面:運用在地工業區服務中心為推動主角,採獎罰並重策略,將推動成效納入服務中心考績、獎懲及補助項目,對有貢獻之廠商給予公開表揚,並由工業局各區工業區管理處負責督導。

技術面:運用民間安全衛生專業技術資源投入協助規劃完整區域聯防之體系和技術。

法制面:於工廠管理輔導法增訂工業區區域聯防相關條文,落實政府推動決心。

推廣面:運用平面及電子媒體將區域聯防相關活動和機制對外界宣導,以建立業者對區域聯防之正確觀念,強化其加入聯防意願。

B:區域聯防推動目標和做法

(1)區區聯防機制:(指工業區與工業區間之聯防體系)

 由各區管理處督導各服務中心、廠聯會或廠協會,完成各工業區本身 與各管理機構間之聯防體系。其設置目的係於工業區內工廠發生嚴重 工安事件時,其他工業區得就近支援人力及物力,俾迅速有效處理善 後事宜。因其較易推行,工業局北、中、南工業區管理處已於2002 年6月督導轄內各工業區服務中心及區內廠聯會或廠協會與鄰近之工業區完成分區編組。

(2)區內聯防機制:(指工業區內廠商與廠商間之聯防體系)

 除前述工業區與工業區之聯防體系外,為掌握各工業區內工廠使用或產製危險化學品之資訊及應變資源相關資料,俾強化事故發生時能快速啟動聯防通報系統及救災器材之相互支援運用,工業局爰於2002年著手推動各工業區內工廠與工廠間之聯防體系。鑑於廠商與廠商間之聯防較工業區與工業區之聯防複雜且困難,工業局亦無推動經驗,乃視推動成果,逐年採不同的推動目標和做法,詳如下述:

2002年度:試辦推動期(目標:成立第1個聯防組織)

依區域危害特性、工業區現況等因素,遴選適當工業區為試辦推動對象,研擬「推動工業區內危險物工廠區域聯防實施計畫」,訂定聯防推動重點和方式,交付工業區服務中心負責推動,並由工安專家提供技術支援和協助,期末於工安環保週活動頒獎獎勵積極參與廠商和服務中心。

 2003年度:擴散推動期(目標:所有工業區均成立區域聯防組織)

依試辦經驗,將聯防機制全面擴散至經濟部管理之58個工業區,成立53個聯防組織。除運用說明會、研討會及訓練機制教導全部工業區承辦人員如何推動區域聯防外,並於北、中、南選定5個重點工業區做為深入輔導對象,以建立其聯防技術和經驗,做為下階段擴散之種子。

 2004年度:強化功能期(目標:建立快速聯防機制、增加參與廠商、完成法制化作業)

除繼續透過說明會、研討會、臨廠輔導、沙盤推演、實兵演練、成果發表會等方式教導聯防廠商及相關人員聯防知識和技術外,並依推動經驗劃分推動群組(14個工業區持續輔導、38個工業區機制落實輔導),實施聯防技術輔導。另建立工業區區域聯防綱路平台,將各工業區調查所得之緊急連絡資訊、危害化學品資訊、以及應變器材資訊納入資料庫,並建置運用綱路進行事故通報及相互技援機制,以進行快速事故通報和支援。

 工業局己於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中增訂區域聯防等工業安全相關條文。行政院於2004年完成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之審查,並於同年6月函送立法院審議。但因2004年立法委員改選而未完成審議,於今年2月再次函請立法院審議中。其條文內容如下:

 「第二十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關管理之同一工業區內有製造、加工或使用危險物品達管制量以上之工廠,中央主管機關應輔導其成立區域聯防組織。

 前項區域聯防組織應推動下列事項:

(1)建構組織內工廠危險物品有關資訊系統。

(2)建構組織內工廠及其鄰近救災整備有關資訊系統。

(3)提升組織內工廠防災及應變技術。

(4)有關組織之章程、災害通報模式、相互支援協定及其他權利義務事項之訂定

(5)其他聯防有關事宜。

 第一項工業區內製造、加工或使用危險物品達管制量以上之工廠,尚未加入該區內之區域聯防組織者,中央主管機關應輔導其加入之。

(二)、聯防組織建構及運作方式

聯防組織建構及運作流程如圖2所示,內容依次說明如下:

2.  區域聯防建構及運作流程圖

 

A.聯防組織之建構

(1)成立聯防建制推動小組

由服務中心負責籌組,小組成員由服務中心主任、工安承辦人員、廠商聯誼組織代表、或區內原有安全衛生促進組織代表等共同成立。此組織為臨時性組織,主要任務乃為制訂組織章程、確定第一年度宜優先加入之工廠、召開成立大會、宣告組織章程及選出相關組織幹部等工作。

(2)規劃聯防單位

由於工業區工廠組成並不單純,考量運作效率和經驗,無法一次輔導全部工廠加入聯防組織。通常以工業區內潛在風險較高工廠優先加入。亦可區分風險高低不同之工廠為不同群組,高風險群組可深入推動相互支援,低風險群組則以事故通報和防災工作為主。另大型工業區考量地理特性,可能必須劃分為數個區域聯防單位方能有效運作。

(3)召開成立大會

藉由此項會議之召開,針對區內廠商及區外附近民眾宣示服務中心對工業安全衛生之重視,並說明區域聯防之工作重點,藉以提升附近民眾或區內廠商對工業區之向心力。與會成員包括服務中心人員、推動小組成員、及第一期廠商,亦可邀請其他廠商代表、環保單位、勞檢單位及當地消防主管單位等與會。

 B.聯防組織之運作

聯防組織成立之後,除事故發生時需進行事故通報和應變外,平時亦有許多重點工作必須推行,方可使區域聯防完整運作。平時之工作項目可概分為危險品調查、事故風險分析、緊急應變資源調查、會員會議之召開、緊急應變演練、工安衛教育訓練等,分述如下:

(1)危險品調查

調查內容包含危險品之種類、用途、儲存容器、儲存狀態、月儲存量、廠區平面配置圖、儲槽位置、槽車廠內動線及裝卸料口位置、危險物或有害物存放區域等。

(2)應變資源調查及評估

調查內容包含工廠一般應變資料、消防資源、醫療資源、大眾傳播、氣象資料及工業區外其他應變資源等。

(3)事故風險分析

針對工業區內高風險工廠事故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及事故情境評估(Scenario Evaluation),有助於管理機構掌握及瞭解區內工廠之高風險製程或作業。

(4)召開會員會議(或稱災害防救協調會議)

可由成員視聯防組織運作情形決定會議內容,如:討論進一步相互合作機制、溝通相關資料內容、確定相關決議事項、確定程序書或作業手冊、溝通目前運作狀況等。

(5)辦理應變演練

含挑選參與演練工廠,組成規劃委員會,訂定演練計畫的時程、項目、範圍及目標,編寫演練計畫,說明現場環境狀況、設計的事故發生狀況、動用的器材、設備資源、編組應變行動,編輯概要的演練計畫,講解演練計畫,實施沙盤推演,確認計畫完整及成員對運作流程之了解,修改計畫,實施單元訓練、實兵演練(演練可以是有預警實施,也可以是無預警實施),檢討演練計畫和過程的缺失,擬定改善行動,追蹤改善等。

(6)辦理教育訓練

包含針對成員及服務中心人員導入相關工業安全衛生專業技術課程,如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化學品管理、危害通識、緊急應變及緊急應變指揮系統、災情評估及通報、消防防火與個人防護具、化學品洩漏搶救及中毒搶救技術等。

四、具體成效及未來做法

(一)具體成效

(1)提升區域防救災能力:迄2004年底,工業局開發或直接管理之60個工業區己全面成立53個區域聯防組織(部分組織跨工業區),共有1237家工廠參與聯防組織,參與率近13%(詳如表1各地區廠商參與聯防情形),使聯防由點而面展開,提升各該工業區及鄰近地區之防救災能力。

 (2)提升工廠安衛技術水準:藉由參與聯防之各項教育訓練、會議及應變演練,可有效增加工廠相關人員之安衛知識和技術。

 (3)提升區域安全文化:經由印製緊急應變實兵演練光碟片分送業者、辦理輔導成果觀摩活動及上網公開聯防機制和成果等方式,可逐步改變區域勞工和民眾之安全觀念,提升區域安全文化水準。

1各地區廠商參與聯防情形

地區

工業區

數 量

聯防組

數 量

工 廠

數 量

參加聯防廠商數量

參 與

比 率

16

14

3823

381

9.97

19

17

2827

377

13.34

20

18

2760

396

14.35

4

3

243

74

30.45

軟體

1

1

171

9

5.26

合計

60

53

9824

1237

12.59

(二)未來做法

(1)擴大區域聯防網路平台功能

持續運用網路專線,提供聯防組織穩定的聯繫平台及快速大量登入服務功能,同時進行新舊會員廠之通訊資訊、化學品及應變資源之資料庫更新及網頁維護,建置簡易化學品之危險度分析模組,並協助58個工業區運用網路簡訊或傳真,進行快速事故通報。

 (2)持續對聯防組織及會員廠輔導

a.協助各工業區服務中心人員擬定全年度工作方針與目標、擬定新增會員廠原則、調查各工業區需求、說明各聯防相關網路平台工具等。

b.洽請各工業區服務中心協助挑選區內工廠,進行廠內主管訪談,同時辦理區域聯防推動座談會,說明區域聯防推動重點、交換區內推動聯防問題點,並提供解決對策。

c.洽請各區工業區管理處遴選受輔導聯防組織,協助各聯防組織執行沙盤推演及事故通報作業測試。

d.挑選工廠,協助其完成基線清查、風險評估、強化化學品管理、強化緊急應變演練及通報機制、擬定改善目標和方案、追蹤改善成效,並評估改善績效

e.召開二階段推動工作會議,檢討有關新會員廠籌組、應變器材及化學品調查、網路危險度分析工具之使用、運作資料檢核、後續推動方向、沙盤推演辦理、事故通報測試演練、高危險度情境分析、教育訓練執行、會員會議辦理及運作模式等。

f.辦理各工業區服務中心推動區域聯防執行成效初、複評,並於北、中、南各辦理執行成效決審與觀摩會議。

(3)持續辦理人員培訓和交流

針對服務中心及工廠之區域聯防承辦人員,辦理培訓活動。訓練內容包含區域聯防推動實務、化學品安全管理、緊急應變原則、緊急應變指揮系統等,並結合工業區區域聯防緊急應變實兵演練,辦理大型交流活動,以持續提升聯防成員安全衛生技術能力,並增加對組織之向心力。

 (4)持續辦理緊急應變實兵演練

遴選工業區聯防組織和核心工廠,配合工業區區域聯防組織大型交流活動,辦理能彰顯聯防之化學品查詢管理、事故通報和相互支援的實兵演練,同時將化災演練機制、成果與案例錄製成影片提供工業區管理機構與業界參考使用,以增加工廠應變能力,並強化聯防體系運作熟悉度

 (5)協助工業區自主推動區域聯防

運用經費補助的方式,提升工廠加入聯防組織之意願,以增加各工業區加入聯防組織之工廠數量及參與聯防活動之出席率,促使各工業區服務中心和工廠自主推動區域聯防,預計增加300家工廠加入聯防體系運作

 (6)持續推動法制化作業

未來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如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除創下世界首例將區域聯防法制化外,亦將對未來推動工作有實質幫助。但相關內容則必須積極對各界說明,以減少未來推動之障礙。

 五、結語

 從過去三年工業局推動區域聯防之經驗以及近年來歷次工業區內發生事故時聯防組織之運作情形來看,國內聯防體系運作已逐漸成熟。其中最關鍵的二個因素是:必須有一套完善的事故通報體系及一個有效激勵工廠參與的機制。未來若能持續運用已建立之聯防基礎,配合持續改善工廠安全文化、提升國人安全意識,以及充實聯防功能、提供參與聯防誘因、法制化等工作,則應可達到「有效降低工業區內災害數量和程度」之目標。

六、參考文獻

1.經濟部工業局,2002年度「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2.經濟部工業局,2003年度「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3.經濟部工業局,2004年度「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4.經濟部工業局,「推動大園工業區內危險物工廠區域聯防實施計畫」,2002年。

5.經濟部工業局,2005年度「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計畫構想書。

6.日本石油業等災害防止法(昭50.12.17法84)。

7.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區域聯防體系實施參考指引」,2004年11月。

8.吳振華,「工業區區域聯防之推動方向、策略及成效」,工安環保報,     23期,p5~p7。

9.林奧,「工業區域聯防機制建立之實務分享-以桃園大園工業區為例」,工業安全科技季刊,47期,p40~p46。

10.姚自強,「高壓氣體產業緊急應變與區域聯防」,工業安全科技季刊, 45期,p32~p44。

11.Mobil Oil Co, Emergency Response & Disaster Planning, 1993.

12.經濟部工業局,「經濟應變應用技術手冊」,199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