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93期
94期
95期
96期
97期
98期
99期
100期
101期
102期
103期
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95期

溼地植生原理與復育工法

溼地植生原理與復育工法

   

*方偉達、**周睿鈺

*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

*助理教授、**碩士研究生

 

一、溼地植生的定義及功能

溼地係位於水生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兩者之間的過渡地帶,它能孕育許多溼地植物。溼地植物是生長於河域中的物種,其生長地區包括河川、水道、河畔、窪地、堤岸、以及排水溝等水域。溼地植物依其吸收水分來源(如降雨、漫地流、地下水、空中溼氣及土壤含水等)、水分儲存(即樹冠截留)、以及水體輸出(即蒸發散量)來決定水分循環;其程序為:吸收水分進入植株,然後藉由蒸發散的作用力循環水分進入大氣中。相較於陸域的植物,溼地植物能從地下水吸收更多的水分;其所吸收的地下水量,比吸收到的降雨量來得多。

根據實務觀察,水中與陸地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徵。在水中生長的植物,依抵抗水流能力以及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特徵的不同,可分類為沈水性、挺水性及浮葉性植物。植被順應溼地水流流速與深度而生長。若流速慢,植被的根系深入土壤,則形成沈水性與挺水性植物。在流速緩慢及顆粒較細土壤的地區,植物生長密度會較高。在水深而且狹隘的水路,尤其是流速快加上土壤顆粒較粗的溼地,就不利於溼地植物的生長,植被分布就變得分離而且破碎化。許多物理及化學因素,例如水深、流速、地形、土壤、溫度、水質、光線、以及植物間的競爭等,均會影響溼地植被的分布。由於植被生長密集處通常伴隨著木質碎屑,因此會降低溼地水域流速,並且增加泥沙淤積。測量結果發現,植被生長愈密集,沈積作用愈強,使得河道曲率愈形增加。在上述的情況下,河水流動會受到妨礙,當降雨量增大時,河川負載力將無法承受大量水體,洪泛就會發生。然而過猶不及,太多植被會阻礙水流,太少植被又達不到生態復育效果。因此,溼地植物需要適度管理才能符合實際需要,並且產生下列的生態功能:

(1)控制洪泛與減輕乾旱:當逕流發生時,溼地植被能吸收水分,並降低逕流進入河道的速度。這種現象有如在豐水量期間,溼地像是巨大海綿或是天然蓄水池,能防止洪泛與侵蝕作用的發生。另者,當乾旱發生時,植物根部能經由毛細管作用,將植株內儲存的水分往上吸附而釋出體外,從而減輕自然界乾旱的壓力。

(2)調節地表溫度:溼地植被具有遮蔭河道,降低水溫的功能。它們亦能減少地表反射率(land-surface albedo)及顯熱(sensible heat)的產生。因此溼地植物能降低惱人的藻華現象,並作為河川中生物相的屏障。

(3)防止河川侵蝕:溼地植被能藉由阻擋水體流動的作用減低河岸侵蝕。植物根部亦能強化河流自淨能力,藉以保護河岸免於受到水體的侵蝕。此外,其落葉層可作為過濾系統,阻攔來自上游逕流的沈積物。這些落葉層能除去沈積物中的磷,阻攔沈積物與養分。它們不僅不會造成河道淤塞,還可以變成河底土壤的一部分。因此溼地植被在阻攔沈積物與污染物的同時,還擁有淨化河川水質的強大功能。

(4)營造生態能量:如上面所述,溼地植物的枯枝、落葉所產生的落葉層會分解為有機碎屑,形成底棲生物的食物來源。而未被吸收的有機碎屑,則向下滲透至缺氧底層,由厭氧細菌分解。在食物鏈龐大的生態體系中,溼地植物可說是其中一連串能量循環中的啟動者。

二、溼地植生工法的理論依據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了解溼地植物是生態工法中不可或缺的良伴。尤其在營造實務上,溼地植物可說是自然的象徵。德國學者賽佛(Seifert)於1938年整治河溪時,提出了「近自然水利工程」(Naturnäherer Wasserbau, 英文譯為Near-Natural-Hydraulic Engineering)的概念。他倡議利用自然的水文及水利原理,並且輔以栽植溼地植物,以達到整治河川的目的,這是最早的生態工法的觀念。至於「生態工法」這個詞彙,則是一直到1962年,才由美國的生態學家奧登(Odum)提出。奧登認為生態工法包含了「生態的」(ecological)和「工程」(engineering)兩個部分。之後,密曲與何根深(Mitsch & Jørgensen)1989年開始將生態工法的兩個英文字彙(EcotechnologyEcological Engineering)視為同義的名詞。

那麼,什麼是「生態」的工法呢?「生態學」(Ecology)乃是德國生物學家海克(Haeckel)於1866年提出的名詞。”eco”源自希臘字”oikos”,其意為家或生活棲所;”logos”之意是科學。因此「生態學」原意為物種棲地的科學,中文譯為生態科學。在此,依據語意學原義,我們將「生態工法」依簡明易懂的原則定義為「以大自然原理為基礎,藉由人為介入的系統工程設計,為生物營造一個適合的棲地為最終目標的作為」。近年來,國內將溼地復育稱為人工溼地生態工法,運用漫地流、礫間過濾等工法在高灘地進行溼地植物的栽種。然而,國內對溼地植物的研究普遍不足,一般在利用溼地時僅了解溼地植物對污染物之去除功能,並未對溼地植物的生長及傳播因子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學者多半僅對污染物的削減率進行測試,而未針對植物生殖特性進行評估,因此往往導致栽種的溼地植物生長速率快慢不一。有些植物蔓延太快,有些植物栽種不易,因而造成栽種及維護成本增加,形成溼地植栽復育的一大浪費。有鑒於此,本文依繁殖策略,將溼地植物區分為散播型繁殖植物及非散播型繁殖植物兩類,提出以生物特性為觀點的溼地設計方案,以供讀者參考:

(1)散播型繁殖植物(True Dispersal):這類植物具有主動播遷的生殖特性,其在成年期時,具有翅時期(winged stage)。因此,當溼地水體減少時,能主動地遷移到另一個溼地水域環境,藉以延續生命。這類植物例子很多,例如水燭(具有毛狀種子,可隨風播遷)、瓜皮草、水芙蓉、滿江紅、槐葉蘋(種子比水輕,並具有特殊的構造,可隨波逐流播遷到其他地方)。此外,一般溼地環境水禽(生活史中大部分的時期都可以主動遷徙)、蜻蛉目昆蟲及蜉蝣(成年期時,具有翅時期),都屬於散播型的生物。

(2)非散播型繁殖植物(True Resident):在這類生物的生活史中,遇溼地水體減少時,具有滯育時期,以休眠的狀態抵抗惡劣的環境。它們具有休眠孢子(或種子),能在土壤中休眠一段時期。舉例來說,溼地環境常見的輪藻植物(characeae),在水位下降的環境中會形成配子囊,之後受精卵(合子)發育時,外被有五條不孕細胞包裹,藉以形成對抗惡劣環境的保護層。待發育成熟時,合子具有堅硬外壁,可耐酸鹼物質。此外,或是以播種的方式將種子存在土裡或球莖類,以鱗莖分生繁殖(例如:水仙花、茭白筍、臺灣水蕹、野薑花等)甚至於被溼地水禽吃下後,這些植物仍然可藉著水禽遷徙的區域活動,將下一代的複合族群基因傳播到其他環境。

從上面的描述可知溼地植物或昆蟲的子代具備了複合族群(Metapopulation)的特性。什麼是複合族群呢?為了了解物種的拓殖特徵,美國生態學家雷文思(Levins)利用數學模式推導亞族群間的族群動態情形。他將複合族群 (亦稱為關聯族群)一詞明確定義為:「由經常局部性絕滅,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族群所組成的族群」。也就是指複合種群是由空間上彼此隔離,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聯繫的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亞族群或局部族群,所組成的族群斑塊塊系統。著名的雷文思模型分析如下:

在上式中,p 表示有族群佔據的生境斑塊的比率(簡稱為斑塊佔有率),c e 分別表示與所研究物種有關的定居係數和絕滅係數。根據這個公式,若是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的時候,即  dp/dt = 0,複合族群斑塊佔有率為  p = 1- e/c。由此可知,複合族群斑塊佔有率隨定居係數和絕滅係數而改變。只要  e/c < 1,複合族群就能生存 (p>0)

雷文思「複合族群模型」和麥克阿瑟與威爾森(MacArthur & Wilson)的「島嶼生物地理學平衡模型」,在數學及概念上均有相似之處。上述的輪藻植物就是以此複合族群產生斑塊生殖的最佳例子。輪藻生活環境多為臨時性水域(有可能是動物腳印所形成的水灘地),因為在大陸地區亞族群甚多,藉由水禽吃下它們的植株,將合子播遷到其他領域,以達基因交流的目的。因此「複合族群」在分布空間上雖然彼此隔離,但在功能上又相互聯繫。

三、如何以生物學觀點復育溼地植物?

根據生物學「複合族群」的概念,可知台灣水生植物需要適應嚴峻的乾枯水期。尤其在河川溼地復育時,如何在自然條件下的高灘地,運用乾枯季節的漫地流,將植物作適當的配置設計,成為生態工法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漲水期來臨時,河川中的營養物質被帶到河岸漫地流地區,使得初級生產力增加。當乾季來臨時,河水退去,營養及有機物隨著河川系統而退去,帶來的是單位面積生物量的增加。隨著河川水域水位逐漸退去而陸域化,散播型繁殖植物,如水緣植物莎草科水生植物及野薑花即重返此處(河岸漫地流地區)生長(見圖一:生物控制法)。

因此,應考慮以生命力較為強悍的物種作為生物控制法的標的。例如將散播型繁殖植物安排至河道水流轉彎處的岸邊。這種安排是考慮到水體力學。安排莎草科植物於水流切線處,藉其強硬莖幹的特性來降低水流動能,可避免土壤受到侵蝕。莎草科植物為散播型繁殖植物,具有藉風力傳播種子之能力,而且水陸兩棲,在水位降低時仍能維持生命。野薑花雖然靠走莖繁殖,但於水位降低時仍能維持生命,而且具有環境美學的功能。

非散播型繁殖植物主要是藉由走莖及塊莖繁殖,因此必須安排至長時間有水的環境,水域的連結度(connectivity)就非常的重要,可說非有水不可,所以應考慮將此類植物種植在長期有水的地區。這些植物包括芋頭、筊白筍、金魚藻及聚藻。它們具有生態環境教育、食用及除泥的效果,但不具有主動播遷的能力。依耐污性強弱,由上游至下游安排其順序為芋頭、筊白筍、金魚藻及聚藻。之所以安排金魚藻及聚藻於河道下游段,是因為此處水流減緩,可藉由它們的特殊植株構造來降低水中含泥量。

此外,為了達到強力除污效果,並防止外來物種的擴散,安排布袋蓮或大萍等非散播型繁殖植物到下游溼地(漲水期形成漫地流區域)。這類植物成體根系在漲水期可提供除污效果,因此安排於河道溼地漫地流的末端(圖一)。它們的生命力強勁,可藉由枯水期控制這類外來物種的生物量。而它們在枯水期仍可藉耐旱的走莖繁殖,不會導致全數滅絕。

圖一、以生物學觀點控制溼地植物

圖二、以生物學觀點復育溼地植物

 

在河川泥沙控制及侵蝕較為穩定之後,可思考在水質適宜的河道溼地復育植物,例如臺灣萍蓬草等指標植物。在此導入瀨流進入約35~75cm較深處,營造一座直徑20~30m水池(圖一之藍色橢圓形區)。水池挖成茶托狀,邊緣坡道宜緩和,營造成外緣自然之不規則形狀,並以支撐礫石防止滑動。在進水最深處,安排臺灣萍蓬草(屬True Resident)等具有環境復育、教育及觀賞價值的本土性物種(見圖二:生物復育法)。營造土堤庇護環境,在土堤兩排植栽燈心草,區隔石龍尾區及莕菜區(屬True Resident)。另外營造鴨舌草區(屬True Dispersal),利用此類散播型繁殖植物迅速擴散的能力,安排較大面積的溼地區域,可作為復育蛙類的隱蔽性安全網,以避免天敵干擾。另外,種植莎草科植物於水潭土堤外圍處,以莎草科強硬莖幹之特性,減輕土堤受到侵蝕。

四、 您也可以成功復育溼地植物

溼地之所以能給予人類帶來親切的感覺,是因其具有寧靜、安詳及愉悅的流動景觀。然而,台灣河域溼地因具有乾枯水期,一般在河岸高灘地營造的人工溼地,經常會遇到枯水期和漲水期的干擾,導致溼地植物不易存活,浪費公帑而沒有成效。在上述的溼地植物選種方面,我們以簡單的圖示,說明溼地應依河川地形、土壤、溫度、水質及光線等環境因子,栽種適應力強,且具有觀賞及教育價值的植物。下列設計原則可供復育溼地植物及其他水棲生物時之參考:

(1)河川溼地的設計,宜採不規則形狀的曲折造型,並栽種上述的護岸植物,以防止河岸侵蝕切力。

(2)利用植栽的特性,讓河域的邊緣隱藏在花葉之中,不留人工的痕跡,通過調節水位高度,可控制邊緣植被擴散的範圍。

(3)為了吸引溼地物種,河岸的邊緣應漸次傾斜,成為淺灘。其中栽種的水緣植物,如燈心草的高聳枝稈,可成為蜻蜓及蜻蜓幼蟲水蠆蛻變的棲所。

           

     
 

水緣植物可以防止河岸侵蝕

 

台北赤蛙是溼地植物營造後的產物(桃園龍潭)

 
 

 

 
 

溼地水禽可將植物基因傳播到其他環境

 

溼地植被可以降低進入河道的水體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