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93期
94期
95期
96期
97期
98期
99期
100期
101期
102期
103期
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98期

打造永續的城市

打造永續的城市

    

王秋森

一般而言,每一個城市的發展都必須倚賴其居民的經濟活動。城市必須有旺盛的經濟活力才能創造工作機會,吸引外地人口的移入。城市亦因有充沛的經濟活力才能有資源來提供居民所需要的各項服務。因此,一個城市若希望能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則必須從維護當地的經濟活力著手。但因人口眾多,城市必然需要巨量的生活用品、能源和大眾交通工具,因而亦必然會產生數量龐大的廢氣、污水、垃圾、以及嚴重的交通壅塞和綠地空間不足的問題。因此,除了經濟活力的維持外,環境、大眾交通系統和綠地空間的維護亦是每一個城市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實例證明,只要主政者肯用心,每一個城市都能自己做好環境保護,構築方便的大眾交通系統,保留充足的綠地空間,同時還能大幅提升經濟活力。事實亦證明,永續城市的打造不僅中小型城市做得到,連大型城市也做到了。以北美洲的城市為例,人口高達290萬的美國第三大城芝加哥(Chicago),俄勒岡(Oregon)州的第一大城人口約有53萬的波特蘭(Portland),明尼蘇達 (Minnesota) 州第二大城人口約有29萬的聖保羅(St. Paul) ,以及位於加州中北部人口僅有六萬多的大衛斯 (Davis) ,這四個大小不同的城市均已交出亮麗的永續發展成績單。

享有美國環保實驗室美譽的波特蘭市,自1993年開始執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畫。經過十一年的持續改善,默爾特諾馬(Multnomah)縣(波特蘭市在其轄區內)200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低於其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每人排放量削減13%。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波特蘭市在達成這項成果的同時,其景氣大幅好轉。波特蘭市的成就徹底擊破了以往的一個錯誤想法: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措施將會導致國民生產總毛額的下跌。其實,波特蘭市採取的措施並沒什麼特別。它首先擴建大眾交通系統,其中包括兩條輕軌電車路線及一個街車系統。市政府對其員工每月發給價值25元美金的公車月票或共乘停車優惠卡。每一家民營企業亦被告知,若其開車上下班的員工能獲得停車費用的補助,則其搭乘公車上下班的員工亦應獲得車票的補助。此外,全市目前已完成長達120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利用自行車上下班的人數在十一年間增加了10%。市內交通燈的燈泡全部改用省電的發光二極體,用電量因此削減80%,每年支付的電費減少約五十萬元美金。對於有意願搭建省能房屋的市民,市政府均給予經濟誘因和技術協助。波特蘭市所執行的省能環保措施大多不需要龐大的經費,但它們卻能有效紓解交通的壅塞,提供方便的大眾交通工具,節省居民的交通開銷,因此很容易被接受。另一個好處是,歷年來承辦過這些省能環保計畫的當地企業,可利用其所獲得的經驗來推展業務,到世界各地承攬省能環保工程。

芝加哥市的作法則是從植樹開始。自1990年代以來,芝加哥市已栽植了五十萬棵樹。其最初擬定的植樹計畫後來逐漸演變成更大的環保計畫,包括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公園與綠地的擴充,環保建物的興建,濕地的復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十年來芝加哥市政府每年編列六億元美金,用於整修市區街道及公園。目前全市已有長達112公里綠化的道路中央分隔島。新蓋的市府建築物是全美最省能、最環保的。此外,將被廢棄或受污染的建物加以整頓以供開設商店和辦公室;規定新建的住宅、商店和辦公大樓必須闢有花園和開放空間;對綠建築的建照申請案件給予優先審核。目前已有超過200棟省能的綠化屋頂建築物。經過十年的持續改善,芝加哥市不但已從衰退中再起,它更進一步實現商界主管與年輕專業人才對城市生活所抱持的期待。2004年落成的千禧公園,佔地 24.5英畝,耗資四億七千五百萬元美金,在廣大的草地上點綴著無數的雕刻作品和花園。它每年吸引將近四百萬遊客,給附近的飯店、餐廳、商店、和娛樂場所帶來無限的商機。整個芝加哥城市景觀的美化已協助它的旅遊會議展覽業創造了一年高達九十億元美金的業績。 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芝加哥市於1990年代增加了 112,000 個居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市中心區增加了 16,000 個居民,同時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貧戶的比率下降,市民的中位收入提高12.6 %,較伊利諾 (Illinois) 州全州居民的中位收入高出2%。這些數據充分顯示執行環保計畫的附加價值。

台灣的城市普遍缺乏人行道和綠地空間。即使有人行道,亦多被車輛、雜物、或攤販占據。主政者在經費的運用上往往不能掌握正確的優先順序,近年來浪費了不少經費去搭蓋使用率極低的大型停車場和運動場。若能將這些資源用於環境和交通的改善計畫,例如修築安全的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綠化的道路中央分隔島、公園,以及在車站等行人和車輛擁擠的地點搭建人行道與車道分層的立體化通道系統,則對居民和環境都會有益處,亦可從而逐步邁向打造永續城市的目標。

(本文有關波特蘭和芝加哥兩個城市的資料分別取自紐約時報200573日及2006517日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