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93期
94期
95期
96期
97期
98期
99期
100期
101期
102期
103期
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02期

綠辭典

綠辭典
 

曾靜芳編譯

 

領海 (territorial waters)

一個國家所宣稱其擁有管轄權的海域。依照國際法的規定,領海係自高水位時之海岸線向外延伸五公里所涵蓋的海域。但1977年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則指定370公里內的海域為一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該國擁有此專屬經濟區內的礦物及魚類資源的獨佔性使用權。

熱低壓 (thermal depression)

大陸地帶於日間因受太陽輻射而產生的低氣壓區域。熱低壓的發生係因空氣吸收太陽輻射後溫度升高,因而導致地面氣團的上升和氣壓的下降。熱低壓通常僅發生於夏季。島嶼和半島地帶偶而亦會發生熱低壓。

熱侵蝕 (thermal erosion)

人類活動對永凍土造成的劣化現象。地表上的植物覆被對其下方的永凍土具有絕緣作用。若為了築路、造橋、或蓋房子而將此植物覆被移除,則地表的解凍層即會向下延伸。進入夏季後,人類活動的騷動會將解凍層變成泥沼,而土壤解凍後極易受融水的侵蝕。避免熱侵蝕的方法是,將道路建築在具有絕緣作用的砂礫層上,藉以保護其下方的永凍土;房屋則可蓋在能讓空氣自由流通的木樁上。

熱污染 (thermal pollution)

因高溫物質釋入環境中而導致周圍溫度超出其在吸收太陽輻射後所產生的正常溫度的現象。熱污染的主要來源包括住宅暖氣設備逸散的熱氣、工業製程排放的廢熱、以及發電廠釋出的廢熱水。這些熱量可能被釋入大氣、海洋、或河川;其在環境中累積後可能改變熱能的自然流動形態。例如大都市釋出的廢熱常會產生熱島效應,並因而改變當地的氣候。

斜溫層 (thermocline)

在湖泊和海洋中介於表水層與深水層之間的一個恆久水層。因表水層的水溫較深水層的水溫高出甚多,斜溫層中的水溫必須從其上方邊緣的較高溫度急遽地下降至其下方邊緣的較低溫度。

樹線 (timber line, tree line)

限制樹木生長的地面高度。在低於樹線的地面上,樹木能直立生長。但在接近樹線的地區,樹木的生長常會受到阻礙,且會因強風的衝擊而變形,最後可能會變成類似蓆墊的形狀。在高於樹線的地區,因氣溫太低且常有嚴重的霜雪,樹木無法生長。在某些情況下,寬廣的山間谷地的底層可能會累積極低溫的空氣,致使樹木無法在其間生長,因而形成一條逆樹線。因此,在高山之間的谷地中,樹木只能在介於樹線與逆樹線之間的地方生長。

耐性 (tolerance)

植物或動物在變化中的環境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影響有機體生存的環境條件包括光、溫度、和水分等。有機體能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正常生存,但環境條件若變得太高或太低則會導致有機體的大量死亡。具有較高耐性的有機體能容忍環境條件較大幅度的變化。

毒性廢棄物 (toxic waste)

任何可能令有機體致病或致死的廢棄物。這類廢棄物主要來自工業製程。一般而言,廢棄物必須達到特定劑量才能令有機體致病或致死。因致病或致死的特定劑量隨廢棄物之種類而異,且其測定需要經過相當嚴格的實驗程序,因此目前仍有許多毒性廢棄物尚待鑑定。由於工業製程不斷地推出新的合成化學物質,廢棄物的安全處置乃日趨重要。特別需要關心的是,若以掩埋的方法處置毒性廢棄物,則必須確保其不會污染地下水。

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

任何以極少的質量存在於有機體中的各種不同化學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是有機體中的許多生理過程和生化過程所不可或缺的。

貿易風 (Trade Wind)

從亞熱帶高氣壓的馬緯度區域吹向低氣壓的赤道區域的風。貿易風帶的位置隨季節而改變。北半球的貿易風吹自東北方,而南半球的貿易風則吹自東南方。貿易風在海洋上方能保持相當穩定的風向,但在大陸上方則因受氣壓分布型態變異的影響而較易改變風向。

通流量 (traffic flow)

在單位時間內通過一運輸網中某一定點的車輛數。若要對一個市區中心進行周界交通調查,則可在該市區周界的所有路口測量進入市區的交通流量。進入一個地區的總交通流量若超過其原先設計的交通容量,則必會發生阻塞。

本文資料一部分係根據:

Jones, G., Robertson, A., Forbes, J., Hollier, G.,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New York, N. Y.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