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105期
106期
107期
108期
109期
110期
111期
112期
113期
114期
115期
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05期

綠辭典

綠辭典
 

曾靜芳編譯

 

橫貫取樣法 (transect sampling)

將一基線橫跨在至少兩個不同分帶上,並沿此基線方向針對環境條件的變異狀況進行觀察的取樣法。此種取樣法可應用於許多環境調查。例如,受到工業污染的土壤所含毒性物質的濃度隨其與污染源的距離而急遽遞減的狀況,即可使用此種取樣法來進行調查

蒸散作用 (transpiration)

植物內部的水份經由葉片下表面的氣孔蒸發到大氣中的現象。植物的溫度會因蒸散作用而下降,礦物質則能經由根部吸收後再藉由蒸散作用分佈至整株植物。蒸散速率依氣溫、風速與濕度等外界環境條件以及植物的生長率與生活史的時段等內部因素而異。在炎熱且有微風的夏日午後,蒸散速率會達到最高點。一株植物的蒸散速率若高於其根部系統自土壤吸收水份的速率,則表示它已達到凋萎點─一個即將導致枯死的狀態。灌溉能增加土壤中的水份,從而提高根部自土壤吸收水份的速率,因此是避免植物達到凋萎點的有效方法。

觸發因數或臨界因數 (trigger factor or critical factor)

任何在其強度達到一特定值時即能引發可從外表觀察到的反應之環境因素。有些觸發因素的發端是快速的,例如當風速達到臨界值時即可於瞬間將植物吹倒。有些觸發因素的出現則是緩慢的,例如大氣中的臭氧對植物的葉片會產生傷害,但必須在其對葉片細胞的傷害逐漸累積到一特定臨界值時,才能從葉片的外表觀察到其所受到的傷害。

食性層次 (trophic level)

任一物種在其食物鏈中所處的位置。大多數食物鏈含有三個食性層次:初級自給營養體 (autotroph)、初級消費者(草食性動物)、和次級消費者(肉食性動物)。美國生物數學家林德曼 (Lindemann) 1942年首先提出不同食性層次間之能量流通理論模式,藉以解釋能量和物質從自給營養體 (例如農作物) 經由初級消費者 (例如兔子) 流向次級消費者 (例如狐狸) 的關係。

熱帶沙漠植物 (tropical desert vegetation)

熱帶沙漠特有的植物群。這些植物群可分為一年生及多年生兩類。一年生熱帶沙漠植物能利用偶而來臨的降雨,使其休眠中的種子萌芽,並在四或五個星期內即完成其生命週期。多年生熱帶沙漠植物則具有利用雨量充沛時進行儲存水份的功能,或於乾旱時儘量限制內部水份散失的適應力。熱帶沙漠植物主要依賴在綠洲或旱谷滲出的地下水而生長。許多常見綠洲物種的根部能深入土壤中,例如牧豆樹的根部可達50公尺之長。沙漠部落常利用綠洲做為重要的補給點,甚至可透過棗椰、無花果和小麥的耕作而在綠洲建立長久的定居處。

熱帶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or selva)

在雨量充沛的熱帶地區常見的濃密森林。這些植物群所佔地面合計約有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高達地球總表面積的8%。其地理位置介於地球南北兩條回歸線之間。熱帶雨林在距今一億二千萬年前的白堊紀即已出現於地球上。在未受人類活動干擾的熱帶雨林中,每公頃約有介於40-100不同的樹種。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熱帶雨林會擁有相當不同的樹種。熱帶雨林的平均淨初級生產量約為每年2000 g/m2。就生質量的產生量而言,熱帶雨林遠高於其它植物群系。其生質量的產生量佔全球總產生量的34%。此外,有大量的動物族群仰賴熱帶雨林而生存。熱帶雨林亦有穩定反照率、氣溫、濕度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功能。因此,人類若對熱帶雨林繼續加以破壞,則將無法避免生態浩劫的發生。

對流層頂 (tropopause)

介於對流層與平流層之間的過渡氣層。其距離地面的高度隨緯度而異:在赤道上它與地面的距離為18公里,在南北兩極則僅有6公里。

對流層 (troposphere)

大氣的最低層。它從地球表面向上延伸至6-18公里的高度。幾乎所有氣候相關的現象都發生於對流層。大氣含有的水蒸氣、懸浮微粒以及各種空氣污染物大部份亦存在於對流層。

海嘯 (tsunami)

海底地震、海底山崩或海底火山活動引起的快速巨大海浪。海嘯的長度可達200公里,在深水區域其速度可能高達每小時90公里。在大洋中,海嘯的高度可能僅有1.5公尺,但在靠近海岸時,其高度可能增至30公尺。巨大的海嘯往往導致海邊低窪地區的嚴重淹水以及慘重的人命與財產損失。20041226日發生於印尼蘇門答臘西北外海的9級海底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襲擊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馬爾代夫、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沿海低窪地區,造成三十多萬人喪生的嚴重災害。太平洋地區於1964年發生一次巨大海嘯後,即於翌年建立一套海嘯預警系統。此系統係利用地震記錄站來監測地震的震央及強度,據以預估可能引發海嘯的推進方向和速度以及可能受到襲擊的海岸地區,俾在海嘯到達之前即能透過媒體向民眾發出警告。印度洋地區則於2004年巨大海嘯發生後才開始建立預警系統。

本文資料一部分係根據:

Jones, G., Robertson, A., Forbes, J., Hollier, G.,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New York, N. Y.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