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105期
106期
107期
108期
109期
110期
111期
112期
113期
114期
115期
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08期

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營造

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營造

   

彭國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研究員兼副主任

 

一、基本概念  

就生活在1950年代核子武器發明前的人們,以及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寂靜的春天」對世人提出環境警訊以前的人類社會而言,有關永續的話題可能是毫無意義的。世人咸認為除非地球和大流星互撞,否則人類文明和發展不可能有劇烈的退步或改變。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之觀念最早出現於1972年維斯•傑克遜(Wes Jackson)在農業方面的文章,以及1980年雷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所著的「世界保育策略」(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1987年布朗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以永續發展做為其年度報告的主題,並將它定義為「滿足這一代人類的需求,而不會危害下一代相同福祉的發展方式」。雖然這個定義有點模稜兩可,語意不清,但自此「永續發展」就變成了討論人類未來的關鍵話題。

在近數十年的科技及經濟發展歷程中,生態環境遭受污染和破壞,森林、土壤、海洋及水資源日漸枯竭,加上物種絕滅、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以及自然災害頻繁等現象,人類逐漸警覺到環境劣化、資源耗竭、貧富不均及社會動盪不安,已變成一個比核子武器更可怕的敵人。這些破壞都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和發展中斷、國際社會不安及經濟消退,使人類無法永續生存。永續主題的對話和討論,可以讓人類有再次審慎思考的機會,並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路程上做一些必要的改變,使人類的發展能滿足這一代的需求,而又不致於危害下一代相同福祉,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二、面對改變,迎接永續

目前的問題已不在人類該不該改變,而是人類應如何全面、坦率及心甘情願地接收永續觀念並迎向改變。將來永續之關鍵及阻力不在技術,而係取決於生活方式、社會制度、政治及心靈改革問題。

環境哲學大師大衛歐爾(David W. Orr)曾於2002年指出,人類在永續發展方面亟需努力的有四個方向:

(一)建構更精確的模式及標準,以闡述及限制人類開發及企業行為。

人類已消耗了持續發展所需的大半物質,就如其他系統一樣,我們正在走入下坡段的循環中。我們需要一套更精確的開發行為對生態系影響之評估、模擬及規範準則,深入了解人類每一項行為對生態系的影響及預防危害之道。

(二)培養政府及公民的改革和創見能力。

有很多事情都必須靠負責任而且民主化的政府和聰明的公民一起合作才能有所成就。有道德強烈而且條理分明的公民,才能保證政府得以堅守環境正義公平地將資源及財富在不同世代或同世代之個體間做到公允的分配。只有全民受過良好的環境教育,具有正確的環境知識,才可能將政府施政導向永續的政策。

(三)以教育改革引導社會大眾。

轉變到永續發展所需的教育,不是要擴張人類文明的新進技術,也不是如何在考試時考得高分的技巧。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就是必須為土壤、森林、集水區、海洋及自然野地蓄積及創造更多的再生力量,以及消除以往所遺留下來的有毒物質、復育可以永續居住的城市、重新學習好的農作制度、學習以可再生能源及節能措施來點亮人類文明。將來的教育是要教人類如何在世界宏觀中,更清楚地定位,給予人類長期的精神及智慧領導。

(四)提昇心靈及意識型態。

要轉變到永續發展,我們就須要以心靈改革為基礎。科學不僅應創造讓人類生活品質提升的知識,也應研究如何讓人和人,以及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解決人類轉變到永續發展之問題所需的心靈能力,無法僅藉助於往昔簡單的宗教信仰或道德規範,必須依賴人類心靈意識的提昇,例如對環境、自然萬物、科學、生命、人類永續文明之尊重及敬畏。

三、全球性永續發展策略

(一)里約宣言

為了推動全球環境及生態系之保護,聯合國環境及發展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於1992年6月3至1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重申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為基礎,討論通過「里約宣言(Rio Declaration)」,列舉了27項永續發展原則。其主要重點可簡要歸納如次:

1. 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過著健康富裕的生活。

2.為了永續發展,應將環境保護看成是發展過程中整體組成之一部分,不能將環境保護和開發區隔。

3.世界各國應合作,以維持、保護及恢復地球生態系之健康和完整,減少及消除不能永續的生產及消費模式。

4. 各國應制訂有效的環境立法、公布環境資訊、鼓勵民眾參與、對污染受害及製造者之補償與賠償、防止有害物質之跨國轉移、採取廣泛性之預防措施及強化環境影響評估功能。

所有環境爭端應依據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並制訂永續發展之國際法。

(二)21世紀議程

1992年聯合國環境及發展會議並通過「21世紀議程(Agenda 21)」。21世紀議程係就如何健全人類社會及經濟發展、保育及管理自然資源、強化主要團體之參與功能等方面提出對策。其主要內容可簡要摘列如次:

1.健全社會及經濟發展

(1)國際合作,加速發展中國家的永續發展。

(2)對抗貧窮並改變人類消費型態。

(3)維持適當人口、保護與增進人類的健康。

(4)增進人類居住區之永續發展。

(5)整合環境保護和發展之決策。

2.保育及管理資源

(1)保護大氣層。

(2)整合陸地資源規劃及管理。

(3)對抗森林砍伐並管理脆弱的生態系。

(4)增進永續農業及鄉村發展。

(5)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生物科技之管理。

(6)保護海洋及淡水品質。

(7)毒性化學物質、危險廢棄物、固體廢棄物、廢水及放射性廢棄物之環保管理對策。

3.強化主要團體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

(1)強化婦女、兒童、年青人及原住民之角色。

(2)強化非政府組織之角色。

(3)強化工人及農民之角色。

(4)科學及技術界之角色。

(三)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及行動計畫

2002年9月2至4日,世界各國代表在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中,重申對永續發展之承諾,並發表「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Johannesbur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該宣言計有37條,強調人類應共同消滅貧窮、改變消費與生產型式、保育及管理自然資源,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森林保護、原住民福祉、人類健康及落後地區之永續發展。該會議並通過「世界高峰會永續發展行動計畫」,提出79項具體行動計畫。

(四)我國之永續發展策略

我國政府為配合國際永續發展思潮,積極推動永續策略,於1997年以任務編組方式設置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其下分為永續教育組、健康風險組、國際環保組、生活與生產組、生物多樣性組、資源及產業組、國土資源組及永續願景組等8組。2002年12月「環境基本法」頒佈,該法第29條規定行政院應設置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發展委員會遂由任務編組提昇為法定委員會。目前永續會係由行政院院長兼任主任委員,副院長兼任副主任委員,政務委員1人兼任執行長,並由內政部、經濟部、教育部、農委會及環保署等5個部會副首長兼任副執行長。該委員會於2002年研訂「中華民國永續發展行動計畫」,於2003年1月發表「台灣永續發展宣言」,以2003年做為永續發展之行動元年,於2003年6月完成「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另於2004年11月核定「台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分別就永續環境、永續經濟及永續社會等三個面向提出41項策略綱領。

四、生態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

(一)何謂生態社區?

灣雖為一高度都市化的地區,但社區仍民眾日常生活中極重要的一環;發展活絡、健康、符合生態原則、具有文化特色以及舒適安全的社區,是邁向永續社會的必經之路。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等均清楚的呼籲各國發展永續的人類生活聚落。因此,我國政府於1994年開始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透過公私部門與社區間的伙伴關係,以及社區居民參與公共政策研擬與環境改造的機制推動社區營造,期望凝聚社區意識與聚合社區居民的行動,逐步朝向永續的生態社區發展。

態社區是人類在體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之後所做的轉變及改革。它是指透過社區生態教育、資源調查規劃、省能源設計、廣泛的資源保護及社區經濟與精神的提昇行動,期望社區在生態環境、社會及經濟、精神及文化等三個層面都能永續發展。生態社區內的自然資源應是相對未受破壞,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並有長期的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經濟活力穩定發展,藝術文化及心靈生活受到高度重視。生態社區內的居民則以具備生態關懷、生態意識、生態知識、生態決心及生態保育行動等為基本條件。

依據全球生態社區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之評量標準,生態社區必須在生態環境、社群關係與經濟生活、精神與文化等三方面都能永續,其目標和策略可以說完全符合聯合國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等永續理念。茲將其評量標準中有關之基本要求介紹如次:

1.生態屬性

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屬性時,該社區生活的生態層面是平衡的:

(1)人們和所居住的環境深深地連結在一起。人是這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在其中和諧地生活著。

(2)生態系統及自然運作過程受到尊重,野生動植物棲地受到良好保護。

(3)人類試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在破壞環境的完整。

(4)食物主要來自當地或鄰近地區,是有機、沒有污染的,並可提供均衡的營養。

(5)使用自然的、來自鄰近地區並以合乎生態、可再生及無毒的建材及方法,設計與自然環境調和及相輔相成的建築物。

(6)運輸系統及方法符合節能的要求。

(7)將消費及垃圾量減至最低。

(8)有乾淨、可再生的用水供應,並尊重、保護及節約水源。

(9)廢棄物及廢水以有益環境及社區的方式進行處理。

(10)使用可再生、無毒的能源。

2.社會屬性

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屬性時,該社區生活的社會層面是平衡的:

(1)在社區中有社會穩定感及活力,有安全及信賴的基礎,每一個人能為共同的利益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有適當空間及制度,以鼓勵及促進溝通、改善彼此關係與生產力。

(3)有充分的機會或技術促成社區內的溝通,並與全世界社區連結。

(4)社區的才藝、技能與其他資源都在社區內自由共享,並提供其它社區做更大的服務。

(5)多元價值受到尊重,並促進社會公義。

(6)個人的成長、學習及創造力均能受重視與培育,所有年齡層都能透過教育得到教導與學習的機會。

(7)選擇各種方式來恢復、維持或促進身體的、心理的、情緒的和精神的健康。

(8)適當的資源流通,各項資金、物品及服務均能平衡社區的需求並力求共享。

3.精神屬性

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屬性時,該社區的精神層面是平衡的:

(1)透過藝術及其他文化活動和慶典而獲得永續文化活力,並鼓勵與支持不同的藝術表現和美學生活,保存及分享美學價值。

(2)休閒時間受到重視。

(3)尊重及支持精神和心、靈生活的展現,透過儀式和慶典滋長愉悅和歸屬感。

(4)有一個社區的核心特色及共同點,提供社區生活的一體性及完整性。

(5)面對困難時,能展現彈性與立即有效反應的能力。

(6)了解地球上所有生命是互相連結、彼此依存的。社區知道其在整體上的位置及他們和整體之密切關係。

(7)社區自動自發地選擇及致力於創造一個和平、友愛及永續的世界。

(二)現階段生態社區營造之課題

1.工程規劃建設欠缺生態考量,破壞社區原有之生態及質樸而獨有的自然美感。

(1)各項建設主體、邊坡、駁坎、橋樑、堤防及護岸大量水泥化,產生單調、平直、裸露、少變化、高壓迫感之棲地及景觀,降低社區內自然棲地之美及原始純樸價值。

(2)工程直接造成自然棲地減少、碎裂、阻隔或劣化,危害原有生物之生活及繁殖,降低生物多樣性,或使部分物種日漸減少,面臨生存危機。

(3)工程阻斷設施及大量的河川護岸、堤防,阻隔及降低社區居民接近河川、親近自然、休閒遊憩及自然觀察學習之機會,造成人類和大自然之隔離。

(4)工程危害原有自然資源,或改變當地水文、地質穩定、土壤性質及地區排水,影響生態系之長期穩定平衡,或造成二次之天然災害。

(5)不當的棲地營造、植生選擇及栽植方法常引進外來入侵物種或造成長期生長不良,影響社區生物多樣性及景觀。

(6)各種工程廢棄物長期堆積或污染,影響景觀、野生物及生態系,並惡化各種污染問題。

2.過分投資於硬體,並缺乏發揮在地鄉土及生態特色:到處常見制式的規劃設計或抄襲其他社區之做法,不僅浪費大量經費,更喪失個別社區之獨特風格。

3.不當的資源使用:過度能源利用、社區水源之引用與保護不當、土地超限利用、污染物處理與管制不當,更加劇社區環境品質之惡化。

4.尊重自然、關愛大地的環境倫理觀念及野生動植物之保育措施尚未落實:物質的、功利的、開發的偏頗理念充斥社區各層次及一般居民心中,各社區老樹及行道樹未受尊重及管理維護,根部被水泥封住、不當修剪、捆綁及各種破壞事件時有所聞。生態教育在某些社區雖已漸被重視,但聲音仍小,參與者仍屬少數。

5.社區經濟及社會層面之營造尚未落實:社區多元價值之建立決策機制及衝突解決、健康照護與社區永續經濟等方面尚處於倡議及討論階段,未有具體行動。

6.社區精神層面之營造嚴重缺乏:社區文化永續性、藝術與休閒、精神與心靈生活、社區凝聚力、社區適應力及全球意識之養成等方面,均未有具體之推動策略及行動。

7.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及財務不健全:大部分社區發展協會組織、財務及人力不健全,常見一盤散沙或個人山頭主義與壟斷,而且功能、角色和村里長、鄉鎮公所混淆不清,甚至相互衝突。

上述各項問題將對本土生態環境及社區之永續發展產生長遠的衝擊。對於社區營造規劃單位而言,如何以專業之技術加上永續理念和生態知識,使工程安全、經濟效益、社會需求、生態平衡及自然景觀各層面協調共存,是一大挑戰,也將是一項重大課題。對於社區居民而言,如何鼓勵、支持或要求合乎生態及永續原則的規劃設計及社區營造,使社區更美麗、自然、生態及舒適,也是必需的改變及共識。

、現階段生態社區推動要領

在考量世界性永續發展之推動原則及台灣社區面臨之課題後,謹提出現階段生態社區推動要領如次:

(一)由下而上,居民參與:任何決策及行動方案,都必須從在地人之心態及觀念改變開始。凡事由下而上形成,多聽取及尊重基層、多數族群及弱勢個體之意見。從計畫之規劃、設計或理念形成開始,都應鼓勵社區內所有居民之全程參與。有參與才有瞭解,有瞭解才會有理念及責任感,有理念及責任感才有在地行動。

(二)在地主導,社區觀點:任何決策及行動方案,都必須是由在地居民及基層力量來形成,外來的團隊及專家學者只是扮演專業協助的角色。任何決策及行動方案,都必須站在當地及社區觀點考量,才能符合社區實際需要,產生永續的在地驅動力量。

(三)人性關懷、學習及成長:社區營造絕不是單純而有效率的執行一項計畫或工作,而是長期的型塑共識、一起學習、一起投入、不斷成長,要有人性關懷、在地生命力之關注及對在地文化之尊重。

(四)創意、特色及在地價值:發揮創意,展現獨一無二、跳脫傳統的巧思和構想。另外,還須要有長期耕耘、無怨無悔的用心、愛心及細膩的心,才能使社區展現特色、品味、質感及精緻度,找回及傳承鄉土生命及在地價值。沒有鄉土生命及在地價值則不會引發感動、共鳴、激勵、肯定及讚賞。

(五)民主機制及衝突處理:任何決策及行動方案,都必須經由民主機制,充分公開說明、溝通、討論後,由利害關係者,依照民主程序議決並遵照實施。任何問題及衝突均應以理性、非暴力、善意及解決問題的態度,不斷地進行溝通、處理。

(六)生態為體,產業為用:活絡而永續的經濟是社區營造的核心思維,生態社區營造須以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為基礎,以發展永續經濟活力為目標。

(七)上下同心,有效分工:社區所有人應有共同之理想、理念、內聚及共識,並應由大局著眼,小處著手,由最簡單、最沒有爭議的地方開始營造。居民、政府及專業團隊更應緊密合作,有效分工。

(八)開放與交流:隨時保持社區之意見、參與、組織、工作機會、資源之完全開放,並對外尋求人才、技術、經濟、資訊及城鄉交流。

、結語

社區營造已不再是興建各項活動中心、遊憩設施、休閒公園或參與各類訓練活動等問題,而是應如何更積極、更有規劃地提升社區之自然及文化特色,有更多具體的社區生物多樣性保育、節能省源、社區照護、提倡社區藝術文化及提高社區生態美學,以達成生態及經濟之永續發展。真正的永續不是做一些表面的、膚淺的、樣板的改變,而是一種深層的、心靈的、心態的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過程,就好像人類必須成長並提昇到一種更完美、更成熟的心智及道德層次。這種理想之實現不是一蹴可及,可能需要100年、300年、甚至500年,但是,只要有開始就有希望。

衷心期盼關心社造的每一個人,在推動社區營造時,能展現對台灣的山川土地、自然萬物及社區文化有更多、更細膩的專業、疼惜、關懷及尊重,也給「生態社區」、「永續社區」更正面的期望,以及更長期的轉型和成長空間。

     

圖說:

1. 森林及水資源是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的基礎

2. 人類已消耗及破壞了持續發展所需的大半資源

3. 社區必須就近生產有機及無污染的食物

4. 健全的社區經濟很重要──生態旅遊是選擇之一

5. 小花蔓澤蘭等外來入侵物種將對台灣的生態系造成不利的影響

6.生態工法及生態綠化是今後生態社區營造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