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105期
106期
107期
108期
109期
110期
111期
112期
113期
114期
115期
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14期

台灣的海洋生態保育

台灣的海洋生態保育

   

戴昌鳳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教授

 

一、台灣海洋生態的特色

台灣位於全球最大陸地(歐亞大陸)與最大洋(太平洋)的交會區,在緯度上則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海洋環境受到黑潮、南海和東海水團的影響,冷暖水團在台灣海域交會,且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動。而且,台灣的海岸線長達1500餘公里,西部及北部是坡度平緩而水淺的大陸棚,擁有各類型的濕地生態系,包括河口灣、紅樹林、草澤、泥灘、潟湖、海草床等;東部海岸則大多是陡峭的岩礁,離岸不遠處即達水深數千公尺的深海;南部恆春半島是珊瑚礁海岸,擁有發達的珊瑚礁。大洋和底棲環境的多樣化,使得台灣海域擁有各種型式的海洋生態系統 (戴昌鳳2003)

台灣東部海岸陡峭,沿岸礁石上都有珊瑚分布,但是由於受到底質不穩定和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珊瑚的生長狀態在不同地區之間有甚大差異。生長較好的地區在石梯坪、三仙台和都蘭灣附近,有明顯的珊瑚礁發育,其他地點則只有珊瑚生長,而不形成珊瑚礁。東部離岸海域是典型的大洋生態系,這個海域的水質清澈、光線充足,基礎生產力主要受到營養鹽供應的限制。雖然如此,黑潮流域的海洋生物資源仍相當豐富,許多洄游性魚類,包括飛魚、鬼頭刀、翻車魚、鯨鯊、鰹、旗魚、鮪魚等,隨著黑潮來到台灣海域;鯨豚類也常在此出沒,顯示本海域的魚產甚豐。

台灣西部屬於沉積型海岸,海岸坡度平緩,潮間帶寬廣,包括各類型的海岸濕地,如:河口、泥灘、潟湖、紅樹林、草澤等。紅樹林零星分布在西海岸,最北為淡水河,最南至東港的大鵬灣。現存紅樹林樹種有四種,北部以水筆仔為優勢種,南部則以海茄冬為優勢種,欖李和五梨蛟的分布都很侷限。紅樹林植物的枝葉茂密,生產力旺盛,生物多樣性很高。草澤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的海岸濕地,尤其是大甲溪的高美濕地及大肚溪河口濕地,有面積較廣的草澤分布。台灣西部主要的潟湖有東石潟湖七股潟湖、大鵬灣潟湖等。這些沿海濕地位於海陸交界的緩衝地帶,從陸地和河川帶來豐富的物質在此處被分解,然後再以有機或無機營養鹽成分輸送到外海去,在物質的傳輸和營養鹽循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營養鹽充裕,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各類型的濕地往往都有很高的基礎生產力,底棲生物也很豐富,構成物種多樣性高的生態系,因此往往成為沿岸漁業的重要棲地和沿海養殖漁業的重要場所。此外,濕地也具有調節地下水位、防洪、海岸保護和水質淨化等功能, 因此沿海的濕地生態系具有重要生態價值。

台灣南部恆春半島沿海是台灣本島珊瑚生長最佳的地區,沿岸有發達的隆起珊瑚礁,海底則有生機旺盛的現生珊瑚礁,構成美麗景觀,成為墾丁國家公園的重要資源。本海域的珊瑚礁屬於裙礁,各形各類的珊瑚都可在此海域發現,珊瑚種類多達62280種以上;色彩繽紛的珊瑚礁魚類有1200種以上,還有眾多的藻類及海綿、海葵、貝類、甲殼類、棘皮動物等海洋生物,生物資源極為豐富。

台灣北部是以岩石為底質的海岸,由於東北季風的侵蝕作用旺盛,雕塑出發達的海蝕地形,除了岬灣之外,許多地方有寬廣的海蝕平台。海底礁岩表面雖然有許多珊瑚生長,但是由於冬季水溫低和侵蝕作用旺盛的限制,幾乎不形成珊瑚礁。然而,岩礁底質的立體空間,可提供各種動物附著棲息或避敵的場所,因此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都相當高,只是比珊瑚礁稍微遜色而已。這種礁岩生態系的生產者主要是大型海藻,包括各種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其中,有些藻類(如珊瑚藻)可在細胞壁堆積碳酸鈣,形成堅硬的骨骼而造礁,這些由藻類建造的礁體,就稱為藻礁。台灣海岸的藻礁分佈在臺北縣的三芝鄉至石門鄉及桃園縣觀音鄉的海邊,這些藻礁的外形和珊瑚礁十分類似,功能也近似。

台灣鄰近的島嶼大多是火山島,南起蘭嶼、北至彭佳嶼,都受到黑潮的影響,也都有珊瑚分布,但是珊瑚礁發育狀態並不一致。北方的龜山島和彭佳嶼海域僅屬於岩礁生態系,南方的綠島和蘭嶼則有發達的珊瑚礁。綠島和蘭嶼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南方,沿岸的水質清澈、水溫適宜,珊瑚生長非常茂盛,造礁珊瑚的種類和生物量都很豐富,約有60250種以上;軟珊瑚的種類也很多。小琉球嶼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島嶼,沿岸則被隆起的珊瑚礁圍繞著,海面下的現生珊瑚礁相當發達,水深30公尺以內的水域,大多有珊瑚生長,石珊瑚類約有50180種。澎湖群島則是珊瑚礁和岩礁生態系交互出現的海域,兩者都為澎湖海域培育出豐富的漁業資源。珊瑚礁在南海的分布更廣,東沙島和南沙群島都是珊瑚礁島嶼,周圍海域有發達的珊瑚礁生態系,珊瑚生長茂盛,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二、台灣海洋生態面臨的問題

台灣在過去五十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人口過於密集,導致海岸地區被大量開發近岸海洋生態系統也遭受諸多污染和人為破壞的衝擊 (尹萍,1993賈福相1998孫寶年1999),這些問題可歸納為下列四項

(一)海岸過度開發

過去在以經濟掛帥為前提,又缺乏完善國土規劃和嚴謹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之下,台灣西部海岸幾乎都已被開發為工業區、發電廠、垃圾掩埋場、魚塭和港口等;東部海岸則在防止海岸侵蝕的理由之下,大量堆置消波水泥塊,使得環島已很少有完整的天然海岸。

()海洋污染

沿海的污染物質主要來自陸地,主要污染源有都市污水、工業廢水及農牧業廢水等,這些污染物質經由河川、港口、沿岸和海洋放流管排放入海。近數十年來,由於台灣的經濟快速成長,污染物質也快速增加,這些污染物排入海中,遠超過海水的自淨能力,使得西部海岸生態系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即使是北部、南部和東部沿岸海域,也遭受土石流、沉積物,以及市鎮污水的污染,使得海洋生態系飽受威脅。

()資源枯竭

台灣沿岸和近海本來擁有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例如台灣海峽是底棲和洄游魚類、蝦蟹類和貝介類的重要漁場,東部海域則是大洋洄游魚類的重要漁場, 東北部和東南部的湧升流海域更有豐沛的漁業資源。但是近三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一些非法漁業行為 (包括: 炸魚、毒魚、電魚等)的破壞,已使得大多數的漁業資源都呈現枯竭現象。

(四)地層下陷

台灣西南部海岸地區,由於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其他產業的移入,使得沿海地區由於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並衍生排水不良、海水倒灌、土地鹹化、公共工程投資增加,甚至公共衛生等問題。

三、海洋生態保育

設立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簡稱MPA)是二十世紀後期以來海洋生態保育的主流觀念 (Kenchington, 1990; Kelleher, 1999)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一屆地球高峰會)所提出的「21世紀議程」(Agenda 21),在第17章中,對於海岸管理及海洋資源保護,將設立MPA列為重點項目之一。自此以後,世界各國紛紛設立MPA200211月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第二屆地球高峰會中,達成漁業資源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海洋生態系管理限期完成目標的共識。200310月在南非召開的「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進一步達成了德班協定(The Durban Accord),籲請各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內,將MPA面積增加到領海面積的12%,並於2012年建立全球MPA資料庫。

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統計資料,在1975年,全世界只有24個國家劃設131MPA,到了1995年,已有115個國家和地區總共劃設1,306MPA;近年來,MPA更是快速增加,及至2005年全世界約有4,600MPA,涵蓋面積共約2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球海洋面積的0.6%,然而與陸地的保護區相較,這個比例仍然偏低。而且,大部份現有的MPA都缺乏妥善管理,許多徒具保護區之名,卻無保護區之實。為此,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都將推動全球MPA的設立當做其主要任務之一,他們希望在2020年前把全球10%以上具生態代表性的海域劃設為MPA,並且推動MPA的有效管理及建立MPA網路。

根據WWFIUCN的認定,優先劃設為MPA的棲地包括: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深海、經濟性魚類生育地及受船舶活動影響的特殊敏感區域。在考量這些優先棲地的前提之下,WWF鑑定出全球20個重點海洋生態區(focal marine ecoregions),其中,與台灣海域最有關係的是南中國海(The South China Sea)及珊瑚金三角(Coral Triangle)二區。有關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研究更指出,從日本琉球群島至台灣西南部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Roberts et al., 2002)。因此,不論從全球或區域的觀點來看,台灣海域的生物多樣性都具有很高的保育價值,然而,目前我國設立的MPA仍很少。

在珊瑚礁MPA方面,台灣海域僅有墾丁國家公園的海域部分及新近設立的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屬於MPA。甫於今年104日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將負起推動台灣海域MPA設立之責,未來若能將綠島、蘭嶼、澎湖南部、龜山島及北方三島(澎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海域規劃為MPA,將可建立我國珊瑚礁MPA網路,落實珊瑚礁海洋資源保育(Dai et al., 2002; 戴昌鳳,2006)

在海岸濕地保育方面,則以建立「海濱濕地保育軸」為目標。學者建議將台灣海岸濕地分為三種棲地類型(Hseih et al., 2004)(1)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重要棲地;(2)生態園區,將農、漁、林、牧等產業用地與當地生態旅遊充分結合,形成兼具產業與保育的生態園區;(3)復育區,對於已受污染破壞或工業區周圍地帶,以棲地復育方式,做棲地改善。將上述三種類型的海岸地帶串連起來,形成台灣西部海岸的帶狀保育軸,不僅水生生物或水鳥棲地由南至北有一脈相連的水路或廊道連接,而獲得保護;同時,農漁村原有產業仍可持續,或於轉型契機中重得生計;而且,已被破壞、污染、荒廢的區域能獲得重建與改善。依此規劃設置的「海濱濕地保育軸」,可經由溪流與「中央山脈保育廊道」,也就是連接中央山脈地區的高山林地、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家公園的生態廊道聯結,也可與海域的珊瑚礁保護區網路聯結,若再加上一些深海保護區的規劃,如此就可將台灣本島和鄰近海域的重要生態系串連起來,形成一個資源永續、環境永續的維生系統。

參考文獻

1.尹萍,1993。海洋台灣。台北:天下雜誌。

2.賈福相,1998。人與海─台灣海洋環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3.孫寶年,1999。消失的海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4.戴昌鳳,2003。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文化出版公司。

5.戴昌鳳,2006。海洋保護區與國內的海洋生態保育。國家公園雙月刊,第一期,第20-29頁。

6.Dai, C.F. et al., 2002, Status of coral reefs in East Asia: China, Japan, Korea and Taiwan. In: Wilkinson, C. (ed), Status of Coral Reefs of the World: 2002, 153-162,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Townsville, Queensland, Australia.

7.Hsieh, H.L., C.P. Chen, H.Y. Lin, 2004,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 wetlands conservation greenway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 Ocean Coastal Management 47, 257-272.

8.Kelleher, G., 1999, Guidelines for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107 pp.

9.Kenchington, R.A., 1990, Managing marine environments. Taylor & Francis, New York, USA, 248 p.

10.Roberts, C.M. et al., 2002, Marine biodiversity hotspots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for tropical reefs. Science 295: 128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