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117期
118期
119期
120期
121期
122期
123期
124期
125期
126期
127期
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17期

寂靜的雪地——北極區的慢性毒害

寂靜的雪地─北極區的慢性毒害

 

蕭如珀

書        名:Silent Snow

--The Slow Poisoning of the Arctic

         者:Marla Cone

出  版  者:Grove Press

出版時間:2005年

距離工業國家非常遙遠的北極區,整年冰雪覆蓋,沒有農作,不需使用肥料與農藥。然而,看似無污染的淨土,生長於其上的原住民與野生動物卻遭受極嚴重的化學污染!

居住於嚴寒極地的愛斯基摩等原住民,冰雪是他們的家,海中的鯨魚、海獺等是他們的食物來源。1969年1月,一家大型的清潔工廠在加拿大東北邊的紐芬蘭(Newfoundland)海岸開張。不到兩個月,漁夫發現成千的鯖魚翻肚,潛水伕亦在海底發現港口的海中生物全部死亡。此消息震驚了加拿大政府,於是指派農業博士理查•艾地森(Richard Addison)針對污染做調查。

調查的結果很快地出爐。清潔工廠排放的磷是海中生物致命的因素,因此清潔工廠遭到關閉的命運,而加拿大政府決定於達特茅斯(Dartmouth)成立污染檢測實驗室,北極區原住民與野生動物被污染的事實才嚴酷地呈現於世人面前。本書作者瑪拉•康恩(Marla Cone)是一位環保記者,報導環保問題將近20年,其中15年為《洛杉磯時報》撰寫環保專欄。她曾於1999年和2002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開課,還曾因報導環保問題而兩次獲得全國的獎項。

北極區的困惑

化學物質會旅行!1929年開始生產的多氯聯苯(PCBs)是良好的冷卻劑與絕緣體。但196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多氯聯苯安定的特性已對環境帶來了大災難,因此美國與世界大部分的工業國家均於1970年代末期紛紛停產。雖然如此,大量使用多氯聯苯的變壓器早已充斥整個市場。隨著變壓器的毀損,多氯聯苯外漏出來,進入環境中。

美國所使用的多氯聯苯估計約有3/4進入土壤,最終經由雨水流進湖泊、海洋;其餘的蒸發後滯留空氣中,隨風飄散。經氣象觀測所得到的資料顯示,這些氣化的多氯聯苯往往隨著氣流經由美國東部,再經大西洋往北吹,越過加拿大北部、格陵蘭、甚至挪威邊緣的北極區島嶼。遇到風勢強勁時,只需數天即可抵達北極區。

有些留在美國本土的多氯聯苯經過冰雪冬眠後,在春天的高溫中氣化,之後展開全球之旅,到處尋找棲身之處。目前很難估算出已抵達北極的多氯聯苯之正確數量,有一科學團體估計每年約有67噸的氣化多氯聯苯遠征北極。

多氯聯苯不溶於水,會累積於脂肪中。一旦動物吸收了多氯聯苯就不容易將它排出。因此當大動物吃進小動物時,就會吃進所有的多氯聯苯,再經過生物擴大效應(biomagnification),使得食物鏈越上層的動物累積的濃度也越高。鯨魚的脂肪層、人類的母乳脂肪,皆是多氯聯苯的累積場所。目前在北極生物體內所檢測出的污染物除了多氯聯苯外,尚有DDT等200多種有毒的殺蟲劑與工業用化合物。

飛來的橫禍

對於北極區的原住民與野生動物來說,化學物質的污染無異是飛來的橫禍。在達特茅斯負責毒物檢驗的艾地森於1974年發表了一份簡明的三頁報告,說明北極的婦女受到污染的情形較嚴重,是男性的二倍以上。一年後,有二位加國的科學家在北極熊身上也測出多氯聯苯的污染。

1981年,農化博士德瑞克•謬耳(Derek Muir)和大學同學若斯•諾斯創(Ross Norstrom)合作,在位於渥太華的加拿大野生動物服務所開始對北極區的野生動物採樣檢測,並追蹤有毒物質在北極區食物鏈自鱈魚、海豹至北極熊的污染情形。1988年,他們將詳細的報告發表出來,科學界都為化學毒物快速地累積於海中生物的上層而深感震驚。

最令大家不解的是,北極區的野生動物體內所檢驗出的農藥殘餘竟然比使用地的動物高出許多。有的農藥在海豹身上驗出多了62倍,在北極熊身上多了47倍。而這些動物從未離開過北極,周圍也從未有人噴灑過農藥,許多農藥如DDT等也早已於10年前停產了。

 不幸的實驗室

根據2002年北極監測評估計畫(AMAP)中的資料顯示,格陵蘭偏遠北方的原住民因紐特人身上所檢測出的水銀和多氯聯苯濃度比全球其他各地的人高;加拿大北方的因紐特族亦不遑多讓。幾乎所有接受檢測的格陵蘭原住民與半數以上的加拿大因紐特人身上的多氯聯苯和水銀濃度都超過國際安全標準限值。

北極原住民的食物選擇性很少,大都是來自海中的魚獲,尤其鯨魚的營養豐富,是珍貴的來源。鯨魚的脂肪層肥厚,又位居食物鏈上層,因此多氯聯苯的濃度很高。雖至目前為止,人類受污染的程度尚不足以致命,但仍可以察覺到其對身體的影響,如兒童容易發炎,尤其是耳朵發炎導致聽力受損。此外,耳朵和呼吸道均較易受感染,小嬰兒初生時的體重較輕,神經系統較易受損等。

北極的因紐特族大約有155,000人,是全球的健康指標。假如北極遭受到毒害的侵襲,全球人類應該難逃毒害的命運。人類學者指出,污染不僅關係著當地原住民的健康,更衝擊著北極4,500年來的社會文化。當狩獵、捕魚而獲得的食物都不再安全,因紐特人勢必轉而尋求更安全的飲食方式,傳統的藝術、節慶、經濟與社會價值觀都會因此隨之改變的。

北極原住民的煩惱

北極原住民重視傳統的價值觀。狩獵、捕鯨需要互助,分享是原住民最歡愉的事。一隻大鯨魚可提供6萬磅的肉,足夠全村居民分享。格陵蘭的原住民頭目在捕獲鯨魚後,即會宴請全村上千的村民。宴會所需的消費往往超過鯨魚的價值,但頭目們仍因分享所得到的精神滿足而樂此不疲。

可是,由於工業國家大型捕鯨船的超捕,使得鯨魚的數目銳減。在國際社會的限制下,格陵蘭的捕鯨量嚴重不足。單是西格陵蘭每年即需鯨魚肉670噸,但格陵蘭全島只能獵取558噸。雖然西方國家告訴因紐特人鯨魚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但一般的因紐特人仍深信鯨魚肉營養又健康,最適合他們的需要,因此極力向污染他們的西方國家爭取解除限捕令。

自從1972年以來,國際山岳協會(Sierra Club)即主張禁捕大型的鯨魚,只保留原住民的捕鯨權利,因紐特人卻仍受制於國際捕鯨協會每年的配額。1977年,國際組織一度誤估北極鯨的數目而全面禁捕,造成北極區原住民極度的恐慌。現在使用更進步的聲音偵測方式,每四年執行一次,估算出北極海域附近約有9,000隻北極鯨,且每年以3%成長,因此國際捕鯨協會允予北極居民每年67隻的配額。

科學證據

多氯聯苯等對於人體的危害並非立即顯現,它影響生物體的程度與其在生物體內的濃度有著密切的關係。1990年,美國密西根湖受多氯聯苯等嚴重的污染,湖中的魚類被檢驗出含高濃度的多氯聯苯,而食用這些魚類的母親所產下的小孩經過測試後,證明他們在記憶與認知方面的發展均較一般小孩遲緩。

根據密西根湖的經驗,魁北克的公共衛生專家艾力克•德威立(Eric Dewailly)和拉法爾大學(Laval U.)發展心理學家吉娜•馬可(Gina Muckle)合作研究北極嬰兒的發育情形。經過了七年的觀測,他們於2002年發表結果說,母乳雖有許多優點,但吸食多氯聯苯污染的母乳會影響嬰兒的技能發展。在認知方面的差別不是很大,食用低污染母乳的嬰兒認人的能力可達55%,而食用高污染的嬰兒則達50%;另外,食用高污染母乳的嬰兒平均體重少6盎司。

荷蘭極北的法羅群島,居民以海為生,以巨頭鯨為主食。由於鯨魚受到化學毒物嚴重的污染,因此於1980年代中期,帕爾•威合(Pál Weihe)和菲力普•葛蘭德珍(Philippe Grandjean)兩位醫生合作研究巨頭鯨對於島上兒童的影響。在觀察過數百個案例後,他們發現,受水銀污染越高的孕婦所產下的小孩在智能方面越差;換句話說,水銀影響了小孩的智商。

之後,威合和葛蘭德珍更擴大研究規模,將1,700個兒童分成三組,觀察他們的學習能力,確信水銀等對兒童智能的確造成了傷害。不僅如此,他們對其中850人持續追蹤至14歲後發現,這些傷害還會延續到求學階段,甚至長大成人。他們將長期研究的結果發表於2004年的《小兒科雜誌》(Journal of Pediatrics)上,說明腦力與心血管等毛病的傷害都是長期性的。

野生動物的病變》

洛杉磯附近聖塔•巴巴拉島是海鷗主要的孵育場所。1970年代中期,兩位南加州的科學家發現了當地海鷗奇怪的生活方式--一隻公鳥和數隻母鳥共生活在一個鳥巢內。很明顯地,公海鷗的數目銳減。公海鷗都到哪裡去了?在1950年代,當地的海鷗大約3,000對,1970年代只剩下700對。

研究禽類毒害的學者麥可•夫萊(Michael Fry)仔細觀察島上的海鷗,發現看似健康的海鷗有許多都同時有著睪丸和卵巢。有鑑於DDT被認為是影響孵育的元兇,他於是收集未受污染的海鷗蛋做實驗,將其注射了和島上海鷗蛋所發現等量的DDT,結果在他的實驗室中培育出雌雄同體的海鷗。1981年,夫萊將此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上,說明DDT使海鷗中性化了,生殖能力也因此減弱。這是有毒物質使野生動物雌性化的第一個證據。

大約10年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動物學家西歐•卡波恩(Theo Colborn)實地研究美國大湖區野生動物受污染的情形發現,在污染最嚴重的1960和1970年代,野生動物相對地健康。然而,10年後,它們的後代出現不少異常、突變的現象。由於事態嚴重,卡波恩於1991年和21位來自北美與歐洲的動物學家、病理學家、免疫學家等研討動物的內分泌系統。三天後,他們下結論說:「許多野生動物在生育方面都受到化學毒物的影響。」

後來更證明這些化學毒物會仿傚荷爾蒙,讓生物體出現異常。由路易士•吉雷特(Louis Guillette)和堤姆•葛洛斯(Tim Gross)所領導的佛州科學家,在奧蘭多(Orlando)近郊的阿帕卡湖(Lake Apopka)發現湖中的鱷魚雌雄莫辨,令人震驚。經過調查,原來在1980年時,道耳化學公司(Tower Chemical Co.)沿著湖岸傾倒大量含DDT的殺蟲劑,再加上附近所使用的肥料與農藥等,使得湖中鱷魚的生育率自1980年初以來下降了五倍。

1992年秋天,葛洛斯檢視阿帕卡湖中的烏龜,發現無法分辨雌雄。隔年三月,吉雷特和葛洛斯檢查取自湖中鱷魚蛋所孵出的小鱷魚,發現六個月大的公鱷魚雌激素和雌鱷魚一樣多,而雌鱷魚的雌激素為正常的二倍。雌激素異常的鱷魚每次下蛋均非正常的一顆,而是很多顆,顆顆死亡。經過數個月的追蹤後,他們證實湖中的野生鱷魚有4/12擁有半雌、半雄的性器官。

《人類的隱憂》

是不是人類也會受到化學毒物的影響而改變荷爾蒙的分泌呢?這是很令人擔憂的,因為荷爾蒙在人體的功能和其他動物身上是一樣的。雖然目前尚未得知它對人類的危害,但西歐•卡波恩和黛安娜•度瑪諾斯基(Dianne Dumanoski)在他們1996年所出版的新書《我們被偷走的未來》(Our Stolen Future)中稱此為「遺留下的毒物」——雖然父母無恙,但子孫的發育卻受到扭曲。

不僅如此,化學毒物對生物體免疫系統的破壞,使生物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地減弱,令人無法忽視。1988年,在荷蘭北海岸一個小漁村曬太陽的肥胖海豹突然暴斃,六個月後,更有二萬隻消失,引起大家的恐慌。三年後,在荷蘭政府的贊助下,彼得•若斯(Peter Ross)豢養海豹,積極找尋海豹死亡的原因。

若斯將蘇格蘭外海所捕捉到的海豹分別豢養於二個魚池,一組餵食高污染的波羅的海鯖魚,另一組則餵食乾淨大西洋的鯖魚,兩組鯖魚的多氯聯苯濃度相差10倍。二年後,分析兩組海豹身體中的免疫細胞,於1995年做成報告指出,餵食高濃度多氯聯苯鯖魚的海豹身上所有的第一線「自體免疫」細胞少了25%,白血球少了35%,很像患有愛滋的病人。

化學毒物對生物界的危害,無遠弗屆。北極區的污染是全球的警訊,令人不得不嚴肅地正視以對。為了得到第一手的資料,本書作者瑪拉•康恩花了二年,實際走訪北極相關的港口與村鎮。她冒著生命的危險搭乘直昇機,親自參與北極熊的採樣;還坐上捕鯨小艇,見識到原住民的捕鯨技術;並到原住民家中作客,實際體會北極居民的生活;在在顯示出她的決心與使命感,為了讓北極以南的人民瞭解北極區污染的嚴重性而盡心盡力。本書讀來真實、生動、有臨場感,作者敘述看似乾淨,實則隱藏著嚴重污染問題的北極區,讓人不寒而慄,是一本深具啟發性,引人深思的環保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