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117期
118期
119期
120期
121期
122期
123期
124期
125期
126期
127期
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20期

綠辭典

綠辭典
 

鄭雅怡、曾靜芳編譯

 

世界遺產公約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

保護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The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簡稱世界遺產公約)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於1972年大會通過的一項國際協定。制定這項協定的前提是:地球上具有優越普世價值的地方(包括自然景物和人造結構)應被認定為人類的共同遺產,並加以適當維護

目前世界遺產公約已獲得 178個國家(簡稱締約國)的批准,因此它已成為一組幾乎被普遍接受的指導原則和行動框架。所有締約國則已成為團結在下列共同使命的國際社會成員:認定和維護世界上最優越的文化和自然遺;在充分尊重國家主權,並在不影響由國家立法提供的權的同時,締約國認知保護世界遺是國際社會全體成員應共同履行的義務

1972年通過後,世界遺產公約已成為支持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的首要國際法律工具。根據世界遺產公約,地球上具有優越普世價值的自然景物與人造結構經認定後正式頒予「世界遺產」的名稱,並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加以適當的保護,俾能供將來世代欣賞和享受。目前已有788個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其中包括埃及的金字塔、澳洲的大堡礁、厄瓜多爾的加拉巴哥群島、印度的泰姬陵、美國的大峽谷、以及希臘的雅典衛城等獨特的自然景物和人造結構

世界資源研究中心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1982年創立於美國華府的一個政策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的成立宗旨在於協助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私人部門,期能在不破壞自然資源及生物圈環境多樣性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及促進經濟成長。其研究計畫包括熱帶雨林、永續農業、氣候變遷、健康照護、以及資源與環境資訊系統。世界資源研究中心的資金來自私人捐獻、工業界、政府機構、及聯合國。

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成立於1961年的一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其成立宗旨在於透過公開呼籲來籌募保育工作所需的資金。該基金會於成立時取名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於1988年改用目前的名稱。多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聯手推動多項保育計畫,包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等保育相關的重要國際公法與協定的執行,國家公園的設立,以及瀕危動物物種的拯救工作。

旱生植物 (xerophyte)

任何能在含有明顯乾旱期的氣候中生長的植物。能在極冷的氣候中生長的植物亦可能會具有類似旱生植物的特性。

大多數旱生植物會具有下列特性中的若干項,但極少旱生植物會具有全數特性:縮小的葉片、增厚的葉片角質層、增厚的莖幹角質層、增厚的軟木樣樹皮、有毛茸保護的葉片、由增大的保護細胞覆蓋的凹陷氣孔、充滿蠟樣物質的氣孔開口、以及能運用旋轉功能將邊緣保持在對準太陽方向的葉片。

零人口成長 (zero population growth, ZPG)

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且維持不變,齡級結構(每一年齡群的人口比例)亦保持不變,而成長率為零的情況。

產量 (yield)

每單位耕地面積所生產作物重量。自二十世紀以來,因為化學肥料、殺蟲劑、與除草劑的使用量的增加,以及農場經營效率的改進,歐洲及北美洲的作物產量大幅上升。由於環境條件、耕作方式、以及資源(化學肥料、殺蟲劑、與除草劑等)投入量的不同,作物產量在不同國家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因為每單位作物重量所能提供的食物熱量隨作物種類而異,通常使用的作物重量並不是很有用的糧食產量指標。譬如,100克的樹薯僅含有109食物熱量,而100克的小米則能提供345卡。因此,一個較有用的作物生產力計量指標是每公頃耕地產生的食物熱量。

動物地理學 (zoogeography)

以動物的地理分佈為研究對象的學門。其內容涵蓋動物的地理分佈現況及演化過程的分析。動物地理學與生物地理學 (biogeography) 同屬於地理學的範疇。

浮游動物 (zooplankton)

浮游生物 (plankton) 中的動物部分,主要包括甲殼動物及魚苗。浮游動物以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為食物,兩者混存於水中。最常見的浮游動物是細小的撓腳類甲殼動物 (copepods),牠們是青魚及沙丁魚等經濟魚類的主要食物來源。鯨魚的主要食物來源則是另一類浮游動物─盛產於南極洋的南極蝦。

本文資料一部分係根據:

1.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網頁http://whc.unesco.org/en/faq/.

2. Jones, G., Robertson, A., Forbes, J., Hollier, G.,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 New York, N. Y. 1992.

編後語:謝讀長期的鼓勵,本單元文稿於本期全部登完。自123期開始,本刊將另推出新單元「環保用語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