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117期
118期
119期
120期
121期
122期
123期
124期
125期
126期
127期
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20期

節約能源、 創造就業

節約能源創造就業

 

蕭如珀

書 名:Saving Energy Growing Jobs

--Ho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Profitability,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者:David B. Goldstein

出 版 者:Bay Tree Publishing

出版時間:2007年

由政府制訂的環保政策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嗎?在過去三、四十年來,節能科技深具市場的競爭力,它的效益可由數字清楚地算出來,能源效率可說是環保政策提升經濟成長最清楚的證明。

1973年全球爆發了能源危機,石油價格節節高漲,因此提高了消費者的危機意識,紛紛尋求因應的對策。至2001年止,美國每單位的經濟生產所使用的能源較能源危機前減少了42%,其中1/2-3/4皆歸功於能源效率的提高。以最保守的估計,能源效率最少為美國節省了1/5的能耗與成本。

若將美國在過去二、三十年所節省的能源換成數字,則美國每年所節省的能源成本至少為1,25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美國聯邦政府礙於法規與企業的壓力,未能頒佈環保標準的能源政策下所達成的;若聯邦政府能訂定標準,嚴格執行的話,則效果必定更可觀。本書作者大衛•高爾德斯坦(David B. Goldstein)是美國自然資源維護委員會的能源策劃長,也是一位麥克•阿瑟(俗稱天才獎)學者。

加州成功的例子

說到加州的能源奮鬥史,首先要從1973年一般家庭用電量最大宗的冰箱談起。隨著冰箱越做越大,功能越複雜,需求量越多,冰箱的總用電量遽增。雖然陸續有廠商推出省電型的冰箱,但皆因購置成本較高,並未受到消費者的青睞。1970年代中期,美國面臨了能源短缺的危機,加州也不例外,因此州政府與供電商積極尋覓建立電廠的適合廠址。

1975年,加州能源委員會為用能大宗的家電產品如冰箱、冷氣機、電熱水器等制訂用能標準,並強制執行。冰箱製造商迫於規定,積極想出對策,使產品能符合1977與1979年所制訂的標準。經過實際的生產與銷售後,冰箱製造商都認為全美的冰箱皆符合加州所訂定的標準要比設置兩套生產線,一套符合加州的標準,另一套供應其他各州使用,要容易得多。

加州所採取的行動開啟了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對改進冰箱的干預。之後,廠商對於購買能源效率優於標準的產品均給予折扣的優惠,大大提高了消費者購買的意願。製造商希望全美電器都能使用同一標準導致國會於1978年要求美國能源部訂定全美電器的用能標準。

可惜的是,能源部遲遲未能頒佈統一的標準。加州政府有鑑於此於是自行制訂短程(1987)與長程(1992)兩套標準;短程的標準採用市場已有冰箱的高標準,而長程的標準則更嚴格。冰箱製造商起先群起反對,他們皆認為1992年的標準不僅無法節省成本,技術上更不可行。可是在能源的誘因下,製造商所生產的冰箱有了新突破,不僅達到1992年的嚴格標準,甚至還更省能10-15%,生產成本更低。

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

美國的環保運動於1970年後開始蓬勃發展,破壞環境的矛頭皆指向污染環境的企業,引發了經濟學者與企業界強烈的反彈。他們擔心美國的經濟發展會因環保運動而受到嚴重的衝擊。傳統的基本經濟理論似乎也說明經濟與環保既對立又競爭,環保政策會影響生產的成本,增加消費者的負擔,更會犧牲市場選擇的自由。

可是,當我們檢視經濟與環保的關係時,不論從理論上或實際的執行成果來看,環保政策在能源危機後的三、四十年間,對於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環境的保護效益很大,不僅直接的經濟利益龐大,在保護人體健康,提供安全休閒環境方面的間接利益更無法計算。此外,環保的規定可以激發企業的創意與競爭,這都是21世紀經濟成長的動力。

1976年後,美國國會、能源部、加州能源委員會與其他數州所制訂的電器用能標準為美國帶來了超過1兆美元的經濟利益,而美國建築物的能源標準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至少有2千億美元;至於潛在、看不見的利益更是數倍於經濟利益,足以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

此外,環保政策用以提升經濟成長並不僅限於能源效率方面,美國國會、環保署及加州空氣資源局自從1970年代陸續制訂廢氣排放標準,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光以聯邦政府的標準來估算就約有1兆美元。當然,並非所有的環保政策所得到的效果都一樣,有的甚至會對經濟成長產生衝擊,但一般而言,經過縝密設計的環保政策對於經濟成長的助益均不小。

企業界與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對於環境政策的制訂有著深遠的影響。假若環保真的可以促進經濟的成長,那麼企業界應全力支持環保政策才對。可是事實不然,幾乎所有的企業團體對環保的提議與規定都產生質疑,繼而反對,其中尤以既得利益的企業團體反對得尤為激烈。

平心而論,有贏家必有輸家。節省能源對於電器生產者與消費者來說應該大受歡迎,因為生產者可以節省成本,而消費者可以減少電費的支出。但是它會影響發電廠的生意,尤其對供電充足的大發電廠更可能造成損失。既然贏家多,輸家少,環保政策的阻力應該不大才對,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企業團體幾乎一面倒地反對環保政策。

資金雄厚的大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往往派出龐大的遊說團體,在國會進行政策的爭取。國會議員根據他們所提供的資料,往往無法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甚至被誤導。對於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改變製程或增設、汰換設施等是一筆無法保證一定會回收的投資,在不確定的因素下,企業往往選擇維持現狀。也因此,中、小企業和所謂主張經濟成長與市場競爭的政治領導人物都會和既得利益的大企業站在同一陣線。

環保團體與企業界長期以來都處於對立的狀態,導致企業界對於環保的主張往往持著懷疑,甚至敵對的態度。近年來,由於社會輿論要求環境改善的呼聲高漲,企業界不得不重新檢討產品對於環境的衝擊,而較能平心靜氣地接受環保的要求。事實上,立意良善、精心規劃的環保政策經過多年的執行後,不僅證明可以改善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更能發揮創意,減少支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是多贏的政策。

基本教義派經濟理論的迷思

在過去的40年間,反對環保政策的人士所持的經濟理由最主要的是,在自由經濟的市場機制下,政府的政策干預會削減經濟的活動,所以應該避免。雖然如此,但當我們仔細檢視企業的運作方式時可以發現,企業為了加強市場的競爭力而成立各種商業團體。會員繳交會費雇用專家訂定企業標準的認證等,以取得消費大眾的信任,來提高競爭力,可見有效的規定和市場的競爭力並不衝突。

政府的政策亦然,經過縝密設計的環保政策目的在於保護環境與提升市場的競爭力,這和反對人士所擔心由上而下的政府經濟措施,如前蘇聯為管制經濟而訂,造成經濟一元化的政策截然不同。在前蘇聯的經濟管制政策下,環保並非其考慮的主要因素,因此,雖然政府全力干預經濟,但環境保護並不理想。

反環保人士將環保與強制經濟劃上等號,強調環保妨礙自由經濟似乎過於簡化事實。從許多實例可以看出環保政策更能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可惜的是,環保人士似乎很少強調他們並非反商,而是要尋求經濟與環保共存共榮。環保人士攻擊大企業罔顧環境牟利,讓一般人以為他們反對大企業,其實大企業可以存在,在通過環保標準的情形下存在。

當企業領導人一致反對環保政策時,他們只是傳達了他們心中的最怕——因政治力介入,而非市場力量所制訂由上而下的經濟政策。其實主張自由經濟的專家們不必擔心市場是否因政治力或企業所訂下的政策而跛腳,因為兩者基本上和競爭的概念都是衝突的。

環保與全球暖化

近年來,科學家一再論及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提出警告說,地球將因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而帶來嚴重的後果。有鑑於此,聯合國因此召開國際協調會,於1997年達成京都議定書,要求已開發國家在2010年時減少碳的排放至1990年標準的95%。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同意簽字,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生效,可惜美國因擔心此議定書會損及其經濟發展而未簽字。

美國的擔心雖然有其道理,但不可否認的,美國政府與能源學術團體大都忽略了能源的分析資訊。《美國能源》(America’s Energy Choices)書中表示,美國配合京都議定書所需的成本並不會增加,相反地,它可降低能源服務成本,還能提升經濟的成長與就業的機會。

此外,美國能源部委託國立實驗室所做的研究刊登於《能源創新》(Energy Innovations)上,結論較為保守,它主要是基於對實際可接受的省能改進方案所做的極保守判斷所致。雖然如此,它仍預測若使用已知、可靠的節省成本機制,要達到京都議定書所訂定的目標仍可節省一半的成本以上。

《能源創新》中有一項有趣的研究,它使用多重的經濟誘因輔以能源政策,將雇主要支付的社會保障稅(Social Security Tax)改由碳稅來取代,如此政府的稅收不受影響,又可達到抑制污染的效果。據調查,此稅基的改變將有助於美國99%的企業提升與外國企業的競爭力,若再加上省能政策所帶來的成本優勢,美國99%以上的企業在配合京都議定書的情形下,營運將更良好。

據《美國能源》的資料顯示,美國企業因京都議定書所採行的節能裝置,將能產生5兆美元的淨利,而此尚不包含巨大的非經濟利益。很明顯地,美國國會、政府與企業界均未獲得正確的能源資訊,以致於在環保方面的努力未能與其他已開發的國家同步。

縝密設計的環保政策

何謂良好的環保政策,這可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可直接達到環保要求,還能經由市場的有效性,克服企業與市場的失敗;二是可經由環境的保護,達到經濟成長的目標。為了達到上述兩項目的,政府應多方徵才,集思廣益,才能制訂既有競爭力,又有成長性的環保政策。

一般來說,環保政策可歸納為「命令與管制」和「市場導向」,前者一向為反環保人士所詬病,認為經由大政府由上而下的強制性政策會戕害市場的自由與經濟的發展。崇尚自由的美國人因此傾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環保政策。目前存在以市場為導向的政策即是「污染稅」制度,也就是「總量管制與排放權交易」制度(cap-and-trade system)。在此制度下,污染排放超過標準限額的企業可經由付費購買「污染權」,以排放更多的污染物。

美國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施行「硫」的污染權買賣制度,有效抑制了硫的排放,為擁護此政策的人士所津津樂道。污染稅制度本欲藉著污染稅的額外支出,增加負擔而促使企業改進製程,甚至汰換落伍老舊的設備,但後來硫污染權的實際費用只有當初估算的1/10,污染改善的效力因此大大地降低。雖然污染權制度亦能改善環境,但它既無法擴大經濟的福祉,也無法降低成本,且客觀的評定標準不易,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相較於污染稅制度是企業間污染權的交易,範圍較廣,以技術為導向的制度更能符合市場的需求與環境的改善。當所制訂的標準以執行成效為基準,明訂製程的用能與污染排放標準,才有可能改進製程。唯有製程的改善才能達到環保的目的,而環保的需求更能強化製程的創新,如此若能克服市場的障礙,應該是未來環保政策的方向。

環保政策的明天

政府為保護環境所制訂的環保政策為何能達成經濟的成長呢?且看以下的說明:

1.當政府要求企業以更新、更乾淨的製程生產時,可以提升企業的創新;

2.環保政策可以克服市場的障礙與失敗,更重要的,它可以克服企業經理人為規避風險而反對製程改變的人為失敗;

3.環保政策可以創造新的競爭市場,以更低的成本達成符合環保標準的要求;

4.環保政策可以為新加入、有競爭力的人或科技開啟新的市場;

5.環保政策可以抗拒為圖利既得利益企業而抑制市場競爭力的政治與經濟力量。

雖然保守與自由人士都重視環境保護,但他們的觀點不同,所採取的手段也有異。本書作者詳細敘述環保與經濟的關係,指出不同團體觀點上的優劣處,並舉例證明,期待讀者都能獲得正確的資訊,進而影響決策者的判斷。環保政策關係著地球的永續發展,影響深遠,它的效果也許未能立即顯現,但絕不可輕忽。

本書理論與實際併陳,為了闡述環保政策的重要性,作者不厭其煩地在書中一再重申規定與誘因的重要性,更強調經濟與環保的共存共榮。唯有經濟永續發展,人們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這是希望見到健康的地球與繁榮經濟的人們不可錯過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