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141期
142期
143期
144期
145期
146期
147期
148期
149期
150期
151期
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48期

一氧化碳性格 (CO Personality)

一氧化碳的性格

    

林佳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

一、前言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中毒窒息事件層出不窮,有意外,有自殺,與兇殺(包括大屠殺)。由於它的物性(無色、無臭、無味、易與空氣混合),化性(與血色素的結合力較氧強210~240倍),使它在非常的微量下就能癱瘓血液循環中氧的傳輸功能。在擬人化下,這種特性人,在人群中會是一個可怕的個性。平日與常人無顯著差異,如CO也循O2的氣體交換(gas exchange)途徑與機制,此危險人物也參加常人的活動,不過當「致命吸引力的執著」觀念發作時,就帶來了類似美國維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 4/16/07)的校園槍殺慘案,連同兇手共33人死亡;感情糾紛,認為女友移情別戀,而兇手執著是起殺機之重要原因之一。同月中,桃園縣也有「愛不到,縱火燒死女友」的慘劇(自由時報,4/28/07)CO personality的危害有時要比CO中毒更可怕。

美國每年有40,000CO中毒送急診事件;台灣每年冬天是CO中毒的高峰期,甚至引起前行政院謝院長擬補助家戶裝設CO警報器的研議。隨著燒炭的自殺方式普及,CO的污名也跟著頻頻出現,甚至有因噎廢食提出「煤炭販賣管制」的學者建言。單是2002~05三年間北縣就有逾百人一氧化碳奪命的紀錄。

二、歷史回顧

自從人類懂得用火,特別是在穴居時代,因為洞穴的通風排煙不良,應該會遭遇一氧化碳中毒的問題。在希臘羅馬時代就知道用燒炭的廢氣來處決犯人。隨著十八世紀煤氣(water gas & coal gas)取暖、照明的使用後,煤氣意外中毒事件頻傳,更被惡用在二次世界大戰集中營集體屠殺暴行。英國皇家學院的戴維(Humphry Davy, 1778~1829)在1798年破解了死屍神秘微笑之謎,不是笑氣(N2O),而更可能是他所測得的一氧化碳與沼氣。煤氣中有一氧化碳40%、二氧化碳(CO2)、氫氣(H2)與甲烷(CH4)等,其中一氧化碳提供了可燃性,也是中毒禍首。歷史上,法國社會主義作家左拉(Émile Zola, 1840~1902),在贏得爲Dreyfus軍官冤獄平反的勝利後,卻大意地死於家中煤氣一氧化碳中毒。法國偉大生理學家伯納(Claude Bernard, 1813~1876)在1865年一氧化碳的研究中證實「紅血球攜氧從肺到全身」。後來更在蘇格蘭呼吸生理學者哈登(John Scott Haldane, 1860~1936)(見附圖一)父子的研究,得知CO與紅血球(red corpuscles)中之血紅素(Hemoglobin, Hb)之結合強度,是氧的210~240倍,並得公式:

說明: M:結合係數,208~235 at 37℃

PcoPo2COO2之分壓

CO Hb:carboxy hemoglobin 一氧化碳血紅素濃度

Hb O2:oxy hemoglobin 氧合血紅素濃度

所以只要在大氣中有CO 0.1%1,000 ppm),就將造成與氧(註:O2濃度21%)分庭抗禮的局面─Hb O2CO Hb濃度各半。CO的特性確是「以小搏大」。

今日雖有居住條件的提昇,電器使用的普及,在與CO有關之瓦斯中毒事件卻層出不窮。考其因,少開窗,門窗封閉性高是原因。至於瓦斯中毒其實並非全都是屬於CO這類的化學窒息性氣體。以下擬從窒息性氣體與CO的毒物學中毒機轉作簡略的回顧。

三、窒息性氣體(Asphysiants

窒息性氣體,乃具干擾組織的氧化,可分單純性與化學性兩類:

單純性窒息物(Simple asphysiants):該氣體本身不具生理刺激化合性,只是在相對的量下,稀釋或排擠了氧在正常下21%的濃度與其所具備的功能,如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乙烷(ethane, C2H6)、氦(helium, He)、氫(hydrogen, H2)、甲烷(methane, CH4)與氮(nitrogen, N2)。

化學性窒息物(chemical asphysiants):透過化學作用,干擾氧的傳輸,如:

CO:搶奪氧與血紅素的結合。

HCN(氰酸):對cytochrome oxidase(細胞色素氧化酵素)的抑制。

註:此酵素存在每一個細胞內,負責呼吸作用。氰酸根(CN-)與酵素中之鐵(Fe3+)結合成穩定的錯離子,無法還原成Fe2+,使酵素失去活性,終使細胞的呼吸作用停止,硫代硫酸鈉(Na2S2O3)是解藥。

H2S(硫化氫):呼吸中樞與嗅神經的麻痺。

天然氣(主成分CH4,毒性較CO小很多)、石油氣(指propane gas, CH3CH2CH3)等與煤氣不同,並不含CO,在不燃燒時的管線漏氣,則不應以化學性窒息氣體CO呼,倒應該是屬於單純性的窒息物問題,它排擠了O2,使O2濃度低於18%(不被允許的工作環境條件)或12%以下(死亡)。不過當有不完全燃燒時,就有CO產生的機會。

四、CO中毒的毒物學要點

血紅素是紅血球(erythrocyte)中的攜氧色素(oxygen-carrying pigment),負責氧在呼吸道與組織間的攜帶。哺乳類動物的Hb分子量約64,500,由四個肽鍵(peptides)所構成,此大分子中心的鐵(Fe)與原紫質(protoporphyrin Ⅸ)的四個毗咯氮(pyrrole nitrogens)相連接,當Fe原子處於價的還原態時(Fe2+),才具攜氧功能,當Fe原子處於三價(Fe3+)的氧化狀態時,稱作變性血紅素(methemoglobin),這時已不再具有攜氧運行的功能。Heme化學構造詳見附圖二。

空氣主要由1/5的氧與4/5的氮所組成,但尚有少量的氬(Ar, argon 0.93%),二氧化碳(CO2, 0.03% or 300 ppm)與水蒸氣。所以在海平面一大氣壓下(1 atm or 760 mmHg),氧的分壓是Po2 = 152 mmHg760 x 1/5 = 152),進入肺臟經心臟輸出時Po2 = 110 mmHg,藉壓差(pressure gradient)處處補充提昇組織的氧壓(O2 tension)後,到了Po2 = 40 mmHg後因壓力差不足須重新回肺臟提高分壓(1)。至於一氧化碳在外界環境,雖然在火山爆發、森林大火、人為火災下有一時的高濃度,但在大環境的擴散與自然界微生物的吸收、氧化、分解下都能保持在0.001%10 ppm)的濃度左右。不過在人為交通方面(排氣管可達3.5%;全美100 x 106 ton/, 1970(2)),工廠(如煉鋼廠的高爐blast furnace、焦炭爐coke oven與悶燒不通風處,可高達10% or 100,000 ppm)。有機溶劑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 CH2Cl2)透過生物代謝會被代謝成COCO2 1:3的比例,其中的CO是在侷限空間(confined space,如不通風的地下工作室)使用二氯甲烷脫漆劑導致心肌梗塞(cardiac infarction)的原因。從這個例子提醒了我們CO中毒除了中樞神經(CNS)問題外,更有心肌以及一些行為認知(cognitive)上的輕微傷害。

1:正常下(沒有CO干擾),動脈血液之Po2 = 110~40 mmHg,是它可以為組織補充氧濃度的氧分壓。為使組織獲得HbO2 5 ml/100 ml (O2/血液)Po2將有60 mmHg的消耗;在0.1%CO的干擾下,體中約有COHb 50%的形成,這時想有5 ml/100 ml的血氧濃度補充時,需要有Po2 85 mmHg以上的氧分壓消耗,比貧血患者(50% Anemia)之相對需求,僅75 mmHg,更嚴重,詳見附圖三。(Ref. 3

2:燃燒100加侖汽油,會產生230磅的COEPA 1970 Clean Air Act法案推動中特別針對汽車排放廢氣中所含CO(佔空污量之70~80%),認為藉觸媒轉換器(catalytic converter Pt-Pd 鉑鈀催化劑),可以將CO氧化成當時認為「無害」的CO2,為此不惜更換油品,改變汽油成份,以不含鉛(四乙基鉛 Pb(C2H5)4),提高芳香族碳氫化合物(aromatic hydrocarbons)百分比,取代傳統烴類(aliphatic hydrocarbons)為主的汽油。(Ref 5

抽菸是人類自尋暴露CO的行徑(燒香也是,在香爐邊也有高的CO濃度),在抽菸似神仙的氣氛下,周邊至少有400 ppmCO,在身體所形成的COHb經常都在2~10%之間,更有高達18%者。

整體血紅素與CO接觸後就被強烈地結合,COHb%逐漸提高,而有不同的不適症狀出現。一般來說COHb 60%是致命的、40%會病倒或暈倒、25%會帶來心電圖S-T波段的低下、15~25%頭痛與嘔吐感、15%以下幾乎少有症狀。體內COHb%濃度與外界CO%的關係如下,並見附圖四:(Ref. 2 & 6

CO% (ppm)

COHb%

< 0.007 (70)

0~10

0.007~0.012 (70~120)

10~20

0.012~0.022 (120~220)

20~30

0.022~0.035 (220~350)

30~40

0.035~0.052 (350~520)

40~50

0.052~0.080 (520~800)

50~60

0.080~0.122 (800~1220)

60~70

0.195 (1950)

>70

COHb帶有櫻桃鮮紅(cherry-red),可藉分光儀測定之;在CO中毒死亡解剖中可以見到指甲、黏膜、皮膚等的櫻桃紅發疳(cherry-red cyanosis)。不久前曾有不肖商人在生魚肉上注射CO以增其肉色鮮紅。

對於一氧化碳中毒的處理,若給予適度的加壓氧氣(hyperbaric oxygen)可加速體中COHb的清除時間:

1 atm(不加壓、不加氧),5小時,50%COHb↓

1 atm100% O2、不加壓),80分,50%COHb↓

 3 atm100% O2),25分,50%COHb

平時,人體自然血紅素代謝中,會有微量1% COHb的偵測值;又考量COHb 0~10%時沒有特異生理現象,是以在1990年代之ACGIH TLVCOHb 10%(即CO 50 ppm)的建議;若考慮過度勞動、高溫、高山與體弱,有下降為一半的建議即CO 25 ppmCOHb 5%)。我國勞委會採35 ppm。一般環境老弱婦孺的考量,環保署採9 ppm(八小時平均值)與35 ppm(小時平均值)的標準。

五、一氧化碳

藉著科學的認知,把所觀察的現象提昇到哲學的思維層次,這是我們所關心形而下、形而上,或圓規歸元的意義。

一氧化碳,好似匪諜在人群中不易為人察覺;好似搭公車不讓座的惡小子,不讓他人有坐位的機會(換人坐坐);好似眷戀官場不下台的當政主管,不讓他人也有服務的機會(所謂換人作作看);它以小搏大,區區0.1%的濃度就可以與坐擁21%O2分庭抗禮霸佔一半血色素的江山。在所有的惡行惡狀中,當以死纏不放,就像植物界的「雀榕」攀藤一樣,一旦被纏上,就是地老天荒。從生命哲學的觀點,它就是不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好來好去」、「隨緣隨順」與「曾經擁有,不必執著」的道理。從加壓氧的CO治療過程,也有愛心加持,驅走邪魔的示範。

自然養生學中有一則:「多開一扇窗,少服一帖藥」的簡易法門;佛家之三慧明聞、思、修,是去無明的方法;學問世界,多學一種外國語文就像多開一扇窗。平日就讓我們注意開窗通風,避免室內空氣污染,包括CO;也為冥頑‘CO’性格的頭腦開窗、點燈去無明,好好開釋他(或她)「提得起,放得下」、「得與捨」、「寬容」的道理,大家會活得更健康愉快。

、參考

1.  Proctor and Hughes’ Chemical Hazards of the Workshop, 3rd. Ed., Van Nostrand Reinhold, NY, 1991

2.   Peter D Bryson.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Toxicology. 2nd. Ed., An Aspen Publication, 1989

3.Casarett and Doull’s Toxicology: The Basic Science of Poisons, 4th. Ed., Pergamon Press, 1991

4.National Safety Council. Fundament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3rd Ed., 1988

5.Merril Eisenbu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and Health: Human Ec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Univ. Press, NY, 1978

6.William N Rom.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nd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2

圖一 蘇格蘭呼吸生理學者哈登(John Scott Haldane, 1860~1936

圖二 Heme(血基質、亞鐵血紅素)

圖三 氧與血紅素解離S曲線oxyhemoglobin sigmoid dissociation curve

SourceCasarett and Doull’s Toxicology

圖四 外界CO濃度(ppm)與血中CO Hb(%)隨時間續增變化圖

Source: William N Rom.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nd Ed.,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