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165期
166期
167期
168期
169期
170期
171期
172期
173期
174期
175期
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68期

以蓬勃發展超越永續:通往一個充滿活力之 社會的道路

以蓬勃發展超越永續

 

陳宛青

書        名:Thriving Beyond Sustainability

—Pathways to a Resilient Society

         者:Andrés R. Edwards

出  版  者:New Society Publishers

出版時間:2010年

本書作者Andrés R. Edwards 曾從事教育、寫作、媒體設計以及永續諮商工作多年。他是EduTracks 公司的創辦人及總裁,該公司專門協助業者開發教育方案,並提供綠建築及企業有關如何落實永續的諮商服務。他曾經為許多市鎮、大學及企業推動永續經營的專案及訓練課程,也曾為許多公司及城鎮的永續發展計畫、生物多樣性及自然史計畫案提供諮商服務。作者曾在2005 年出版《The Sustainability Revolution: Portrait of a Paradigm Shift》一書,之前也曾與Robert Z. Apte2004年共同出版《Tibet: Enduring Spirit, Exploited Land》。Edwards先生曾受邀在許多研討會、大學、企業與社區機構演講,並多次接受媒體專訪。他目前與家人居住在北加州。欲知更多資訊,請參考:andresedwards.com

《全書簡

Introduction:  Drawing a Collective Map of Earth Island

1722年荷蘭航海家Jacob Rogeveen首度登上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發現了這一個面積約佔64平方英哩的貧瘠島嶼。隨後透過許多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的調查,發現這個島嶼曾經有過非常先進及高度文明的過去,但卻因為自然資源的耗竭而導致饑荒、流行病與戰爭終至整個島嶼文明因而衰亡。事實上,因為人類社會發展導致生態系衰退而終至文明瓦解的歷史案例並非只有復活節島而已,北美的阿納薩其文化(Anasazi)、中美的馬雅文化、南美的蒂瓦納科文化(Tiwanaku)皆是如此。

然而在距離復活節島八千英哩遠的丹麥薩姆索島(Samsø)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故事。這一個僅有40平方英哩面積與 4,100位居民的北海小島,在1997年贏得了丹麥政府所舉辦的競賽,不再依賴化石燃料而轉為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島嶼。過去十年當中,薩姆索島透過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生質能計畫及區域供熱計畫,已經使得島上所有的社區不再使用化石燃料,甚至還有能力輸出可再生能源到丹麥本島。在這個轉變的過程當中,島嶼的碳足跡已經降低了140%,證明了島上的人們有能力在不傷害地球、也不放棄優質生活的同時,徹底改變其能源使用的結構。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島嶼故事點出了「地球島」(Earth Island)未來兩極化的命運。其一是充斥了過度消耗、生態系衰竭與社會的動亂,而另一者則是透過人民的自覺與啟發,為世界帶來重大的改變。薩姆索島民的舉動讓人們見證到當一個社群為了共同的目標與願景而團結努力時,是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可能性的。

現今我們這個擁有67億人口的「地球島」,平均每天有5,000名孩童因罹患水媒性疾病 (waterborne diseases) 而死亡、超過70個物種消失、8,500萬桶石油被消耗,並排放2,3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儘管這些數字與現況如此驚人而嚴峻,但世界各地從小村落到大都會中心所率先投入的許多永續行動,卻仍帶給我們許多的希望與感動。作者基於這樣的體認,在這本書裡彙整了世界各地透過個人、組織與社區為了地球美好未來所做的努力,並詳述其理念與行動,試圖讓讀者能夠對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挑戰有更完備的瞭解,並能體認到每一個人其實都能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作者在本書中,首先透過原住民族群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的價值探討,來省思人類與自然界之間應如何和平共存 (可參考後附之第一章簡介)。接著作者檢視了目前世界各地在能源、食物、運輸交通等面相所做的改變與努力 (第二章)。除了環保行動的在地化之外,作者也彙整了數個企業環保的成功案例 (第三章),並檢視了近年來為了落實綠建築所作的一些轉變 (第四章)。此外,作者也整理了世界各國在拯救生態系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所作的努力,並檢視了保育棲息地的各種機制如土地信託等 (第五章)

雖然目前這個「地球島」所面臨的全球趨勢 (包括:生態系枯竭、能源轉型、人口膨脹、貧富差距與氣候變遷) 已經慢慢匯集成一個具備潛在破壞力的結果,然而作者在書中引述了一些正向的例證來強調只要人們願意投入心力,這個地球島的危機也可以是一個轉往美好未來的機會(第六、七章)。作者認為這許多成功的先驅行動都是基於一個所謂的SPIRALS準則架構(包含了Scalable, Place-making, Intergenerational, Resilient, Accessible, Life-affirming, Self-care七大準則)來指引人類邁向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第八章)

作者期望透過這本書所彙整的資料,能夠造成讀者在覺察面的改變。他認為人們必須由過去所謂永續(sustaining)的觀點轉變為蓬勃發展的思維。這樣的轉變能夠促使人們發揮想像力,來共同創造一個我們與世代子孫所真正企盼的未來。這種蓬勃發展的思維所著重的是合作與豐富,而且是將人類自身視為是自然系的一份子。過去永續的想法著重的是限制人類對於環境的衝擊(或說儘可能將衝擊減小),而蓬勃發展的思維則著重於支持各項能讓自然系與生活品質重生的行動。因此,取代過去透過逐步改善技術與社會體系的永續理念,蓬勃發展的思維所期盼的是透過改變而帶來的願景。其中的精髓是相信人類的精神力能夠創造出具有遠見的解決方案。人們應該慶幸身為自然界的一份子,更應該持著新鮮人的態度謙卑的向大自然學習。透過這樣仁慈、好奇與充滿想像力的態度,作者深信我們可以有機會重新定義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這也是他撰寫此書的初衷,希望能透過相關資訊的分享來啟發讀者做出改善「地球島」生活的重大改變。

以下將各篇章的精華加以摘錄分享,希望能讓讀者對書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第一章:祖先教給我們的事》(Lessons from Our Ancestors)

面對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包括:人口過度膨脹、能源危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及氣候變遷,我們事實上可以由祖先與環境間的關係學習到很多。許多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族群由於居住在大自然的環境當中,他們長久以來已經習於與土地上的其他物種和諧共存,並對於生態系與物種彼此間的關係有很深的體會,也就是現代科學家和人類學家所謂的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在生態保育上,有許多動、植物、微生物與化學指標常被用來監測生態系的健康狀態。舉例而言,一個物種的數量變化就是污染或其他負面影響因子的一種生物指標(bioindicator)。其實,文化指標也可以用來監測生態系。這些文化指標包括了對於物種遷移、傳統草藥、農作、季節天候變化與社群網絡的瞭解。這些傳統的知識可以補足現代人在科技上的成就,並且在我們面對全球問題的挑戰時扮演重要的角色。

<西藏遊牧民族>

一般提到西藏,大家所想到的多半是惡劣政治環境之下的人權議題。因而很少有人去注意到西藏人民對於環境的關懷與他們富涵永續概念的生活習慣。事實上,在資源的利用、動物遷移的循環型態與他們隨著氣候變化的農作模式,西藏人的傳統生活習性可以提供我們很多重要的想法。在他們的史上,多年來許多位領導者都曾經頒布過法令(稱為tsatsigs)以保護環境。早在1642年西藏的第五世達賴喇嘛就曾經正式頒布過保護動物與環境的法令。這些所謂的Tsatsigs會送到各個村落讓村長與官員們討論,而後一整年都會公告在各行政區的辦公室裡。在執行層面,西藏的官方也會派遣觀察員到各村落去瞭解法令的執行狀況並提交書面報告。他們對於生態保育措施的強制執行與相關的責任義務,幾乎就像是美國現代版的清淨空氣法案與瀕臨絕種物種法案(Clean Air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cts)

1959年中國控管西藏之前,這些遊牧民族曾經採行一種牧草地登錄系統(pasture-book system)用以控制各地的動物數量;而土地也進行區塊劃分,讓遊牧民族在不同時節使用。這樣的系統使得土地不會因為過度放牧而影響到周邊的鄉村地區,使得土地上的人民與動物族群都可以在保有土地涵容量(carrying capacity)的情況下茁壯成長。

過去西藏的遊牧民族與農人曾經長期仰賴大麥為主要糧食。由於大麥的生長期短、營養價值高且適應當地惡劣的氣候環境,是當地人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也是他們穩定農作物產量的主力之一。然而1960 年代中國政府引進仰賴化學肥料、農藥且不適合當地惡劣氣候的單品種小麥,結果不但明顯減低了農作物的產量,後來更引起了當地的饑荒與民眾營養不良。這個錯誤的西藏經驗也成為現代農業系統一個重要的警惕。

另外,作者也以犛牛為例說明了西藏人民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長久以來,犛牛是這些遊牧民族食物、衣著、居住、交通運輸以及許多生活工具的主要材料來源。西藏人使用犛牛的毛髮製作帳篷、烹煮犛牛的骨頭與肉、喝犛牛的奶,也吃犛牛奶製作的起士和奶油。尤其是利用犛牛毛髮製作帳篷的技術,他們在熱能、太陽能及通風方面的巧妙運用與設計原理,都可提供我們在高效能建築設計時有更多可以學習之處。

不過,很遺憾的,這些西藏遊牧民族的傳統知識已逐漸在中國強制性的全面土地開發過程中慢慢被遺忘。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過度經濟發展已經嚴重摧毀了西藏的生物與文化多樣性。巨大的開發計畫如長江三峽大壩等,其所造成的污染、藻華、土壤侵蝕及野生動物威脅等問題被人詬病已久。而2006年開始啟用、長達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所帶來的外來移民問題也將無疑的會影響到西藏本有的文化。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那種外放、消費主義至上的文化來說,西藏那富涵內斂精神的文化提供給我們一個另類而珍貴的借鏡。他們注重精神層面而非物質層面的環境倫理,亦可作為我們個人行動與公共政策的良好典範。

< 峇里島水寺廟>

印尼峇里島的傳統農作型態已有超過一千年以上的歷史,主要的特色是在於他們以例行儀式為基礎的灌溉系統、蟲害管理與播種時程。峇里島梯田灌溉的中心主要是依賴一個由蘇巴客斯(subaks)管理的水寺廟系統(water temples)。當地整個灌溉體系其實就是由水寺廟所形成的複雜網絡,將不同高度的水資源分流到各地的梯田灌溉農作。農人們會聚集在這些水寺廟去討論農地與蟲害的狀況,而他們播種的時程則是依據當地規劃灌溉時程用的tika農民曆進行。這個體系運用水資源分配的同步化來控制蟲害以造福農民。而他們同步播種時程的體系,也已經被證明比依賴化學肥料與殺蟲劑的現代農法要來得更有效率。當地的農民也定期透過祈福與貢獻的方式在各地的水寺廟表達他們對於環境的感謝。這樣獨具特色的農作型態使得宗教、社會與技術三方面彼此關聯而形成了一個微妙的網絡。

1960年代起,水寺廟的體系在印尼政府推行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的措施後遭到捨棄,水寺廟的僧侶們不再如以往能協助農民管理灌溉與播種時程。由於人口大幅膨脹,政府引進了新品種的稻米與栽培方式。起初稻米產量確實有了50%的成長,但隨後產量即開始下降。農民變得依賴化學肥料、農藥與農具來進行播種與收割,而雜交品種稻米的使用也使得原有能夠自生的品種逐漸消失。這一波的綠色革命因著水資源匱乏以及病蟲害的侵襲而導致了農產的嚴重損失。而其所使用的化學肥料和農藥更造成了野生動物傷害、土壤的貧瘠化,以及海岸地區的污染及珊瑚礁的損傷。

峇里島農民於1980年代開始要求政府回復他們原有的傳統農作模式,而人類學家J.S. Lansing也開始研究水寺廟在當地稻米生產所扮演的角色。透過Lansing與其他合作的生態及電腦學者,他們運用電腦模擬程式證明了水寺廟系統在產量與蟲害管理上,完全超越了綠色革命或是其他科技所能帶來的效率。這些研究成果隨後也受到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和峇里島政府的重視與認可。然而遺憾的是,至今當地政府仍然繼續促銷那些所謂的高產量稻米品種以及毀壞生態系的化學肥料。

<因紐特人的傳知識>

居住在北極一帶的因紐特人(Inuit),其傳統知識主要是來自於他們在當地環境對於氣候變遷的體驗。世居阿拉斯加、加拿大、俄國及格陵蘭的因紐特人以收集牧草、野莓、捕魚及狩獵維生。他們的文化第一手見證了地球暖化對於環境的衝擊,也因此其傳統知識對於現行的研究有很大的助益,能幫助學者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過去在一些極地生態研究上(如小白鯨、海獺和鮭魚等),他們就曾與現代科學家分享不少寶貴的知識與生活體驗。面對氣候的變遷,因紐特人並非消極尋求存活而已,他們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調整他們的生活方式以適應環境的變遷。透過觀察,他們發展了能夠瞭解動物健康、移居狀態與季節性氣候變化的辨識方法。未來若能推動雙邊的知識交流,一方面學習他們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與知識,也與他們分享現代社會的醫藥、教育與農業專長,應可讓彼此學習到許多能使社會更加活力充沛的方法。

<科吉族人:地球的守護者>

世居南美洲哥倫比亞北部沿岸深山裡的科吉族人(Kogi),隸屬於Tayrona文明。居於Sierra Nevada深山的科吉部落,多年來一直享有非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他們在不同高度種植各種農作物維生,也經營牛群的放牧。然而近年來他們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脅,由於經濟作物如香蕉與棕櫚樹的種植,使他們居住的森林遭受破壞,因而他們不斷往更高海拔的山上移居,導致農作的生產無法自給自足而影響到他們的生存。而在哥倫比亞軍方與游擊隊的強制之下,他們的家園也被迫種植可可。此外,高山上的冰河雪丘在近幾十年來因為全球暖化而逐漸融化,嚴重影響到該地區的生態。正因如此,這個位在深山極端偏僻的部落,終於在1991年由他們部落裡的精神領袖對全世界公開提出警訊,昭告世人現代社會對於生態系的破壞已經傷害到他們的家園,也傷害到這個星球,他們並要求世人必須停止摧毀大自然。 

回顧歷史,西藏民族、峇里島農民、因紐特人與科吉族人的文化都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環節。他們的文化將傳統生態知識深化到生活中而得以在不同的環境蓬勃發展。這些地處熱帶森林到高山高原的不同文化各自發展了獨屬於他們的生態策略(ecological strategies),而時間也驗證了這些策略確實深具智慧。因此,這些充滿活力的文化體系若能加以保護並發展,將會是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資產。傳統生態知識的消失(包含原住民語言的失傳)將會使得這個地球的文化多樣性逐漸衰退,也會毀損這個能與自然界平衡相處的知識基礎。在這一篇章當中,作者引述了這四個古老族群長久流傳的傳統與知識,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去深刻體會人類應該如何與自然界和諧共存。事實上,許多在地文化所富涵的多樣性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適應時代變遷的方法。因此,未來如果能將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發明加以整合,應可讓我們有更大的優勢去創造一個健康、活力充沛的社會。 

文中所介紹的西藏傳統遊牧生活的習性、峇里島農民灌溉耕作的統、因紐特族人狩獵的習俗以及科吉族人的傳統觀點在在彰顯了這些地球原住民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精神與遠見。事實上,不光是他們,全球各地原住民的需求都應受到尊重,而他們的土地與文化資產也應受到保障。現今社會除了關切這些原住民族群的環境與社會議題之外,也應該試著從他們的傳統文化去學習許多寶貴的知識與優點。簡言之,如果能以尊重的態度去接觸人類祖先所流傳下來的在地文化,我們將可從中學到更多,也體認更多。

《第二章:「全球思維在地化」 》(Going “Glocal”)

當我們愈接近化石燃料時代的尾聲,世界各地的社區都需要重新開發以面對所謂的「後石油時代」。最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投資全球層次的設計與科技發展,然後將那些成果與觀念注入到在地的社區以創造一個繁榮發展的未來。在這個篇章中,作者所想要推廣的概念,即是「全球思維,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的一種想法。事實上,社區在科技(如網路)、自然資源(如能源與食物)、經濟(貿易、勞動人口、資金流入)與人類所帶來的衝擊(如溫室氣體排放)等各方面都與全球體系緊密連結,但對於社區所面臨的全球性議題,在地化的解決方案才是最適合在社區裡推動的。而這個觀點很關鍵的就是必須確知一個社區在全球經濟所扮演的角色。 

受到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壓力,近年來從小村落到大都市的不同社群都紛紛透過在地的資源與區域性網絡發展出「全球思維在地化」(glocal) 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透過無線科技與網路的協助,社區可以更便捷的與民眾討論、溝通出當地執行永續政策或方案的最佳實踐方式。而區域性與國際性的組織,則可以成為地方推動各項措施的基石。透過這樣的方式,這種「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方法可以促使利益相關團體(stakeholders)的參與能逐步紮根,也使得來自各地的夥伴支持更為穩固。 

以地方層級來說,永續的方案目前不論在鄉村或都市都已紛紛在全球各地展開,例如:由英國教育學家Rob Hopkins發起的Transition Initiatives和澳洲環境教育學家Frank Ryan所推動的Sustainability Street等。透過這些方案,地方人士探索了各種協助社區轉型到後石油時代的方案,也重新思考了食物體系、運輸方案、能源安全與社會福利的解決方法。 

而在區域層級,設立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非營利組織 Ecotrust,推展了所謂的Salmon Nation運動,凝聚了許多具有相近社會與環境價值觀的北美西海岸居民。而數個區域性的氣候保護方案也發展出針對溫室氣體減量的合作模式;例如新英格蘭一帶所成立的Northeast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以及美國西岸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等四省共同設立的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 

至於國家及國際層級上,則有瑞典的能源與氣候計劃、紐西蘭的資源管理法案(Resource Management Act, RMA)以及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等大規模行動來面對各地近年來遭遇的能源、資源耗損及氣候變遷的挑戰。 

這個篇章中所舉證的許多地方性、區域性、全國性與國際性的倡議行動(initiatives)明確指出了公民參與社會改變的重要性。因為渴望美好家園與地方經濟繁榮而受到激勵的民眾往往會先投入讓地方領導者耳目一新的行動。無論是保育特定國家級鮭魚物種的象徵主義行動(Salmon Nation),或是一個共同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他們一致的願景都在於當地社群的健康、安全與茁壯成長。經由這種全球思維在地化的模式,這些不同層級的行動透過社區固有的環境、經濟與社會架構,應可逐步將人類推向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

《第三章:企業環保》(Greening Commerce)

近年來幾乎每天都可以在報章雜誌、媒體及網路上看到與企業相關的環保新聞。無論是某大公司宣示了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值,或是某個小公司開發了太陽能光電的新科技,或者是某個非營利機構新推動的有機食物計畫等等,都不難讓人感覺到一波企業環保的風潮正向我們湧來。目前在這個地球上,貿易確實具影響力,也因此許多的環境破壞也與貿易發展有關。要扭轉這種破壞的趨勢,很關鍵的是需要重新開發人類設計、製造及運輸產品的模式。而消費者、機關團體及政府單位所做的各項決策將會成為能否創造美好未來的基礎,因為民眾的覺醒才能督促企業肩負起更大的環境與社會責任。 

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企業環保的理念是在製造的過程裡採取所謂的「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概念。模擬自然體系的設計理念,就會自然去使用無毒且可以生物分解的材料。很重要的,企業體已慢慢發現走向環保並不是為了建立公司良好的公共關係而已,這也是公司的底限。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各公司的生產資料與產品成分等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等資源被查詢得知,因此如果還像以往那樣選擇不公開資訊,企業的公共關係勢必會面臨很大的危機。 

此外,現有的趨勢如全球化的潮流、廣泛的溝通管道、企業體之間愈來愈深的相互依賴性以及利益相關團體對企業的責任要求,都促使企業必須在生產與服務面力求永續與創新。有別於過去的環保風潮常是由非營利機構或是科學家所推動,現在連消費者、投資者、銀行業與保險業都對企業展開要求與行動。由於大家都已看出企業的底限其實與環境議題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此永續已不再是單純的環保概念,而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意識。 

許多企業在找尋底限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其實整個經濟體是依賴著生態圈的,因為人類的經濟活動都必須仰賴地球的生命支持體系來提供乾淨的空氣、水、土壤和營養素,才得以成就企業所製造的產品與相關服務。因此,現今所謂「仿生學」(biomimicry)的領域就是在探討如何仿效自然來進行產品的設計與製造;例如應用光合作用原理而研發出來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模仿白蟻丘特性的通風系統,還有從藍貽貝分泌的黏膠而研發出來的附著劑等等。 

此外,企業環保的落實也必須以自然的原則為基準。由Bill McDonough Paul Hawken所提出的三大概念─從搖籃到搖籃(用完整的生命循環方法再生)、廢棄物等同於食物(即系統甲的廢棄物可經再利用變成系統乙的材料)、採用永續的太陽能─即是目前許多企業在執行減污、減毒、減廢時所奉行的基本原則。舉例來說,像是位在丹麥的Kalundborg,舉凡電廠、廢水處理廠、生技公司等產生的廢熱都會繼續再利用。他們已成功運用電廠多餘的水蒸氣產熱給當地3,500個家戶;而養殖漁場廢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則供給農場作為肥料使用;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硫則與碳酸鈣反應後製成石膏供塑膠模版工廠使用。 

除了上述的三大概念之外,上游循環 (upcycling) 和下游循環 (downcycling) 也是近來常被業界採用的環保概念。前者指的是使用較少的物料以及易於回收的物料來進行製造。例如纖維業者Disigntex當年就曾委託專家從Ciba Geigy 近八千種的織料化學物質資料庫中篩選出38種符合環保原則的化學品來進入他們所謂「對環境友善」的纖維生產線。另外,如汽車製造商BMW和地毯製造商Shaw也都是採取上游循環的措施。而所謂下游循環,所指的是製程結束所生成的廢棄物可以回收轉變為較低階的產物,因而可以延緩其進入掩埋場的時間點。此外,近年來的回收法令(take-back laws)也加重了生產者的回收責任。舉例而言,美國德州自2008年起開始要求電腦製造業必須負責免費回收消費者廢棄的電腦、螢幕、鍵盤和滑鼠。同時電腦銷售業(包含網路商店)也被要求只能出售製造商本身備有回收方案的相關設備。歐盟近年來也開始規範製造業者需負責電器及電子用品的回收(如電視、電腦、洗衣機、冷氣機及冰箱等),類似的法規在加拿大、巴西及日本也都已推動。歐盟最近又將類似的回收法規擴大到汽車製造業者,促使汽車製造業者也能夠依循所謂「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來設計新款的機動車輛。 

在管理層面,近來有些公司開始採取較富環保概念的方法來管理資源以回饋員工與社區。以Patagonia為例,他們成立了Common Threads Garment Recycling 部門,鼓勵消費者將破舊衣服回收使用;他們另外也與其他公司共同成立了保育聯盟,已經成功拯救3,400萬英畝的荒地(wildland),並廢止或阻止了 14座水壩的興建與運轉。又如知名的地毯業者 Shaw,他們開發了一種能夠拆下舊地毯片背墊的技術而能將之再回收並用於新地毯片的製造。這樣一來不但關切到其自身產品的生命週期,也同時減少了大量廢棄物掩埋對於環境的衝擊。另外,也有很多社區推動的方案鼓勵企業捐贈資金給環保團體,例如1% For The Planet,參加會員的公司行號每年都會捐贈其銷售額的1% 給非營利的環保機構。以2008年來說,1% For The Planet已募集了4,200萬美元的環保基金,而分布在 37個國家超過一千個會員公司平均每年捐贈超過1,200萬美元給1,700個地方性環保團體。此外,2006年在美國波士頓發起的Interra計畫,則是發行所謂的Interra社區卡供居民申請,使用這張卡的每一筆消費除了給予消費者現金回饋之外,也會捐贈小額資金給地方上的非營利機構與學校。目前這個計畫已經成功推廣到俄亥俄州和華盛頓州的某些地區。 

有一些企業環保的型態則是屬於任務導向的,美國麻州的Dean’s Beans有機咖啡公司和佛蒙特州的Seventh Generation就是很好的例子。Dean’s Beans一直以來以公平交易、有機咖啡豆烘焙為原則,並支持社會與環境的和平轉變。該公司在尼加拉瓜設立咖啡店雇用當地居民,收入則用以支持當地醫療站。他們也提供水牛給蘇門答臘的咖啡農,幫助他們耕作及除草;還提供手動的咖啡豆剝殼機給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農民,也提供貸款給衣索匹亞的農民興建水井等等。過去十年中,Dean’s Beans的銷售額已經成長500%2005年至今,在公司成長14%的同時,他們也成功的將其二氧化碳排放減低了23%。這個公司的成功證明了小企業也能在追求商機的同時,改善其對於社會與環境的衝擊。而 Seventh Generation則是以生產可生物分解、植物成分配方的清潔及洗衣產品為主,亦生產不含氯的再生紙()巾、尿布、面紙及垃圾袋等產品。2008年他們的銷售額較前一年成長了50%,而他們在20052007年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減低了34%。此外,他們也在2006年開始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作,推動Change It 方案贊助大學生參與社會與環保運動的訓練課程。 

除了企業本身追隨環保潮流之外,企業或小型商家與許多公民團體的合作關係也逐漸形成。例如1994年在美國加州成立的Sierra Business Council (SBC),成功的與鄉村地區的七百多個商家結盟,共同推動社區的保育及永續計畫。另外,2001年在賓州成立的Business Alliance for Local Living Economies (BALLE)則是針對都會地區推動類似的活動,目前已在美加地區有超過15,000個企業與商家參與。這類型的結盟形成了一種另類的草根力量,使得傳統產業過去在生態、社會與經濟上的一些盲點得以被點醒,而能隨著這些結盟的推動進入企業環保的領域。 

至於大企業,近年來也因為經濟上的許多因素必須轉為永續的經營模式。而大公司紛紛投入企業環保的報導愈來愈多,也形成了所謂的漣漪效應,連同供應商也必須跟著走向環保。有些公司是採取以科學為根基的永續經營架構,如The Natural Step,而有些公司則是採行符合企業文化的各項環保措施。其永續經營成效特別卓著的五大企業,包括了杜邦 (DuPont), Whole Foods Market, Swiss-Re, Fireman’s FundWalmart。這些企業無論是在減低環境衝擊的策略上,或是促進社會福利等措施上都有很好的成果。 

另外,世界先進國家近年來也紛紛運用稅制的改變來促使企業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歐洲國家的稅金轉移架構已行之有年,以德國為例,自1999年將部分的勞工稅金轉移到能源稅之後,不但加速了德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生產所佔有的領導地位,截至2006年為止已經在風力發電產業增加了82,100個工作機會,2010年可望再新增6萬個工作機會。瑞典也成功將原有所得稅約20億的稅金透過汽車與燃料稅的增收而得以轉移投入到生態復育的活動。其他如義大利、西班牙與英國也有類似的措施。為了減低污染和交通擁擠,近年來英國也對於機車騎士徵收擁擠費 (congestion charge),以鼓勵民眾多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除此之外,政府補貼的轉移成效也可以增加企業環保的經濟誘因,例如對於高效能建築的補貼,或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的相關補貼,不但能夠減低企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也同時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目前市場上比較被忽略的是生產所造成的生態成本。根據估計,每加侖石油產生的非直接成本大約有12美元左右,已經高於吸一包菸所造成的非直接成本10.47美元。也因此目前有推出所謂生態稅(eco-tax)的建議。 

整體來看,以傳統企業模式運作的公司,往往會遺忘了他們的社會與環境責任,至今仍持續專注於追求最高利潤與股東投資的回報。然而,其他非傳統性的競爭者,已逐漸將生態與社會議視為具備長遠經濟效益的契機,而開始採取另一種更寬廣的視野來經營企業。近年來企業與非營利、營利組織或政府機構的結盟,不難讓人洞察出這種新的企業模式已慢慢向下紮根。其中採會員制的零售商如加拿大的Mountain Equipment Co-op就是一例。此外,總部設於加拿大溫哥華的Vancity Credit Union則針對實踐社會責任的企業特別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為了回饋社區,部分企業也開始重新發展企業的運作架構。印度的Tata Group就是以「取之於人民,就應該加倍歸還給人民」為其核心價值。事實證明,當企業的開發者能夠採行與自然界和諧共存的各項措施時,將會有新的工作機會與附加產業隨之形成,於是在增加就業機會與支持社會正義的同時,整個生態系將得以重生。這樣雙贏的局勢對於企業環保的發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跡象。

《第四章:再生性的設計》(Regenerative Design)

現今的環保潮流不但改變了人類種植食物、經營企業、生產與消耗能源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設計、建造與居住於建築物及社區的方式,於是促使了一群懷抱使命感與勇氣的人開去找尋規劃建築環境的新方法。他們的想法是希望能立基於區域地理特質的自然循環及其文化傳統。他們所追求的,是跳脫單純的營建效率改善,而能重新開發出社區設計與規劃的新方法。所謂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理念就是將這些環保的思維應用在現有的建築結構或新建設的住宅、商家或是社區裡。都市裡的人們因為有九成的時間都在室內活動,因此綠建築的設計常會著重於室內空間的規劃,但一個成功的綠建築仍需仰賴居住者透過正確的使用方式來節約能源、水並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一家一戶小小的環保行為,一旦成為百萬人共同的行動,就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 

以美國為例,建築物大約可以解釋72%的電力消耗、39%的能源使用、30%的廢棄物產生以及38%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全球來看,建築物大約使用了3040%的能源。由這些數字,應該不難體會如果人類能夠採取對環境更友善的建築設計來創造人們居住與工作的空間,對於未來環境的改善將會有很大的助益。正因如此,現在綠建築的概念已不單是注重單一建築物的效能,而是擴大到周邊建築的效能與綜效(synergy)。當節能、省水與減廢的措施能夠推廣到整個社區,整體的效果會更加顯著。 

一般來說,綠建築的首要目標是透過能源、水及物料的節省、儘可能不干擾到周邊地方(site disturbance)、最少的污染與廢棄物以及強化室內環境品質等原則來減少建築設計對於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也就是所謂的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次要的目標則是透過親近自然(biophilic)的設計方式來促成建築體對於環境的正面影響;也就是所謂的生態效益(eco-effectiveness),例如建築體本身的產能高於其所消耗的能源總量、在建築物內或周邊從事食物生產,或者透過永續的景觀設計來支持生物多樣性等等。近年來生態設計學家們紛紛支持所謂的再生性設計(regenerative design)概念,這個觀點整合了自然和社會的過程,其所倡導的是儘可能減少化石燃料和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由過去以高科技為基礎的觀點轉化為一個仿效大自然的綜合性設計。1993年開始推動的新城市主義運動(New Urbanism movement)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其中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Seaside、科羅拉多州的Stapleton、歐洲葡萄牙的Alta de Lisboa和瑞典的Jakriborg特別受到注目。 

作者在本篇章中也說明了美國綠建築委員會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 所做的許多努力,以及他們自1993年所推動的USGBC LEED 綠建築評估體系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至今這項體系已成為業界評估環境友善建築的標竿。LEED評估體系係透過積分的方式來評估一個建案的幾項關鍵元素,主要包括:地點的選擇、水與能源的使用效率、物料與室內環境的品質等。依據建案符合綠建築指標的程度高低與否,再將這些建案區分為認證(certified)、銀等級、金等級、白金等級的綠建築。LEED在美國的成功經驗使得世界綠建築委員會(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也開始採行這個體系,至今已有澳洲、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十餘國紛紛參加響應。 

透過LEED這類的綠建築設計標竿,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無論是住家、鄉鎮甚或大都市,都出現了不少綠建築的成功個案,例如德州儀器(TI)在美國達拉斯新設的半導體工廠,還有英國依據One Planet Living綠建築指南所規劃出來的指標社區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BedZED)、美國堪薩斯州在颶風過後重建的小城市Greensburg與瑞典的綠色小鎮Växjö等。

當人們慢慢能接納並採行這些不同的新方法時,我們可以開始想像一個蓬勃發展社區的新典範。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所提出來的疑問、想法與意見都將對於複雜設計議題的解決有所助益。者還特別提到:在建構世代相傳的綠社區時,持有感 (a sense of ownership) 是一個很基本的要件;因此,如何在過程中讓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s) 有受到重視的感受也是與設計本身一樣重要的課題。

《第五章:拯救生態系》(Saving Ecosystems)

生態系的破壞與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是目前威脅到地球未來的重要議題之一。根據生物學家E.O. Wilson估計,目前地球平均每20分鐘就會失去一個物種(一年約3萬個物種),是過去地球史物種消失正常速度的1,000倍,也因此被許多科學家稱作是這個星球的第六次滅絕 (sixth extinction)。歷史上的第五次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恐龍絕跡的時候。過去的動物滅絕有其自然因素,但人類卻促成了這第六次的滅絕,而且是在很短的間內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依據E.O. Wilson的分析主要是由於五大因素 (即所謂的HIPPO),包括了棲息地的消失(habitat loss)、外來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污染(pollution)、人口成長(population growth)、因為消費造成物種的過度捕撈(overharvesting of species for consumption)。科學家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控制,這個世紀末全球大約有一半的物種將面臨絕跡或瀕臨絕種的危機。 

面對這樣嚴峻的議題,全球各地紛紛開始推動如生態觀光(ecotourism)、公平交易以及一些共同合作推動的相關行動以試圖拯救衰竭的生態系。在這些新的行動中,尤其又以各大洲的保育計畫、各地的物種保護行動、土地信託的推動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補償計畫等四大類特別受到注目。另外,有些國家如厄瓜多爾透過法律的手段將自然生態系統權利(rights of natural systems)納入憲法保障,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先進作法。 

關於各大洲的保育行動(continental conservation),作者在書中以澳洲荒野保護協會(Wilderness Society)推動的 WildCountry Campaign為例,說明了他們如何在澳洲大陸推動大規模的棲息地保育行動。另外也介紹了達賴喇嘛在198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所推動的西藏和平區計畫(Zone of Peace program),以及美國的Wildlands NetworkThe Rewilding Institute 如何依據科學研究得知的生物多樣性熱點 (biodiversity hotspots) 資料來推動北美洲的保育計畫。其次,針對各地的物種保育行動,作者以2002年創立的Wildlife Conservation Network (WCN)為例,說明他們如何與世界各地的保育學家合作,透過財力、技術與行政上的支援來推動瀕臨絕種動物的保育行動。 

至於美國的土地保育行動,則必須面對來自土地開發者很大的壓力。每年在美國平均約有200萬英畝的土地被開發利用,牧場、森林、溼地與閒置空間因而在都市擴充的過程中逐漸遭受破壞。目前各種土地保育的措施中,以土地信託(land trust)的推動有較顯著的成效,至今在美國已形成了1,667 個私有土地信託。過去五年中,各地或州級甚至國家級的土地信託保育行動也成長了54%,透過這些私人的土地信託來負起土地保育的重責大任。其中著力很深的包括了The Nature Conservancy, Ducks Unlimited, The Conservation Fund以及The Trust for Public Land等團體。1980Marin Agricultural Land Trust (MALT)甚至組織了美國史上第一個農地信託以保護舊金山北部Marin 縣的農業用地。不過很遺憾的,土地信託在開發中國家卻很少見,主要可能是因為缺乏這類的機構運用財力與各種機制來保護那些受到威脅的棲息地。 

除了土地信託,私人慈善事業對美國的土地保育運動也有很大的貢獻。其中最為著稱的莫過於位在緬因州的Baxter州立公園;曾任緬因州長的Percival P. Baxter1930年購買6,000英畝的土地創建這個公園,持續買地擴充至今,已經超過20萬英畝。此外,許多知名的美國國家公園如AcadiaGrand TetonGreat Smoky Mountains Virgin Islands皆是透過私人慈善事業而設立的。另外還有私人成立的保育土地信託(Conservation Land Trust, CLT) 在過去15年間長期支援智利與阿根廷的Patagonia溼地保育。 

綜觀作者在本篇章所彙整的各項土地保育創新方法,從物種保護計畫到各大洲的野生動物保育行動以及保育行動的財務方案等等,都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要讓生物多樣性與棲息地保育行動獲得更多的支持,很關鍵的就是要讓民眾真正瞭解到自然界帶給人類多大的益處。因此,如何去重新校正我們現有的經濟體系,以更精確的方式來反映資源開發與自然過程 (natural processes) 的實際成本,將會是生態經濟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樣的架構下,能夠促成自然系重生的人類活動會獲得獎勵,也將為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奠下良好的基礎。

《第六章:導向匯流處》(Navigating the Confluence)

目前地球所面對的五大趨勢─生態系的破壞、能源的轉型、人口的膨脹、貧富的差距與氣候變遷─帶給人類社會很大的挑戰,但也同時是一個改變的機會。這樣的挑戰需要的是一整體的解決方案,必須考量到這些全球性問題之間的關連性。舉例而言,我們必須去瞭解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與氣候變遷的關連,也應該要去探討貧窮與糧食及飲用水短缺的關係。然後我們才能運用現有的人力與財力資本去做徹底的改變。 

以生態系的破壞來說,其中一項很大的衝擊就是連帶造成了數百萬人沒有潔淨的水可以使用。目前地球有大約四成的人口居住在缺水的地區,大約每六個人就有一人沒有乾淨的水可用,且每年有180萬名孩童死於水媒性疾病。面對這樣的問題,環保人士推動了全球性的End Water Poverty運動,透過募款來幫助低收入國家解決環境衛生與缺水的困境。此外,還有全球性的接力賽跑Blue Planet Run (BPR),為非洲與中美洲的水資源管理與監控籌募經費。 

至於近年來已經受到政治人物與一般大眾所重視的能源變遷議題,也逐漸讓人們體會到可再生能源開發與使用的必要性。在這方面也陸續有許多國家級的行動如T. Boone Pickens PlanApollo Challenge以及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發起的 Generational Challenge to Repower America,旨在倡導美國脫離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能在十年內轉為100% 可再生能源。歐盟則是推動Concerto Initiative,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運用與能源效率的提升。至於都市層級的行動也分別在波特蘭、西雅圖、芝加哥及紐約等城市展開,除了設立節能目標之外,也有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措施。 

至於人口膨脹的課題,除了19601980年代推動的家庭計畫,近年來針對加州低收入婦女推動的Family PACT (Planning, Access, Care and Treatment)行動,已經在5年內避免了20萬次的意外懷孕,並節省了20億美元。這類的方案如果能在其他地方成功推動,應該能夠減緩人口膨脹造成環境衝擊的深遠影響。而貧富差距所造成的移民潮與環境衛生問題,則先後有環保人士推動了Kiva網路捐款方案來資助需要的人,以及至今已完成兩萬筆貧戶貸款的MicroPlace,還有提供環保相關工作訓練課程與資源的Green for All等行動。面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衝擊,也有所謂減碳倡議(Carbon Mitigation Initiative, CMI)的推行,以及由Post Carbon Institute所推動的合作方案US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s等。CMI是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BP公司及福特汽車公司共同合作的案例,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挑戰,希望能透過他們共同研擬的對策,來達成每年減少十億英噸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而由多個民間營利(如杜邦、通用汽車公司)與非營利團體(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所組成的US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則致力於推動立法,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減緩甚至停止溫室氣體排放。Post Carbon Institute也同時在社區協助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發行Post Carbon Cities 指南書以及推行Oil Depletion Protocol 等。此外,先進國家中也有一些城鎮自行推動一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案,例如加州奧克蘭市在2008年完成的Oil Independent Oakland Action Plan,針對該市佔耗油量97% 的交通運輸做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上述的這些努力,對個人而言,我們其實也有很多能夠求變的機會。無論是保護在地的開放空間、開發環保相關工作的訓練計畫或是成立社區菜園等等,許多個人的率先行動都能讓社區更為活力充沛。當我們將可達成的目標一一確立後,許多行動即可逐步向下紮根。而後我們就能在個人的層級上,去面對這些全球性議題的複雜性,達成每一個地球公民所能做到的最大改變。

《第七章:改變的催化劑》(Catalysts for Change)

近年來全球性的經濟恐慌、氣候的危機及能源成本的高漲都不斷促使著人們與許多組織前進到一個重要的轉捩點(the tipping point)。過去幾十年數以千百計的人們在生物多樣性、社會正義、健康保護、公平教育、勞工聘用、能源、農業與教育各方面的努力,已經使得環保的理念慢慢向下紮根,而環保議題也成為媒體討論的焦點。這些事實都顯示了我們正快速的接近這個轉捩點,而2005年美國的颶風季(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爾良)以及2006年<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紀錄片的發行更是催化了全球人類對於氣候變遷的快速覺醒。隨後由We Campaign、350.org及1Sky推動的努力更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環保行動力。 

目前高效能的綠建築已逐漸為大眾接受,而LEED與GreenPoint Rated等綠建築準則也已慢慢為業界採納而成為一個標準化的作法。在教育界,社區大學和一般大學就是開發新想法的實驗室,而中小學甚至更高的學府也在校園逐步推動環保。例如在美國中小學致力於永續教育納入課程並在校園落實環保的Teens Turning Green及Green School Alliances等團體,還有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ASHE) 在大專院校努力推動的永續課程、綠建築、學生環保團隊及校園自我評估工具STARS (Sustainability Tracking, Assessment & Rating System)的推廣等行動。 

至於過去耗損土壤且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的農業經營模式,也已慢慢開發出支持在地經濟的地方性與區域性有機食物網絡。例如在大都市裡開始有餐廳推動當地食材製作的季節性菜單,像是加州柏克萊知名的Chez Panisse餐廳及洛杉磯的Mozza餐廳。另外也開始有超市擁有自己的菜園來種植食物,如舊金山的Bi-Rite Market。也有針對低收入居民推廣有機食物的相關行動,例如加州奧克蘭的People’s Grocery。還有如Greenhorns等團體推動年輕農民培育計畫,希望能訓練新一代有環保經濟概念的農民投入市場。此外,由於工業化的食品體系及過度發展的傳統農業對地球傷害甚深,近年來也開始有數個行動方案著眼於所謂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希望能透過這樣的觀念使食物的生產能以一種不傷害環境、動物福利與人體健康的潔淨方式來達成,並強調食物的生產者也應該在工作上得到公平的補償。至於業界,也自2004年起設立有永續食品實驗室(Sustainable Food Laboratory),目前大約有80個企業加入(包括W.K. Kellogg Foundation及Unilever等公司),試圖去改善食品生產者、銷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並改善傳統食物供應鏈的相關環保議題,以及與消費者之間的食品知識分享等工作。這個實驗室也與Rainforest Alliance合作,並推動所謂的學習旅行(learning journeys)去關切開發中國家的農民權益與社會正義的議題。 

近年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與失業人口遽增,使得綠色經濟開發的工作機會變得更多了。例如環保節能車的製造、可再生能源設備的安裝、綠建築的修繕與營造,以及交通運輸系統與社區改造等等。除了由業界推動的各項環保行動,政府也需要推出適當的政策、經濟誘因及補貼措施以獎勵投資。例如美國在2007年頒佈的Green Jobs Act與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Block Grant,以及2009年的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都是很好的實例。此外,北加州東灣的East Bay Green Corridor區域性合作計畫,也是支持環保相關工作開發的重要典範。 

現今社會的許多科技突破已使得行動電話、電腦與網路普及化,因而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與世界各地的民眾交流並推動環保 (包括居住於較低度開發地區的人們),近年來參與人數相當踴躍的全球性關燈運動 (Earth Hour Event) 就是透過網路及媒體成功連結的一例。此外,也有一些機構透過慈善獎勵的方式,如Ansari X Prize 及TED Prize等競賽獎金來鼓勵個人或團體研發解決全球環境議題的新方案。還有運用網路的開放資源來集結參與者的實例,例如與威基百科(Wikipedia)合作的WiserEarth,以及透過網路平台協助評估建材的Pharos Project等。 

透過網路資源的開放特性,與前述的慈善獎勵以及其它鼓勵社區參與的方法,我們可以逐漸強化人類面對全球性社會與環境問題的能力。作者深信這些屬於我們的內在轉捩點終究會顯現出重大的意義,因為這些轉捩點使得我們將願景落實為改變居家生活、工作場所與社區環境的具體行動。

《第八章: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A Thriveable Future)

在本書的最後一個篇章,作者由過去多項成功的永續案例裡歸納出所謂的SPIRALS 架構(包含Scalable, Place-making, Intergenerational, Resilient, Accessible, Life-affirming, Self-care等七項準則),具體說明了這些準則(criteria)是如何被用以建構出各種永續行動以面對當今地球所遭遇的挑戰。 

首先,所謂Scalable準則,係指一些具備延展性的永續行動可以透過系統性的方法推廣到不同的層級(如地方性、區域性、國家性甚或國際性活動)。而標準的設立與開放的資源平台都可用來加速這類行動的推展,例如網際網路、綠色標章(ecolabels)、綠建築準則等都是很好的輔助工具。文中也以位在加州Palo Alto的電動車供應商Better Place為例,說明了他們如何利用Scalable的概念來推動企業的永續措施。Better Place除了定點設立電動車充電站及電池交換站,還推出販售「行動里程」(mobility miles)的服務,以100英哩為範圍,提供客戶購買或租售RenaultNissan電動車的里程。有需要的客戶可以像買電話卡一樣的概念來購買「行動里程」,Better Place每英哩以美金0.6分計費,大約是汽油車的半價而已。他們目前在以色列、丹麥都已有充電站及插電停車場的設立。澳洲、日本、加拿大、夏威夷及舊金山灣區也已簽約設立相關的網絡。這個案例說明了一個具備延展性的準則可以成功幫助我們藉由一個環境友善且有效率的運輸系統來邁向未來。這類成功的永續行動,很重要的是透過我們現有的系統去開發新的運作模式,正如同上述Better Place的例子,就是把我們使用汽機車的日常生活模式重新加以思考而開發出一個可以推展到世界各地的成功方案。 

其次,有些永續的行動則是採取地點創造(place-making)的概念來推動的。這類的永續行動考量了社區的歷史、文化與生態特質,及其價值觀與環境衝擊等因素,唯有對這些因素充分瞭解,才能夠結合居民的力量來執行徹底的改變。對於地方的情感也可以鼓勵民眾對於周遭環境與資源更有責任心與契合感。作者以俄勒岡州波特蘭於1996年展開的城市修復計畫(City Repair Project)為例,說明當地民眾如何透過在社區交叉路口設立的公共廣場(Share-It-Square)交流意見與討論社區公共事務。該計畫行之以年過後,不但促進了地方安全,使犯罪率明顯降低,也得以順利推展許多環保行動。近年來類似的計畫也已被推廣到俄勒岡州其他150個地點以及美國數十個城鎮。 

第三個永續行動常採行的準則是具備世代性的思維(Intergenerational),其所強調的是行動或計畫本身的長遠效益。換言之,該行動必須以能夠照顧到後代子孫為基本原則。作者以威斯康辛與密西根州一帶的Menominee Nation永續森林管理為例,說明了當地的Menominee Tribal Enterprises (MTE)木材公司如何成功的遵循Menominee族人傳統的森林保育經營方式,讓當地的原始林得以永續流傳給後輩的子孫,並在兼顧林地保育的情況下支持Menominee族人的生計與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很令人振奮的是,當地森林的木材數量已經從1854 年的13board-feet增加到目前的17億,這證明了MTE所推展的計畫達成的不光是永續的目標而已,更進而讓當地的森林生態系益加茁壯成長。 

第四個常被採用的準則是具備快速的復原力(Resilient),通常是運用科技與當地的社會網絡,建構出一個具備彈性且容易在環境衝擊事件後(例如能源短缺、污染與天災等)迅速復原的社區。作者以ICLEI推動的Climate Resilient Communities Program以及南非德班的Headlin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為例,說明這些計畫如何實際去強化社區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快速復原力。 

第五項常見的準則是具備可及性(Accessible),通常成功的永續計畫或行動必須在考量社會與環境正義的同時,著重相關工具與工作機會的開發,這樣一來才容易使更多民眾接納並願意參與。美國加州柏克萊市在2007年創全國首例設立了永續能源融資方案(Sustainable Energy Financing Program),透過貸款基金和二十年後政府保證買回的機制幫助民眾免除了安裝太陽能光電設備的前置成本,也正式允許屋主將太陽能光電設備安裝費及其他節能設施的費用納入房產稅的計算。這樣的融資方案隨後受到全國的注目,也陸續有其他城市效法學習。 

永續計畫或行動常見的第六項準則是必須基於一種肯定生命(life-affirming)的價值觀,而通常這類的計畫都支持長遠而具備再生性的活動。美國舊金山市在2005年通過了該市的採購條例預警原則(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Purchasing Ordinance),要求官員們在管理該市的採購預算時必須考量各種採購品項潛在的環境與健康影響,無論是清潔用品到電腦等各類品項都需納入評估。除了將預警原則應用在政策之上,也有其他具備肯定生命特質的永續行動著重生物多樣性與社區生機的恢復。其中仿生學研究所(Biomimicry Institute)推動的保育創新計畫(Innovation for Conservation program)就是一個實例。 

作者最後提到的一項準則是自我關切(self-care),也就是透過行動去滋養自我,並進而讓這個世界有所改變。無論是透過哪一類的行動參與(例如參與社區環保活動或擔任環保志工等),都可以從中找到自我的需求,並且開發能夠滋養自我的資源。現在有一些組織如EcoTuesdayGreen Drinks在美國或世界各地都常舉辦地方的聚會與活動,也因此聚集了許多關心環境與志同道合的民眾。此外,對自我的消費與投資行為負責,也會對社會公平正義與環境友善有非常正向的幫助。目前有數個機構(Green America, New American Dreams WiserBusiness)將篩選後的企業或商家相關資訊提供給民眾,以協助民眾做出負責任的消費與投資選擇。另外,積極的公民參與也有助於將議題反映給當政者或政治人物。無論是在家裡、職場或社區,若是能夠確實做好自我關切,每個人小小的行動都能夠在未來開花結果。 

綜觀上述,現今許多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困境,讓我們體驗到這個地球島此刻所需要推動的,是從過去的永續觀點轉化為具有蓬勃發展理念的各項行動;換言之,我們需要從過去避險的行為模式轉為一種時時努力創造機會的積極態度。舉例來說,一個家應有的成長目標,並不是一個淨能量耗損為零(net-zero energy)的家戶而已,而應該是一個能夠產能超越自家所需的家戶。又例如取代過去修復受損生態系的消極目標,我們更應該試著去追求的是如何讓生態系重生,以使得野生動植物的多樣化能夠與人類社群的繁榮發展和諧共存。換言之,作者所提出的這種新觀點,其想要追求的是我們如何在創造有意義生活的同時,去滿足人類對食物、水、居所、教育、健康照護與愛的各項需求。 

處於歷史危機時刻的我們,目前已經逐步透過共同的願景與努力克服了不少障礙。有鑑於此,我們更應該懷抱著一個充滿高度創意與想像力的積極態度來面對未來的挑戰。作者深信許多努力所匯集起來的成果,將可指引人類步上一條通往美好未來並能造福子孫的康莊大道。願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