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簡介及月刊搜尋
最新一期(218期)
2016年(213-217期)
2015年(201-212期)
2014年(189-200期)
2013年(177-188期)
2012年(165-176期)
165期
166期
167期
168期
169期
170期
171期
172期
173期
174期
175期
176期
2011年(153-164期)
2010年(141-152期)
2009年(129-140期)
2008年(117-128期)
2007年(105-116期)
2006年(093-104期)
2005年(081-092期)
2004年(069-080期)
2003年(057-068期)
2002年(045-056期)
2001年(035-044期)
2000年(031-034期)
1999年(027-030期)
1998年(023-026期)
1997年(018-022期)
1996年(015-017期)
1995年(011-014期)
1994年(007-010期)
1993年(003-006期)
1992年(001-002期)

 


『環保資訊』月刊第169期

綠色拆除評估系統

綠色拆除評估系統

    

*黃榮堯、**周宏宇

*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博士生

一、緣起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都市老舊建築更新的需求,建築物全面性的拆除重建或局部性改建將是可預期的,且伴隨而來的將是大量建築拆除廢棄物的產生。國內建築物拆除目前多先以怪手轟隆隆地砸毀整棟建築,等到房子在煙灰中堆成一座垃圾小山,大卡車再一車車載走,房子最後被夷為平地。雖然近年來業者多會回收可變賣的鋁門窗、鋼筋等金屬,甚至部分混凝土磚瓦塊,但絕大部分仍難逃被載走的命運。

根據營建署2009年的研究成果,國內產生之建築廢棄物數量每年約有1,000萬公噸[9],對地狹人稠的台灣環境具有相當大的衝擊。而在全球「零廢棄」與「資源永續利用」之發展潮流趨勢下,先進國家多發展與鼓勵使用「綠色拆屋工法」,其目的是儘可能回收再使用或再利用所有建築拆除廢棄資源,並透過廢棄資源之變賣獲利,形成成本誘因與市場機制,對建築廢棄物減量與資源永續利用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二、國內外建築物拆除現況

()國外拆除

國外建築物拆除會依各個構造型式,不同之拆除程序與分類方式,主要避免拆除廢棄物送至掩埋場作為垃圾,並增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及再使用率。以美國再利用顧問公司Re-Use Consulting)為例,拆除一棟220坪房子加上44坪車庫,由於出售大量建材,減少近八成垃圾量,進而省下五分之四的垃圾處理費,比起使用大型推土機將房子全部夷平,屋主總共省下2萬美元。

       

資料來源:http://www.reuseconsulting.com/

另以加拿大建築物拆除案件為例,其拆除公司ProGreen Demolition Ltd.承包160,000平方英呎啤酒廠拆除工程,被當地視為該年度最具代表性之拆除工程。拆除過程主要將混凝土塊特別分類,並回收2,300噸鋼鐵,該公司經統計總回收率達98%,並獲利220萬元加幣(NT$6,600萬元)

       

資料來源: “ ProGreen Demolition Ltd. takes down former Molson Canada brewery in Barrie” Demolition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8.

() 國內除現況

目前國內建物拆除雖有營建署「建築物拆除施工規範」之準則供業者參考,也逐漸有部分業者朝向回收再利用之思維進行,但業者因考量工期及成本等因素,仍多採取全面拆除而產出大量營建廢棄物,不利於營建廢棄物減量與再利用之發展。

本研究經由現地調查得知,國內目前拆除作業之工法較為老舊,多以人工進行拆卸,以及使用大型拆除機械進行拆卸為大宗;撞擊球工法則因為施工時所產生動及噪音之問題,較少採用。而拆除作業過程中,拆除廠商多半會將經濟價值較高之廢五金、鋼筋等有價物先行分離,接著依序拆除裝潢等各式板材,最後則是樑柱等主結構拆除,再清運至後端處理場。據了解產生之拆除廢棄物分類越乾淨,則後端處理收費相對較低,顯示出市場機制多少影響拆除業者拆除分類之程度。

         

資料來源:研究拍攝

三、綠色拆除評估系統

本研究「綠色拆除評估系統主要參考各國建築物拆除評估指標、施工方法、再利用方式及拆除相關規定等文獻,並經由實際案例訪查,建立一套適合我國之評估系統,中包括「減廢再利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及「安全防災」四大面向及十六個評估項目,經以模糊德菲問卷進行因子篩選,將重要性達一定標準之因子納入評估系統中,再以層級分析法針對篩選後之評估因子探討其重要性程度,最後提出一初步的評分方式並建立評估架構。以下針對各指標及檢核項目進行說明。

3-1 「減廢再利用」之評估方式

面向

指標

檢核內容

減廢再利用

廢棄物清查

建築物拆解及拆除前應進行建築物內各項材料的清查並做成紀錄

詳列拆解及拆除材料之種類項目

拆解或拆除過程中可能產生再使用、再生利用之材料進行量化及估算

調查建築物可能產生之有害物質及危險物等,得以預先採取防護措施

拆解施工

擬訂以再利用為導向之拆除施工程序

原有建築物或設施之任何部分,擬於拆下後再使用時,應做記號,並於拆除或鑿除時極度小心,不得有所損傷

拆解過程應嚴加注意接頭及材料組裝部分,工人作業時對材料及設備損壞應減至最低

確認工人及分包商有經過說明、訓練,以依據適當的拆解技巧執行工作

拆解過程中必須有具拆解經驗的專任工程人員在現場指導

拆解時應保持建築物結構之完整性,有系統的移除裝飾、傢俱、機械及電力設備

依下列順序拆解:屋頂,非承重牆之內部隔間牆,外牆,地板及基礎

儘可能將整組未拆解之組件內自高處移往地面再進行拆解,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安全

分類回收

拆除物可分為十大類:金屬門窗、各式板材、金屬類、電線電纜、陶瓷類、玻璃、鋼筋、混凝土塊、磚類及混合物

拆解作業中可再使用之材料,應給予最大保護,視為最新材料來處理,使材料保有其使用功能

廢棄物堆置區的規劃應減少二次處理並能提供足夠空間,以維持有效率的作業

規劃現場廢棄材料分離的貯存空間,以供分類存放

堆置材料應清楚標示類別及數量,並提供適當的保全措施,以避免破壞、損壞及失竊

拆除的物料可再使用於同一工地新建工程者,儘可能減少二次處理

當材料分類堆置完成時,應由合法之代處理廠商進行回收處理及再利用之工作

擬訂回收再利用計畫,包括分類回收項目、配合之廠商、再利用方式及再利用率

最終處置

無法回收再利用之材料,其清理須經由合法之專業廠商依法令相關規定辦理

3.2「節約能」之評估方式

面向

指標

檢核內容

節約能源

能源有效利用

採用節能之施工方式

採用節能、省油之機具設備

替代能源利用

施工方法與機具採用替代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回收能、生質能等)之規劃

 

3.3「環境保護」之評估方式

面向

指標

檢核內容

環境保護

水污染防制

確認拆除工作不會對鄰近水道、地下水及生態產生有害影響

工地若需排放廢水,應事先申請排放許可

不可將廢棄物、揮發性物質、礦物質、油、潤滑油、有毒清潔溶劑棄置於水道、雨水下水道或衛生下水道。施工過程應確認維持適當的處理程序

不可將含懸浮物質的水排入水道、雨水下水道、衛生下水道或鄰近所有物上

含懸浮物質或有害物質的水,其處理或排放應依相關環保法令規定

空氣污染防制

拆除工程施工須採取有效措施抑制粉塵的排放,要在會產生粉塵的施工操作時灑水抑塵

材料或廢棄物應覆蓋或灑水澆濕以避免產生粉塵

所有的臨時道路均應管制粉塵的產生

控制施工中所產生的廢氣排放

於拆除、拆解施工過程中應設置臨時防護措施以避免工區外的物質遭受空氣污染

噪音及振動防制

施工中產生或施工機械發出的噪音不應超過有關法規之規定

工程施工導致的振動不得影響被拆結構及鄰近建築的安全

古蹟保存及維護

拆除過程遇有古蹟時,應立即通報相關單位,並採取保護措施

現場植栽保護

保留現地的樹木、植物等,除非有其它用途

拆除後工地現場之綠化

綠圍籬

將綠色植物框架或鑲崁在圍籬架上

有害廢棄物移除

拆除及拆解施工前,應先移除被污染或有害物質、危險物,移除時應依相關環境保護規定採取安全措施,以降低工地現場及處理過程中之危險

拆除石綿材料,從事下列之一作業時,應將石綿等加以濕潤。但濕潤石綿等有顯著困難者,不在此限

雇主應於前項作業場所設置收容石綿等之切屑所必要之有蓋容器

屬有害事業廢棄物之石綿及其製品,應採取防止飛散措施之固化法處理

3.4「安全防災」之評估方式

面向

指標

檢核內容

 

勞工安全防護

承包商須提供符合安全標準要求之防護設備,如:安全帽、護目鏡、手套、口罩、安全帶等

需要保證勞工的施工操作符合施工及安全規範之要求並取得工作許可

對於較高危險性的工作項目,如:電工、高溫作業、操作機械、單獨工作、及在封閉空間工作等情況,應辦理相關課程講習

開工前應辦理所僱用之勞工安全教育講習

承包商應為勞工提供必要之人身保險

工地安全防護

施工中使用之鷹架須符合相關規範之要求,具備相當承載能力,必要時需加裝防護網等設備

必須確保高標準之工地現場安全,現場周圍需要裝備不低於二公尺的圍籬,工地進出口應加以管控

施工棚架應該覆蓋公眾人行通道,護網應圍住建築結構以防止灰塵及落物

地上及地下結構之拆除,應規劃相關支撐設施,以防止建築物無預警倒塌沉陷

承包商應該建立一套緊急應變程序,以便在火災、爆炸、倒塌事故發生時有所準備

四、 綠色拆除評估案例試

透過實際拆除工程,本研究進行了綠色拆除評估系統之案例試操作,依據各評估指標來檢驗該工程是否達成其檢核內容。本研究實地訪查三個不同類型拆除案例進行分析,望藉由各別案例不同之施工方式、分類狀況及契約金額等,比較其個別差異性。案例之基本資料如表4-1所示。

4-1 案例基資料

案例資料

案例A

案例B

案例C

所在縣市

桃園縣

桃園縣

台北市

構造型式

鋼筋混凝土造

加強磚造

鋼筋混凝土造

承攬廠商

○○營造

○○處理機構

○○工程

履約期限

35日曆天

30日曆天

28日曆天

契約金額

﹣126,000 元整

約150,000 元整

約 ﹣30,000 元整

() 案例A 分析

案例A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拆時先搬離傢俱,並將門窗、室內裝潢及金屬之有價物進行拆解;此案例主要以紅磚進行隔間,故業者以怪手先行將磚牆打除,再進行混凝土主結構體拆除,並將鋼筋抽離。拆除程序與分類狀況如圖4-1所示。

4-1 「案例A」之除程序與分類狀況

() 案例B 分析

案例B為加強磚造建築,拆除前僅將傢俱搬離,而室內之門窗、裝潢等皆未拆除,爾後直接以怪手打除,並將鋼筋抽離。拆除程序與分類狀況如圖4-2所示。

4-2 「案例B」之拆除程序與分類狀況

() 案例C分析

案例C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拆除時先搬離傢俱,並將門窗、室內裝潢等進行拆除,而部分裝潢並未拆除完全,即進行結構體拆除。拆除程序與分狀況如圖4-3所示。

4-3 「案例C」之拆除程序與分類狀況

透過上述案例業者所提供之契約金額進行分析,案例A與案例C工程之契約金額均為「負」數,表示承包廠商必須付給業主回饋金,與一般拆除工程以最低價者得標非常不同,因此各承包廠商在同業的競爭下,若能將拆除廢棄物所回收之成本,部分回饋於業主,便可增加得標機會;相對的,若要提高回收成本之收入,表示在拆除的過程中,必須有系統的進行拆除及分類,除了可變賣更好的價格,也可減少廢棄物處費用。也因此促成案例A與案例C較完整之拆除作業與分類回收。

五、結語

目前都市地區的建築物已呈現飽和狀態,傳統老舊建築物的汰舊換新勢必愈來愈多,其所產生大量拆除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將成為未來都市更新時管理者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因此有必要實施「綠色拆除」,在結構物進行拆除時依序對於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妥善分類、避免混合,亦為改善中間處理效率,提升後端再利用價值,相當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所建立之「綠色拆除評估系統」,其主要目標在於導引建築物在符合安全情況下,以最低環境負荷方式進行拆除,並確立現場拆除物之適當分類方式、運送清理及後續可再利用相關途徑等,以提升資源循環使用,並可減少對環境的衝擊,維護環境生態及確保社會經濟永續發展,期最終能達成建築拆除廢棄物再利用與零廢棄之目標,使我國朝向資源循環型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Brad Guy, “GREEN DEMOLITION CERTIFICATION ”,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A 16802, USA, 2006.

2.Patrick Willette, “Green Demolition Gaining Ground”, California Builder & Engineer, 2008.

3.Bradley Guy, “Design for De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Reuse”, Center for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Gainesville, Florida; Scott Shell, Esherick, Homsey, Dodge & Davis Architecture, San Francisco, CA, December 2003.

4.Bradley Guy, “A GUIDE TO DECONSTRUCTION”, Associate Director University of Florida Center for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January 2003.

5.張書銓,「建築物再撐與拆除災害管理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6.「建築物拆卸作業守則」,香港屋宇署出版,2004年。

7.黃榮堯,「公共工程(含建築物)拆除施工規範之研擬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6年。

8.張寬勇,「建築物拆除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及施工規範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6年。

9.黃榮堯,「全國營建廢棄物總量概估計畫」,內政部營建署研究報告,2009